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不黑不吹綠巨人,神一樣的存在事出有因

綠巨人胡爾克在中超就像神一樣的存在, 上港因為鋒線上有他幾乎已經是無堅不摧。 胡爾克從中場開始的拿球, 擺脫, 禁區前橫向加速之後的爆射, 基本上無解。 如果國際足壇有“羅本通道”, 那麼在中超賽場上, 整個禁區前沿一條橫線後面基本上都能叫“綠巨人區域“。

看到被綠巨人射懵了的各家門將, 聯想到的是當年卡洛斯四國賽上一腳外腳背之後光頭馬特斯的茫然表情。 但有一點兒, 卡洛斯是巴西國家隊曾經的左路之神, 而胡爾克則只是最失敗的巴西隊中的一名失敗過客, 是綠巨人的神光已經如卡洛斯一般閃耀了嗎?

讓我們回想一下當年綠巨人的巴西國家隊之旅。 2014年世界盃, 斯特拉裡執教的巴西隊差不多是歷屆巴西隊中最沒有星味的一支, 給人留下的印象應該就是半喜半決賽對德國時1比7的恥辱性慘敗。 而胡爾克給他留下的印象, 則是巴西足球華麗的鋒線, 什麼時間出現了這麼一位膀大腰圓活糙亂跑的壯漢?

再看現在上港的胡爾克, 膀大腰圓依然, 但拿球突破時不僅有坦克式生突, 也有靈巧華麗的一面, 基本上二對一想防下他的難度都很大, 必需局部重兵才能攔下他。 幾年之後, 是胡爾克飛速成長了嗎?

不去懷疑一名職業球星的職業素養, 但胡爾克的從人到神, 很大程度是環境變化所致,

而非他自身變化。 中超, 包括亞冠, 亞洲球員相對瘦小的體型讓胡爾克的身體優勢完全暴發, 再加上能進巴西國家隊本來就有技術底子, 胡爾克來中超才是真正的如魚得水。 結果就是, 胡爾克越踢越有信心, 中超後衛越踢越沒底, 進入這樣的心理迴圈, 讓胡爾克的能力更加被加倍釋放。 一個現實的例子, 基本在中前場兩肋接近禁區20米左右的時候, 只要對方防守球員不超過三個人, 胡爾克就準備開始單幹, 直推、橫切、怒射一條龍。 這種大家拉開, 留出空間單打的戰術主要在籃球場上, 而胡爾克在中超已經將足球玩成了籃球。 問題是, 就算從戰術層面上講不合理, 只要能成功, 而且反復成功, 那它就是最合理的!

從結果角度,

最好的未必是最合理的, 比如梅西來中超, 只怕無法像胡爾克一樣自如。 在中超, 防守球員技不如你, 但至少可以犯規把你留下, 而對胡爾克, 只要不是沖人踢, 通常的犯規基本上都是對上了金鐘罩, 一點兒用沒有。 同理, 假設胡爾克在西甲, 別說碰上武僧佩佩或者皮克, 面對任何一支隊的歐洲球員防守, 一對一成功突破就已經是萬幸, 完全不用妄想梅西式的閃躲騰挪射一條龍。

以前大家公認中超最合適的外援是“黑硬快”, 現在這一規律仍然在建業、重慶這樣的後半區球隊中被合理應用。 大家有錢了之後, 選擇餘地變大, 胡爾克是升級版, “突傳射”一條龍。

同樣還是拿籃球來說事。 在CBA中, 最好用的外援通常是NBA的邊緣球員,

像布澤爾、世界和平阿泰斯特這樣的, 總感覺好像在CBA的表現名不符實。 事實上, 像杜比、布朗這樣CBA中風光無限的70分先生們, 在球隊中充當的就是科比、詹姆斯這樣的全能王角色, 進攻、防守、突破、助攻、投籃都可以, 但都不是一流, 說白了就是有科比的心沒科比的能力, 所以在NBA裡基本靠邊, 能拿到位置的得是布澤爾、阿泰這樣有一兩項專長的角色球員。 而來到CBA, 角色球員要當全能王, 短板全部暴露出來, 就給了人名不符實的感覺。 這時候, 杜比、布朗這樣的靠邊球員作用就顯出來了, 雖然自己原來離全能王各項都差一點點, 但CBA這個聯盟比NBA各方面都差了不只一點點, 劣勢沒了, 餘下的全部是優勢, 表現出來的就是無所不能。

我想這也就是胡爾克在中超無所不能的原因, 對中超來說這是好事, 後衛和門將們面臨著更強的挑戰, 對中超球隊防守品質的提升是有好處的。 但對胡爾克個人來說, 應該算有得有失, 得是找到了神的感覺, 失是越這樣踢越進不了國家隊, 任何一個巴西隊的主教練看著胡爾克這樣的踢法, 應該都無法想這樣的一個前鋒在巴西國家隊的鋒線和去和一群頂級的防守球員之間一對多的較量場景吧?

題外話, 這道理同樣適用於埃神, 埃神的踢法是中超節奏下培養出的頂級水準, 離開這片土壤, 更有可能的就是世俱杯中找不到北的情況出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