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山西不只有喬家大院,還有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郊外17公里處的武周(州)山南麓, 石窟依山開鑿, 東西延綿1公里。 石窟內部現存洞窟四五十個, 大小佛龕兩百五十多個, 石窟大小造像五萬多軀。 因此, 它又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我國三大石窟。

它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相傳在北魏太武帝統一北方後, 下詔令沙門還俗服兵役, 繼而發展為滅佛運動。 佛教歷來講求因果迴圈,

報應不爽。 自他兒子即位後, 開始信奉佛教, 後來才有了曇曜五窟, 也便有了拓跋燾披千佛袈裟懺悔之像。

雲岡石窟造像氣勢磅礴, 風格粗獷, 內容豐富多彩。 佛像大多呈厚唇、高鼻、長目、寬肩之狀, 細膩的雕刻手法, 莊嚴的外觀, 把少數民族的特徵躍然於壁上。


按照開鑿時間和內容樣式, 石窟可以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雄渾, 具有濃厚的西域風情, 中期的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

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 晚期的規模雖小, 卻顯示出人物的清瘦俊美, 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此外,石窟中精美的樂舞和多變的雜技,也反映了當時佛思想的流行和人民狀況的現象。晚期的佈局和裝飾,更是凸顯了濃郁的中國建築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深入。

豐富多彩的石像,獨特的藝術風格,吸引到你了嗎?

此外,石窟中精美的樂舞和多變的雜技,也反映了當時佛思想的流行和人民狀況的現象。晚期的佈局和裝飾,更是凸顯了濃郁的中國建築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深入。

豐富多彩的石像,獨特的藝術風格,吸引到你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