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凡偉式“民科”跑火,反智式“創造”土壤深厚

自媒體上, 雲南大學凡偉“發現電荷不存在”的文章跑火, 受到人們的熱捧。 似乎, 一個諾貝爾獎級的研究成果呼之欲出。 豈止是諾貝獎, 一個震驚世界的科學巨人就要誕生了。

可是, 對於這樣可以“提升”學校形象的“好事”, 雲南大學卻急於撇清關係, 發佈“嚴正聲明”, 表示凡偉並非雲南大學的師生。 何也?“發現電荷不存在”這樣的“偉大發現”, 實在是太離譜了。 雲南大學顯然是唯恐避之不及。

以前, 河北科技大學的韓春雨發表基因編輯方面的論文, 因其號稱“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 廣受世人睹目。 雖然, 後來韓春雨的研究成果因為重複性問題, 而受人很多人的質疑, 但河北科技大學對韓春雨還是呵護有加倍加關懷。 對此, 雖然也有人持有異議, 但還是可以理解的。 科學人才培養不易, 做出重大科研成果更是不容易, 即使在科研道路上, 專家學者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作為大學持寬容愛護的態度, 體現了大學的博大胸懷, 大體是沒有錯的。

可是, 對於凡偉“發現電荷不存在”這樣重大的“發現”, 雲南大學則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 因為, 凡偉的“發現電荷不存在”, 是無全對科學的無知, 所謂“發現”, 只能說是一場鬧劇, 甚至可以說是發神經。 如果雲南大學不作出澄清, 實在是有損大學的顏面。

然而, 凡偉的“偉大發現”卻在網路自媒體上瘋傳, 也受到不少人的熱捧。 其實, 不僅是凡偉, 很多“民科”的“偉大發現”, 都能在民間找到擁躉。

像凡偉“發現電荷不存在”這樣重大的“發現”, 還有像“水變油”之類的“偉大發明”, 雖然無全無視科學規律, 表現出極端的無知, 卻總有人歡呼, 也吸引了無數完全沒有科學素養的人投身到“民科”的隊伍中,

去進行“偉大”的發明創造和研究創新。

為什麼會這樣?在“民科”的背後, 我們不難看到反智式“創造”的深厚土壤。

有一個笑話:

數學課上, 小明舉手問老師:為什麼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

老師大怒:你扔一塊骨頭在地上, 狗就沿直線跑過來。 狗都明白的道理, 你還不明白!

可是, 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 其智力水準不能總是停留在狗都明白的道理這個層面上。 離開直覺經驗走向科學認知, 既是科學發展的方向, 也是科學進步的動力所在。

這個“狗都明白的道理”, 經過人類的艱苦探索, 終於由歐氏幾何發展到黎曼幾何, 同時經典力學也發展到了相對論。

可是, 在科學發展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 科學也開始遠離人們的直覺經驗。

作為普遍人群, 還是對“狗都明白的道理”感興趣, 對於“黎曼張量”、“黎曼空間”, 對於“伽利略變換”、“洛侖茲變換”, 有多少人感興趣, 又有多少人看得懂?

正是因為科學在發展的過程中, 逐漸遠離了人們的直覺經驗, 才為反智式“創造”留下的廣闊空間, 也讓“民科”受人熱捧成為可能。 作為普通人群, 因為科學實在太遙遠, 基於科學無知, 他們更傾向于迷信“高手在民間”。

科學的發展, 並沒有消除無知, 反而加深了人們的無知。 反智式“創造”土壤深厚, “民科”總能找到支持者。

凡偉“跑火”, 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