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德州市夏津北城開發區紀莊:大量工業鹽引發污染,村民呼籲還我灌溉河流

魯網德州3月17日訊(記者 馬傳寶)一條灌溉農田的河流被傾倒的工業鹽污染, 二十幾天過去了, 污染依然繼續。 村民們四處反映情況, 卻不見任何一個部門採取補救和應急處理措施, 以致污染源逐步擴散, 一場潛在的危機正在慢慢地發酵。

3月16日, 記者來到事發地點, 這裡已經聚集了許多村民, 他們正在為灌溉不了麥田而焦急。 他們告訴記者, 二十天前, 他們在河裡發現了大量的白色結晶物體。 有細心的村民發現這是工業鹽之後, 立刻彙報給了村委會。 村委會便聯繫縣環保局。 村民又撥打了110報警電話,

110說這事屬環保局管。 縣環保局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做了筆錄, 就再也沒有了下文。

在村民反映情況的期間, 山東高速夏津養護段的施工經理李義敏來村委會和村主任趙玉新為首的紀莊村民見面, 要他們別再揪著此事不放。 在這次對話中, 村民才得知,

他們傾倒的是過期的溶雪劑, 俗稱化冰鹽。 趙玉新等村民嚴詞拒絕了他。 第二天李義敏卻又對昨天的舉動表示反悔, 揚言:這事愛咋咋地!後來, 在環保局, 工作人員卻說, 沒有目擊證人, 不知道具體車號, 所以不能認定責任人就是山東高速夏津養護段。 可是村民卻不這樣認為, 如果不是他們, 為什麼夏津養護段的施工經理會主動找他們來談此事?

記者跟村民來到河邊, 一位村民將舀子綁在竹竿上, 伸進河裡, 就舀上來一坨白花花的鹽。

記者又來到用污染後的河水澆灌的耕地上, 地面上起了一層白霜。 記者又來到用鹽水灌溉的麥田裡, 地上也是一層白色鹽霜, 有些麥子已經泛黃。 村民說這些發黃的麥子很快就會枯死。 凡是用鹽水灌溉的麥田都會絕產, 以後再也不長莊稼。

村民們介紹說, 這條河流延續十幾裡遠, 直到流入下游的四支渠。 沿途有上萬畝農田都用這個河裡的水灌溉。 現在正是春天灌溉的時節, 下游的農民根本不知道河水已被污染。 如不及時採取措施,

一旦用被鹽水污染的河水灌溉了所有的農田, 這些農民以後就沒有了生存的根本。

紀莊村的村主任趙玉新說, 如今, 麥田急著澆水, 否則, 就要減產。 可是, 如果用這樣的水灌溉, 就會絕產。 無論怎樣做, 都是致命的損失。 而且, 這些污染了的水已經流淌二十多天, 水下還有這麼多工業鹽粒沒有融化。 他們的訴求其實很簡單, 就是要求相關部門清理河道, 還他們一個能夠灌溉莊稼的河流。

隨後記者和村民一起來到了高速公路養護所的3樓養護科。 整個三樓空無一人。 在二樓遇到一位工作人員, 他說他對此事毫不知情, 並明確表示這事也不歸他們管, 責任也不應該由他們來負。

隨後記者又跟隨村民去找當時參與調查的縣環保局監察大隊,

工作人員向反映問題的村民拿出當時的詢問筆錄, 說因為當時沒有目擊證人看到傾倒工業鹽的車輛號牌, 所以無法找出相關責任人。 他說他們已經就此事聯繫了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也未能找到相關人員。 至於其它問題, 他聲稱他不清楚, 要想瞭解, 必須去找領導。

記者來到三樓局長辦公室並沒找到人。 記者找到一位元姓宋的副局長。 宋副局長拒絕記者採訪, 要求記者關掉攝像機, 並指責村民不該將記者帶來, 並說

:環保部門如何辛苦, 敘述他們昨晚還在如何查處污染問題。

截止記者發稿前, 那些白花花的鹽還在河裡躺著, 繼續污染著農民賴以生存的河流。 相關職能部門在這時候應該為老百姓做點什麼, 才是他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已經污染的河流誰來治理?老百姓的權益誰來保障?

魯網記者將一直關注這一事件,進行跟蹤報導。

(責任編輯 曹志星)

才是他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已經污染的河流誰來治理?老百姓的權益誰來保障?

魯網記者將一直關注這一事件,進行跟蹤報導。

(責任編輯 曹志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