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效工作的秘密

2017-5-8 晴

我從八歲起就在外寄宿讀書, 初中是寄宿在姑媽家, 姑媽這個人心地善良, 但總喜歡嘮叨。

她總是讓我起床疊被子, 我說晚上睡的時候還要打開,

何必多此一舉?

姑媽聽完又氣憤又無奈……

這都是什麼歪理邏輯呀?

我當時是個頑固分子, 這個習慣直到十年後才被修正過來, 那是在2007年, 當時有部劇叫《士兵突擊》的軍旅片非常火。

當時我和舍友剛好買了一部電視和DVD, 我先租碟過來看, 看完第一遍深受觸動, 就直接買下了碟片。

隨後我就遭遇發展瓶頸, 急需能量讓我突圍, 當時就一遍又一遍的反復看, 一直到了2011年還在看, 前後保守估計至少看了10遍。

剛開始看的時候, 主要是被許三多那種執拗勁打動, 被他的“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感動, 被他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草原五班, 那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所有人每天都在混日子, 除了打牌、看新聞就是做飯, 都在那裡等服役完回家。

就在這時許三多過去了, 他依舊按新兵營的紀律嚴格要求自己, 早起疊被子, 晨練, 拿著一個沒子彈的槍練射擊……

這在其他人眼中, 他完全就是一個“怪胎”, 用大家的話就是少一根筋, 結果他卻在其隊員的破壞和搗亂下, 在草原上修了一條石子路, 這讓他的命運再次出現了轉機。

每當看到這裡, 總會給我無窮的力量, 我告訴自己, 無論形勢多麼惡劣, 只要拼命努力不放棄, 就會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

當我看完這部劇10遍後, 我開始有意識無意識的去疊被子, 打掃辦公環境, 讓一切變得簡單, 但我並沒意識到, 這個動作背後難以估量的價值。

到了15、16年, 我陸續看了《斷舍離》、《極簡生活》, 又跟一位大師學刪除, 過去這段經歷再一次浮現在眼前。

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和醞釀, 我意外的發現了一個過去被忽略, 但對個人進步至關重要的秘密……

即便到今天, 依然只有少數人知道並悄悄踐行。

到底是個什麼秘密?

這要從我帶的幾個小夥伴開始說起, 從16年底開始, 我就帶著幾個小夥伴一起做事, 帶的過程中會經常給他們講我做事的心法和技法。

這裡有一個事實需要說明, 雖說我是帶著他們, 但我在他們身邊的時間並不多, 因為我們是開放式的辦公環境。

我喜歡安靜, 最怕嘈雜, 但開放的辦公環境, 即便片刻的安寧, 那也極難尋覓, 後來我就待在家裡辦公, 有事在跟他們會合。

但無論我怎麼講, 結果總是不理想, 這讓我很懊惱, 也讓我非常不解,

我都講得如此清晰明確了。

為什麼他們的結果還是遠不如預期呢?

帶著這些困惑和問題, 我打算與他們一起辦公, 看是否可以找到問題背後的根源?

到了他們辦公的地點, 映入我眼簾的是, 桌上擺的亂七八糟, 筆記本三四本, 手機兩三個, 各種書胡亂堆疊在一起, 耳機線、電源線、充電線等纏繞在一起……

這種場面是不是似曾相識?

好像自己也是這樣的……

這不是很正常嗎?大家不都這樣嗎?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

接著往下看, 我就如一個偵探一樣, 深入一線, 仔細觀察, 及時詢問, 深入瞭解, 最終發現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在現場。

我找到其中一個小夥伴, 讓他將當天的工作計畫給我看, 結果他告訴我還沒寫, 我當時似乎就明白緣由了。

我天天說要寫日計畫, 原來我說是一回事, 他做沒做又是另一回事, 雖說我問的時候大家都說做了, 但由於缺乏監督, 結果讓我大跌眼鏡。

即便有人做了, 那也是慘不忍睹, 只不過是草草寫了幾條, 任務不清晰, 結果不明確, 目標和計畫居然連個截止時間都沒有……

我再讓另外一個小夥伴演練工作程式, 他整個過程一點都不流暢, 總會被各種羈絆, 碰到杯子掉地上撿要浪費時間, 選取筆記本遲疑會浪費時間, 扔紙巾時到處找廢紙簍要浪費時間, 用耳機時解開纏繞在一起的線需要浪費時間, 還有……

看到這一切我感覺背部發涼, 原來說和做差別這麼大, 天天說刪除到極簡, 我以為大家都在做, 其實只要沒生成體驗, 幾乎都是左耳進右耳出, 我突然發現過去自己就是個傻帽,講那麼多全都是P話。

再去看大家的電腦桌面,到處都是資料夾和文檔,我看著都眼花,這要是找內容還不得找到頭暈呀?

這樣的辦公環境哪裡會有什麼工作熱情?

看到這一切,我立即帶著大家將辦公桌重新整理,把多餘的全部刪除,把能刪除的都刪掉,只保留最基本的供給。

筆記本?

只留一本。

筆?

只要一支。

書?

只放一本。

將這些都放在最順手的位置,想記錄靈感三秒鐘就能拿到,用完立即放回原處,熟練後閉著眼都能拿過來。

水杯、紙巾和垃圾簍等,都經過精心測試,目的是確定擺放位置,當需要用的時候,從來不需要尋找,也不會被其他物件羈絆,拿的時候不需要遲疑,因為不用做選擇,你拿的東西只有一樣,並且早就擺放固定。

由於我經過長期訓練,很多物件的位置都固定,我拿的過程會用手畫一個優美的弧線,用完看都不用看直接回歸原位。

別小瞧這個過程,即便這樣的小細節,我都仔細研究過,這些都會變成我生活中的運動,讓我不會因為久坐帶來各種關節疾病。

這些都是做事的程式,是提高效率的法寶,人效率低在於過多的用腦,當你的桌面非常淩亂,拿某個物品就需要判斷、猶豫、等待、選擇……

大腦是人體的一個接受器,大腦喜歡簡單,厭煩複雜,如果桌面極簡,就不需要選擇,大腦就不用判斷,它就處於休息狀態。

一旦大腦需要思考,大腦很快就會混沌,所以高手都很少用腦,前提是把這些程式,反復練習,直到成為本能。

人的動作是受潛意識支配的,用潛意識就是用感覺,進入潛意識的必須是重複訓練到熟練為止,大部分人沒訓練就只能用腦。

你過去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感覺好的時候,事就是順。

事順的時候,就是感覺好。

當一個人專注癡迷的時候,就是它大腦不運轉或者運轉下降的時候,現在很多家長天天去開發小孩的大腦,這就是打算把小孩培養成晶片和普通人的節奏。

所有高手成功都是靠感覺。

這需要你做到,讓你的一切變得極簡,讓你的每個動作練到熟練,乃至出神入化,最終讓它融入到你的血液和骨髓,最終成為你的本能。

當別人在收拾的時候,你早已進入工作狀態了。

當別人在尋找的時候,你早都用完物歸原處了。

當別人在猶豫的時候,你閉上眼都能隨取隨放。

先記下一句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人與人之間看似差距很小,但經過三年、五年十年後,人與人之間卻是天壤之別,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就是那些被忽略的細節。

不信我給你算筆賬,回想一下自己:過去用在找東西上花了多少時間,用在猶豫上花了多久,用在選擇時又糾結了多久?……

一天不說多的,一個人因為這些原因至少浪費30分鐘吧?

30分鐘/天×30天(一月)=900分鐘=15小時≈2個工作日

15小時/月×12月(一年)=180小時≈24個工作日≈1月

你每天只要浪費半小時,這只是和普通選手比,你一年就比別人少了一個月,如果是十年的話,你就少了10個月,這等於十年後你比別人少了一年時間。

人生就是這樣,剛開始起步的時間,就這樣一個小小的不同,在時間的作用下,它就會變成人生大大的差距。

你就是這樣淪為普通平庸的!

他就是這樣變得優秀卓越的!

這一切都決定於你的一個細微選擇,甚至簡單到清理桌面,這還只是一個刪除和清理而已,明天繼續寫做事程式的打磨,估計不少人看完再也睡不著了。

睡不著就立即行動!

改變就從此刻開始!

讓你瞬間體驗高效!

最後附幾張我小夥伴們的辦公桌清理後的照片。

我突然發現過去自己就是個傻帽,講那麼多全都是P話。

再去看大家的電腦桌面,到處都是資料夾和文檔,我看著都眼花,這要是找內容還不得找到頭暈呀?

這樣的辦公環境哪裡會有什麼工作熱情?

看到這一切,我立即帶著大家將辦公桌重新整理,把多餘的全部刪除,把能刪除的都刪掉,只保留最基本的供給。

筆記本?

只留一本。

筆?

只要一支。

書?

只放一本。

將這些都放在最順手的位置,想記錄靈感三秒鐘就能拿到,用完立即放回原處,熟練後閉著眼都能拿過來。

水杯、紙巾和垃圾簍等,都經過精心測試,目的是確定擺放位置,當需要用的時候,從來不需要尋找,也不會被其他物件羈絆,拿的時候不需要遲疑,因為不用做選擇,你拿的東西只有一樣,並且早就擺放固定。

由於我經過長期訓練,很多物件的位置都固定,我拿的過程會用手畫一個優美的弧線,用完看都不用看直接回歸原位。

別小瞧這個過程,即便這樣的小細節,我都仔細研究過,這些都會變成我生活中的運動,讓我不會因為久坐帶來各種關節疾病。

這些都是做事的程式,是提高效率的法寶,人效率低在於過多的用腦,當你的桌面非常淩亂,拿某個物品就需要判斷、猶豫、等待、選擇……

大腦是人體的一個接受器,大腦喜歡簡單,厭煩複雜,如果桌面極簡,就不需要選擇,大腦就不用判斷,它就處於休息狀態。

一旦大腦需要思考,大腦很快就會混沌,所以高手都很少用腦,前提是把這些程式,反復練習,直到成為本能。

人的動作是受潛意識支配的,用潛意識就是用感覺,進入潛意識的必須是重複訓練到熟練為止,大部分人沒訓練就只能用腦。

你過去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感覺好的時候,事就是順。

事順的時候,就是感覺好。

當一個人專注癡迷的時候,就是它大腦不運轉或者運轉下降的時候,現在很多家長天天去開發小孩的大腦,這就是打算把小孩培養成晶片和普通人的節奏。

所有高手成功都是靠感覺。

這需要你做到,讓你的一切變得極簡,讓你的每個動作練到熟練,乃至出神入化,最終讓它融入到你的血液和骨髓,最終成為你的本能。

當別人在收拾的時候,你早已進入工作狀態了。

當別人在尋找的時候,你早都用完物歸原處了。

當別人在猶豫的時候,你閉上眼都能隨取隨放。

先記下一句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人與人之間看似差距很小,但經過三年、五年十年後,人與人之間卻是天壤之別,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就是那些被忽略的細節。

不信我給你算筆賬,回想一下自己:過去用在找東西上花了多少時間,用在猶豫上花了多久,用在選擇時又糾結了多久?……

一天不說多的,一個人因為這些原因至少浪費30分鐘吧?

30分鐘/天×30天(一月)=900分鐘=15小時≈2個工作日

15小時/月×12月(一年)=180小時≈24個工作日≈1月

你每天只要浪費半小時,這只是和普通選手比,你一年就比別人少了一個月,如果是十年的話,你就少了10個月,這等於十年後你比別人少了一年時間。

人生就是這樣,剛開始起步的時間,就這樣一個小小的不同,在時間的作用下,它就會變成人生大大的差距。

你就是這樣淪為普通平庸的!

他就是這樣變得優秀卓越的!

這一切都決定於你的一個細微選擇,甚至簡單到清理桌面,這還只是一個刪除和清理而已,明天繼續寫做事程式的打磨,估計不少人看完再也睡不著了。

睡不著就立即行動!

改變就從此刻開始!

讓你瞬間體驗高效!

最後附幾張我小夥伴們的辦公桌清理後的照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