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易中天:“達康書記”是你隨便叫的嗎?

達康書記成網紅了, 這段時間很多人在說他。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 劇中當真這麼叫的, 有幾個?

也沒幾個。

這裡面, 其實有講究。

按照道理,

無論職位高低, 黨內人人平等, 都應該互稱同志。 這是國共兩黨共同的傳統。

比如在《北平無戰事》中, 蔣經國就被稱為建豐同志。 漢東省常委會上, 省委書記沙瑞金也稱李達康為達康同志。

但, 為什麼是達康同志, 不是李達康同志?

因為陌生人才會連名帶姓地叫人。

自己人, 就用不著帶姓了。

比如祖輩、父輩、兄長等等, 就只會叫他達康, 不會叫李達康。

所以, 達康同志這種看似簡單的稱謂, 其實大有文章——既肯定大家都是黨內同志, 又透著親切, 就像家裡人。

所以, 達康同志也不可以隨便叫。 能夠這樣叫的, 一般都是地位略高, 相當於家族中的父兄, 比如既是正省級又是一把手的沙瑞金。 他對省委副書記高育良的稱呼, 也是育良同志。

至於管反貪局長侯亮平叫亮平同志, 則是高看一眼, 因為完全可以正兒八經叫他侯亮平同志, 甚至小侯同志。

副省級的省委常委、省會城市市委書記李達康, 就不好意思叫瑞金同志, 得叫瑞金書記。 公開場合, 還得叫沙書記, 以示上下級關係。

級別更低的,

更是只能叫沙書記。

這就是規矩, 也是慣例。 只有極個別情況例外, 比如小平同志。

小平同志太偉大了, 別人沒法比。

同樣, 叫達康書記也要有資格, 一般得地位相當或略低, 關係還特別。 如果低了兩級, 或者是下屬, 是老百姓, 得叫李書記。 一介草民如果也能在公開場合叫他達康書記, 要麼關係密切, 要麼來頭不小。

來頭更大的有兩種叫法:達康, 小李。

叫小李的, 多半是前輩。

叫達康的, 多半是長輩。

前輩和長輩, 有什麼不同?

長輩是家裡人, 更親。

如果能叫小名, 更了不得。

所以, 陳岩石一聲小金子, 李達康和祁同偉就態度大變。

同樣, 高育良以省委副書記之尊, 稱李達康為達康書記, 也意味深長, 因為他原本有資格管李達康叫達康同志。 叫達康書記, 既是尊重, 也是疏遠。 不過這種疏遠是不公開的, 因為還有達康這個親切的稱呼。 公開疏遠, 可以叫他李書記或者李達康書記。 如果叫李達康同志, 那就快翻臉了。

但,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沒有任何首碼或尾碼的直呼其名:李達康!

什麼時候會這麼叫?

法庭上倒不會。 如果他是貪官, 法庭上的稱謂是被告, 沒有名字。

不是被告, 就只有兩種情況:一是仇家尋釁, 二是老婆發飆。

為什麼呢?

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禮。

禮的作用有四個:明身份, 定親疏, 別內外, 序尊卑。

身份很重要。 沒有身份, 就沒有地位, 也沒有相互之間的關係。 因此得把那身份叫出來。 哪怕李達康不是書記, 也得叫李老師、李師傅、李大叔、李達康乘客、李達康網友等等。 如果孤零零地叫李達康, 那他是個什麼東西?

只有尋釁的仇家和發飆的老婆才認為他不是東西。

所以, 連名帶姓地直呼其名最不禮貌。

那麼, 小李, 老李, 怎麼講?

告訴你, 那叫輩分。

輩分也是身份。 身份如果不一般, 還不能叫老李, 得叫李老。

老字在前還是在後,差得遠。

親的只叫名,疏的連名帶姓。

連名帶姓一定要加尾碼,表明身份和關係。

單叫名,有的也要加,比如達康哥。

這是家裡人的叫法。

不過,同為家人,也有親疏。

親弟弟親妹妹,直接就叫哥。

堂弟堂妹,表弟表妹,才叫達康哥。

不是親人,也能叫哥,甚至還更親昵:康哥、康哥哥、達康哥哥。

如果是女孩子這樣叫,你懂的。

男人叫康哥,則多半是江湖上的狐朋狗友。

所以,上流社會體面的叫法是達康兄,否則有失身份。

內外有別,是歷來就有的講究。比如鬼子,就只能用來叫洋人,不管是東洋還是西洋。中國人內部,都罵對方是匪是賊,是奸是寇,但好歹不是鬼。文化高於種族。只有背叛了中華文化的,才叫假洋鬼子。這是蔑視之極。是啊,鬼子已不是人,何況還是假的?那就不但沒有人格,連鬼格都沒有。

外與內,涇渭分明。

國內國外,黨內黨外,都是內外。

黨內稱同志,黨外稱先生。

先生也是身份。假設李達康在黨外,卻被書記們稱為達康先生,那就不但意味著地位崇高,也意味著關係很好。

疏遠一點的,則叫李先生。

達康先生和李先生,也有微妙的區別。

蔣經國對胡適,甚至連適之先生都不叫,就叫先生。

這是以親炙弟子自居,尊敬之極也親切之極。

尊卑不僅由於級別,也跟年齡輩分有關。比如一個年輕人跟陳岩石成了好朋友,也就是通常所謂忘年之交,該怎麼叫呢?陳岩石當然可以叫他小兄弟,他卻不能叫陳岩石老哥哥,也不能說我跟陳老是忘年交,得說陳岩老許我忘年。

可惜,這禮貌很多人已經不懂了。

這些就不多說了,還說達康書記。

達康書記是極具中國特色的稱謂。

中國特色是什麼?官本位加人情味。

那麼,我們能這麼叫嗎?

官場中人有約定俗成,官場外的要看情況。初次見面,最好叫李書記。如果他請客吃飯,你又坐在主賓席,他還很親切地稱你為某某先生,當然可以也應該叫他達康書記。真正成了朋友,還可以叫達康兄。

否則,還是不要自作多情。

這裡面的分寸,你自己拿捏吧!

-END-

得叫李老。

老字在前還是在後,差得遠。

親的只叫名,疏的連名帶姓。

連名帶姓一定要加尾碼,表明身份和關係。

單叫名,有的也要加,比如達康哥。

這是家裡人的叫法。

不過,同為家人,也有親疏。

親弟弟親妹妹,直接就叫哥。

堂弟堂妹,表弟表妹,才叫達康哥。

不是親人,也能叫哥,甚至還更親昵:康哥、康哥哥、達康哥哥。

如果是女孩子這樣叫,你懂的。

男人叫康哥,則多半是江湖上的狐朋狗友。

所以,上流社會體面的叫法是達康兄,否則有失身份。

內外有別,是歷來就有的講究。比如鬼子,就只能用來叫洋人,不管是東洋還是西洋。中國人內部,都罵對方是匪是賊,是奸是寇,但好歹不是鬼。文化高於種族。只有背叛了中華文化的,才叫假洋鬼子。這是蔑視之極。是啊,鬼子已不是人,何況還是假的?那就不但沒有人格,連鬼格都沒有。

外與內,涇渭分明。

國內國外,黨內黨外,都是內外。

黨內稱同志,黨外稱先生。

先生也是身份。假設李達康在黨外,卻被書記們稱為達康先生,那就不但意味著地位崇高,也意味著關係很好。

疏遠一點的,則叫李先生。

達康先生和李先生,也有微妙的區別。

蔣經國對胡適,甚至連適之先生都不叫,就叫先生。

這是以親炙弟子自居,尊敬之極也親切之極。

尊卑不僅由於級別,也跟年齡輩分有關。比如一個年輕人跟陳岩石成了好朋友,也就是通常所謂忘年之交,該怎麼叫呢?陳岩石當然可以叫他小兄弟,他卻不能叫陳岩石老哥哥,也不能說我跟陳老是忘年交,得說陳岩老許我忘年。

可惜,這禮貌很多人已經不懂了。

這些就不多說了,還說達康書記。

達康書記是極具中國特色的稱謂。

中國特色是什麼?官本位加人情味。

那麼,我們能這麼叫嗎?

官場中人有約定俗成,官場外的要看情況。初次見面,最好叫李書記。如果他請客吃飯,你又坐在主賓席,他還很親切地稱你為某某先生,當然可以也應該叫他達康書記。真正成了朋友,還可以叫達康兄。

否則,還是不要自作多情。

這裡面的分寸,你自己拿捏吧!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