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會聲音:兩會三農熱點解讀,這16位代表的聲音代表了農業未來的趨勢

【新農商學院】是現代農業黃埔軍校

傳播:國家政策 | 農業科技 | 創業創新 | 新農事件

1.關於品牌農業: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建設

農業品牌是現代農業發展水準的標籤。 推進農業品牌建設, 優化農產品有效供給, 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

全國政協常委陳清華在調研中發現, 在農業品牌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思想觀念滯後現象, 尤其是在區域品牌與企業產品品牌共建運行模式上存在誤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強, 產業鏈不長, 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行銷手段單一, 特別是通過“請進來、走出去”進行品牌擴張的力度明顯不夠;爭創農業品牌的扶持資金,

以及標準體系建設、基地建設、市場建設、市場監管等工作沒有形成合力等問題。

陳清華建議, 必須以現代裝備和科技把農民和土地“武裝”起來, 通過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競爭, 促進形成一批農業大品牌。 要結合“十三五”規劃的制定, 建立健全國家農業品牌發展政策體系和中長期規劃, 加快推動農業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的轉變。 要建立和完善有機、綠色、無公害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和生產標準, 建立農資電子監管追溯網路平臺, 積極引導企業規範標識和推廣條碼, 著力建設一批省市級農產品品質檢測中心。 要大力開展以品牌為紐帶的資產重組和生產要素整合,

加強農業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努力形成商標品牌保護合力, 推動國家級農業名牌的數量和品質在“十三五”時期邁上新臺階。

2. 關於畜牧示範區:新疆應建國家現代畜牧業示範區

“畜牧業是新疆最具特色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 具備加快發展的現實基礎和資源、地緣、政策環境優勢。 ”針對新疆農牧業大而不強、急需轉變生產方式的現實, 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 住疆全國政協委員蔣平安建議, 新疆應建立國家現代畜牧業示範區, 結合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要求, 開展畜牧業現代化試點示範建設的規劃。

“目前我國還沒有國家現代畜牧業示範區, 希望國家能將新疆和內蒙古一同納入建立首批國家現代畜牧業示範區,

在政策支持的同時分批推進。 通過提高牧民組織化程度, 組建示範區畜牧業集團, 提高市場競爭力等方式, 讓新疆從農牧業大區向農牧業強區轉變。 ”蔣平安認為, 要建成國家現代畜牧業示範區, 還需要得到國家農業示範區建設以及支農惠牧等政策的大力支持。 還要加大對示範區的建設投入, 對示範區公益性和基礎性重大工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對一般經營性項目以社會投入為主, 加大政府貸款貼息補貼力度。

3. 關於農業保險:加強與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建設

此次全國兩會, 伍躍時準備了關於落實種業研發後補助政策、加強植物新品種保護、進一步加強與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建設等內容的多份提案。

“建立完善農業保險體系的提案我去年也提了, 今年的建議更詳實精准。 ”伍躍時說, 現在的農業保險多為政策性保險, 賠付額低, 連生產資料成本都不能保證, 更不用說地租成本和收益了。 未來應該是政策性保險和商業保險疊加, 不僅為種業企業提供保障, 更為規模經營主體提供保障。

4. 關於農業大資料:建議建立全國範圍農業大資料平臺

建立全國範圍內的農業大資料平臺被他視為實現“智慧農業”關鍵。 “建立農業大資料平臺, 有利於解決農業生產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利於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分析道, 在大資料時代,

不僅可以通過建立綜合的資料平臺調控農業生產, 還可以記錄分析農業種養過程、流通過程中的動態變化, 通過分析資料, 制定一系列調控和管理措施, 使農業高效有序發展。

“因此我的建議很明確, 首先就是要建立全國範圍內的農業大資料平臺。 ”劉漢元表示, 與此同時, 還需依託農業大資料提供服務與資訊支援, 建立資料獲取、共用、分析和使用機制。

5. 關於生態迴圈:推動生態大循環農業勢在必行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天方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孝和主要就農業發展的有關問題提出了意見與建議, 他認為, 目前我國的農業是小農經濟, 現代化的農業水準不高, 推動生態大循環農業勢在必行, 通過建設迴圈大農業可以實現天清、地靈、人善的好環境。

鄭孝和所理解的生態農業大循環需要具備整體、協調、迴圈、能再生利用四個特點,這構成了生態農業大循環完整的生態鏈。他認為,迴圈大農業,要實現產出高效,資源集約利用,對環境起到保護作用,才是迴圈的功能大農業。通過發展生態迴圈大農業,可以解決農民生產的成本高的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的農業是小農經濟,現代化的農業水準不高,推動生態大循環農業勢在必行。

6. 關於迴圈經濟:加快甜高粱迴圈經濟產業發展

蔡曉紅是一名科技界別的委員,參加今年全國兩會,她帶來了一份關於發展甜高粱迴圈經濟產業的提案。

蔡曉紅建議,推廣甜高粱的種植,並以此作為科技扶貧的重要載體。她說,我省大部分地區屬於乾旱、半乾旱區,生態環境脆弱,而甜高粱是一種優良的糖料和飼料作物,適應性強、抗旱、節水、耐鹽鹼,非常適合在我省種植。而且甜高粱渾身都是“寶”,糖汁是生物化工的原料,可以用於製造乙醇、甲醇等,甜高粱的稈還可以當做優質的飼草。蔡曉紅說,推廣甜高粱產業,能夠推動旱作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還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她建議,將甜高粱推廣到我省適宜的地區種植,並結合扶貧政策和地區特點,有序佈局飼養和甜高粱深加工產業,提高農民收入。此外,她還建議設立專項資金,支援甜高粱科技成果研發及轉化,並通過建立示範點,推廣成功的產業合作運行模式。

7. 關於經營模式:“公司+家庭農場”發展現代農業

兩會召開在即,劉永好主要關注的領域還是我們所從事的農牧與食品行業,包括現代農業的發展和食品安全等問題。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要提高農業競爭力、農業經營效益,技術進步是關鍵因素。新希望六和推行的“福達計畫”,通過數千人的技術服務隊伍,為養殖戶提供即時的技術服務,運用互聯網技術掌握的資料指導養殖發展。此外,推進農業現代化還需要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和農戶的主體作用。新希望在多年的發展中,實踐出了“公司+家庭農場”的模式,發揮企業與農戶各自的優勢,有力地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8. 關於農業大資料:農業大資料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中國建立農業大資料已經具備了較成熟的條件。”今年全國兩會中,全國人大代表李曉華最關注農業大資料問題。李曉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農產品的食品安全、農產品生產過程的透明度、以及農業產業的規劃佈局上來看,未來建立農業大資料庫是必然之路。

李曉華表示,建好農業大資料之後,可以提前掌握農產品的生產、品質檢測、物流、銷售等環節的詳細資訊,並提早進行科學規劃。“這個農業大資料庫建好後實際上相當於一個資訊共用平臺,平臺內包括農產品從生長到製成成品的全部資訊,例如,生長週期、品質檢測報告等。”李曉華說,通過這樣的方式,使生產流程更加標準透明,能夠更有效的保障農產品的投入和產出,穩定農民增收。

她還提到,還可以運用物聯網資料,解決生鮮農產品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生鮮農產品需要冷鏈運輸,成本很高,如果市場需求和供應不配套,存在較大差異,經濟性就得不到保證,最後生鮮農產品的終端配送就會成為一個問題。”

9. 關於高效農業: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促精准扶貧

國家正在打一場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實現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中國今後五年最艱巨但又必須打贏的"硬仗"。

為國家貢獻了70%以上糧食的800個種糧大縣中有110多個是貧困縣。如何讓種地的農民其勞動有合理的回報?如何將扶貧與產業結合起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平邑縣地方鎮九間棚村黨委書記劉嘉坤認為,大力發展新型高效生態農業,不僅可以破解農村貧困、消除鄉村環境污染、帶動農民和農二代大學生就業問題等,還能釋放城市與農村兩方面的活力。

“高效生態農業,不是以往的建大棚種蔬菜、盲目跟風搞建設”,劉嘉坤說,高效生態農業指的是在儘量少使用或基本不使用化學投入物的前提下,保證作物產量基本不下降甚至高產。優質優價,使得農民付出比在城市打工同樣多的勞動力前提下獲得同樣多甚至更多的經濟回報,拉動城市中高端消費市場。該新型產業涉及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旅遊與養老多項涉農產業,附帶解決農村環境保護問題,全面提升國民健康水準。通過高效生態農業破解農村貧困、消除鄉村環境污染、帶動農民和農二代大學生就業等。

劉嘉坤建議中央政府果斷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利用中央涉農補貼、各項扶貧資金和環保資金,用於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釋放城市與農村兩方面的活力,科學引領資本下鄉,促進精准扶貧。

此外,他還建議建立大型高效生態農業試驗示範區。按照先試先行的原則,在條件成熟的地區,建議以縣為單位,建立大型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以嚴謹的科學資料和事實來說話,以計畫+市場行為帶動糧食安全問題解決,避免政策上“一刀切”現象。國家購買農業、健康和環境保護服務,發揮國家涉農、涉環保、涉健康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前提條件是,國家資金向環境友好型、糧食保障性、就業扶貧型的高效生態農業傾斜,鼓勵固氮、固碳、化肥、農藥、農膜減量型農業。

10.關於農業規模化:帶著農民心聲上會,建議農業規模化發展

農民網友“高原”希望農機補貼能高一些、農用產品能更惠農一些;農民網友“大敏敏”希望小馬哥能在兩會上建議加大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力度,並引導技術人員下鄉,説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種植技術;農民網友“笑面人生”則希望政府在幫助農民脫貧的同時也要關注農民的追求。

在今年兩會上,“小馬哥”不僅帶來了農民兄弟們的心聲,更是結合自己創業的經驗,準備提出《加大對農業創業園區的支持力度》和《加強對“互聯網+農業”支持力度》兩條建議。

讓農業適應互聯網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農業的規模化發展。“如果在農村建立創業園區,形成集片,幫助農民貸款、為創業青年提供服務,就可以很好地解決農村面臨的產品行銷、技能培訓、物流管理等問題,還可以培養農民的‘互聯網+’意識。”馬瑞強說,在農業領域,一些城裡青年人返鄉創業,無奈鄉鎮、村子裡創業的氛圍很差,人員素質層次不齊,很影響他們發展。因此,急需建設一批新型農業創業園區,發揮園區聚攏資源、帶動氛圍、吸引資本等優勢。

作為一個“職業農民”,馬瑞強認為,農業規模化發展才能讓農村聚集更多的年輕人,才能吸引返鄉大學生真正紮根下來,“現在大學生不會再用傳統的方式種植農業,規模化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要有園區去集聚力量,要讓農民學會智慧手機的使用,學會利用互聯網進行產品行銷,學會用互聯網進行產品配送。”馬瑞強認為,農村扶貧,應該是產業扶貧,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政府和大企業的引領。

11. 關於農業文化遺產:應加強我國農業文化遺產的利用與保護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用與保護項目”是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02年正式啟動,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我國自2004年起開始參與該專案,並有10多個項目入選。言恭達認為:“在這以後,我國逐步加大力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農業文化遺產的利用與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許多問題。”

在他看來,最主要的問題有三:一是公眾對農業文化遺產認識不足;二是破壞現象依然存在;三是過度開發對遺產造成建設性破壞。

對此,他提出了相應的建議:1、建立多元參與保護機制,建立完善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機制;2、遵循動態保護原則,將發展文化旅遊、生態農業,建立生態博物館等形式與保護農業文化遺產結合進行,從而實現遺產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平衡發展;3、實施針對性保護策略,除了遵循統一的保護原則、加速符合條件的遺產專案積極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以外,還應根據各類遺產資源的自身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12. 關於農業普惠金融:再提農業普惠金融和兒童安全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將提交《關於建立新型農業普惠金融體系的提案》和《關於提升農村地區兒童安全教育工作的提案》兩個提案,這也是潘剛3年來再次提交關於這兩個議題的提案。問起如此“執著”和“較真”的原因,潘剛委員表示,“民生無小事,普惠金融和兒童安全都是系統工程,有很多落實細節,需要深入調研,持續推進和不懈推動,為國家謀發展,讓百姓得實惠。”

在本次提交的《關於建立新型農業普惠金融體系的提案》中,潘剛提出,農村普惠存在金融機構多、業務規模小、杠杆比例低、融資管道窄等問題,尤其是在當前“新常態”下,很多農戶、小微企業,往往因為授信額度不足、過分依賴抵押和擔保,難以擴大生產。為此,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需要聯合創新,協力打造出更具特色的農業普惠金融服務模式。

本次會議上,潘剛委員提交的另一個提案是《關於提升農村地區兒童安全教育工作的提案》。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進行進一步安排和部署,潘剛的提案針對《意見》的落實,結合農村實際情況,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潘剛委員在提案中提出,用法規明晰兒童安全工作的權責,推動農村地區學校敢於開展安全教育;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創新農村兒童安全教育並推廣;推進建設基層兒童保護網路,發揮村社在兒童安全治理中的作用;宣傳“以孩子為主”的兒童安全觀,用“尊重”的態度促進農村兒童安全教育開展。

13. 關於農產品價格:放開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民收入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在即將開幕的2016年全國兩會上提交關於支持“三農”政策的建議。他提出改“普惠制”的補貼方式為精准補貼,建議通過以工代賑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同時放開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民收入。

關於支持“三農”政策的建議:一是改“普惠制”的補貼方式為精准補貼;二是通過以工代賑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三是放開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民收入。

14. 關於精准扶貧:產業扶貧是精准扶貧有效途徑

現階段的扶貧工作必須在總結過去扶貧模式與成效的基礎上,針對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尋找有效的產業扶貧路徑。“要從以往的“授人以魚”的扶貧方式轉變為“授人以漁”的扶貧方式。”耿福能說,精准扶貧,一定要改“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才能徹底實現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耿福能會把產業扶貧是精准扶貧的有效途徑作為一份建議正式提交。

15. 關於扶貧工作:扶貧工作急需立法保障

“目前我國在扶貧脫貧、消除貧困方面,還缺乏一套著眼長遠、涵蓋面廣、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2月25日,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李曉東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將就扶貧立法問題進行呼籲。

李曉東建議,儘快制定和頒佈以消除貧困為核心內容的系列法律法規,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農村和城市扶貧、濟貧和消除貧困的責任主體。同時以立法的形式規定各級政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合理安排扶貧資金來源及籌措方式,制定扶貧資金的使用和支出程式,將政府扶貧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使之成為政府的一項常態化工作。

16. 關於脫貧致富:實現民族地區真正脫貧致富

“要真正實現‘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小康。”全國政協委員祁德川2月28日在昆明集中報到時表示。

他認為,當前,少數民族幹部群眾最擔憂的問題是,如果把全國的GDP一平均,少數民族地區的一些貧困老百姓就有可能糊裡糊塗的“被小康”,這樣可能會出現部分地區達到小康,而少數民族地區仍然貧窮落後的現象。為此,祁德川準備在此次全國兩會上,提交《加快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的提案。

編輯:馬銀雪

精編:新農商學院

尋找新農創客:

您想創業少走彎路麼?想對接合適的投資人麼?想讓更多人知道您的專案麼?

轉載聲明:

鄭孝和所理解的生態農業大循環需要具備整體、協調、迴圈、能再生利用四個特點,這構成了生態農業大循環完整的生態鏈。他認為,迴圈大農業,要實現產出高效,資源集約利用,對環境起到保護作用,才是迴圈的功能大農業。通過發展生態迴圈大農業,可以解決農民生產的成本高的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的農業是小農經濟,現代化的農業水準不高,推動生態大循環農業勢在必行。

6. 關於迴圈經濟:加快甜高粱迴圈經濟產業發展

蔡曉紅是一名科技界別的委員,參加今年全國兩會,她帶來了一份關於發展甜高粱迴圈經濟產業的提案。

蔡曉紅建議,推廣甜高粱的種植,並以此作為科技扶貧的重要載體。她說,我省大部分地區屬於乾旱、半乾旱區,生態環境脆弱,而甜高粱是一種優良的糖料和飼料作物,適應性強、抗旱、節水、耐鹽鹼,非常適合在我省種植。而且甜高粱渾身都是“寶”,糖汁是生物化工的原料,可以用於製造乙醇、甲醇等,甜高粱的稈還可以當做優質的飼草。蔡曉紅說,推廣甜高粱產業,能夠推動旱作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還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她建議,將甜高粱推廣到我省適宜的地區種植,並結合扶貧政策和地區特點,有序佈局飼養和甜高粱深加工產業,提高農民收入。此外,她還建議設立專項資金,支援甜高粱科技成果研發及轉化,並通過建立示範點,推廣成功的產業合作運行模式。

7. 關於經營模式:“公司+家庭農場”發展現代農業

兩會召開在即,劉永好主要關注的領域還是我們所從事的農牧與食品行業,包括現代農業的發展和食品安全等問題。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要提高農業競爭力、農業經營效益,技術進步是關鍵因素。新希望六和推行的“福達計畫”,通過數千人的技術服務隊伍,為養殖戶提供即時的技術服務,運用互聯網技術掌握的資料指導養殖發展。此外,推進農業現代化還需要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和農戶的主體作用。新希望在多年的發展中,實踐出了“公司+家庭農場”的模式,發揮企業與農戶各自的優勢,有力地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8. 關於農業大資料:農業大資料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中國建立農業大資料已經具備了較成熟的條件。”今年全國兩會中,全國人大代表李曉華最關注農業大資料問題。李曉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農產品的食品安全、農產品生產過程的透明度、以及農業產業的規劃佈局上來看,未來建立農業大資料庫是必然之路。

李曉華表示,建好農業大資料之後,可以提前掌握農產品的生產、品質檢測、物流、銷售等環節的詳細資訊,並提早進行科學規劃。“這個農業大資料庫建好後實際上相當於一個資訊共用平臺,平臺內包括農產品從生長到製成成品的全部資訊,例如,生長週期、品質檢測報告等。”李曉華說,通過這樣的方式,使生產流程更加標準透明,能夠更有效的保障農產品的投入和產出,穩定農民增收。

她還提到,還可以運用物聯網資料,解決生鮮農產品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生鮮農產品需要冷鏈運輸,成本很高,如果市場需求和供應不配套,存在較大差異,經濟性就得不到保證,最後生鮮農產品的終端配送就會成為一個問題。”

9. 關於高效農業: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促精准扶貧

國家正在打一場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實現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中國今後五年最艱巨但又必須打贏的"硬仗"。

為國家貢獻了70%以上糧食的800個種糧大縣中有110多個是貧困縣。如何讓種地的農民其勞動有合理的回報?如何將扶貧與產業結合起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平邑縣地方鎮九間棚村黨委書記劉嘉坤認為,大力發展新型高效生態農業,不僅可以破解農村貧困、消除鄉村環境污染、帶動農民和農二代大學生就業問題等,還能釋放城市與農村兩方面的活力。

“高效生態農業,不是以往的建大棚種蔬菜、盲目跟風搞建設”,劉嘉坤說,高效生態農業指的是在儘量少使用或基本不使用化學投入物的前提下,保證作物產量基本不下降甚至高產。優質優價,使得農民付出比在城市打工同樣多的勞動力前提下獲得同樣多甚至更多的經濟回報,拉動城市中高端消費市場。該新型產業涉及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旅遊與養老多項涉農產業,附帶解決農村環境保護問題,全面提升國民健康水準。通過高效生態農業破解農村貧困、消除鄉村環境污染、帶動農民和農二代大學生就業等。

劉嘉坤建議中央政府果斷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利用中央涉農補貼、各項扶貧資金和環保資金,用於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釋放城市與農村兩方面的活力,科學引領資本下鄉,促進精准扶貧。

此外,他還建議建立大型高效生態農業試驗示範區。按照先試先行的原則,在條件成熟的地區,建議以縣為單位,建立大型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以嚴謹的科學資料和事實來說話,以計畫+市場行為帶動糧食安全問題解決,避免政策上“一刀切”現象。國家購買農業、健康和環境保護服務,發揮國家涉農、涉環保、涉健康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前提條件是,國家資金向環境友好型、糧食保障性、就業扶貧型的高效生態農業傾斜,鼓勵固氮、固碳、化肥、農藥、農膜減量型農業。

10.關於農業規模化:帶著農民心聲上會,建議農業規模化發展

農民網友“高原”希望農機補貼能高一些、農用產品能更惠農一些;農民網友“大敏敏”希望小馬哥能在兩會上建議加大農業技術人才培養力度,並引導技術人員下鄉,説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種植技術;農民網友“笑面人生”則希望政府在幫助農民脫貧的同時也要關注農民的追求。

在今年兩會上,“小馬哥”不僅帶來了農民兄弟們的心聲,更是結合自己創業的經驗,準備提出《加大對農業創業園區的支持力度》和《加強對“互聯網+農業”支持力度》兩條建議。

讓農業適應互聯網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農業的規模化發展。“如果在農村建立創業園區,形成集片,幫助農民貸款、為創業青年提供服務,就可以很好地解決農村面臨的產品行銷、技能培訓、物流管理等問題,還可以培養農民的‘互聯網+’意識。”馬瑞強說,在農業領域,一些城裡青年人返鄉創業,無奈鄉鎮、村子裡創業的氛圍很差,人員素質層次不齊,很影響他們發展。因此,急需建設一批新型農業創業園區,發揮園區聚攏資源、帶動氛圍、吸引資本等優勢。

作為一個“職業農民”,馬瑞強認為,農業規模化發展才能讓農村聚集更多的年輕人,才能吸引返鄉大學生真正紮根下來,“現在大學生不會再用傳統的方式種植農業,規模化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同時要有園區去集聚力量,要讓農民學會智慧手機的使用,學會利用互聯網進行產品行銷,學會用互聯網進行產品配送。”馬瑞強認為,農村扶貧,應該是產業扶貧,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政府和大企業的引領。

11. 關於農業文化遺產:應加強我國農業文化遺產的利用與保護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用與保護項目”是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02年正式啟動,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我國自2004年起開始參與該專案,並有10多個項目入選。言恭達認為:“在這以後,我國逐步加大力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農業文化遺產的利用與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許多問題。”

在他看來,最主要的問題有三:一是公眾對農業文化遺產認識不足;二是破壞現象依然存在;三是過度開發對遺產造成建設性破壞。

對此,他提出了相應的建議:1、建立多元參與保護機制,建立完善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機制;2、遵循動態保護原則,將發展文化旅遊、生態農業,建立生態博物館等形式與保護農業文化遺產結合進行,從而實現遺產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平衡發展;3、實施針對性保護策略,除了遵循統一的保護原則、加速符合條件的遺產專案積極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以外,還應根據各類遺產資源的自身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12. 關於農業普惠金融:再提農業普惠金融和兒童安全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將提交《關於建立新型農業普惠金融體系的提案》和《關於提升農村地區兒童安全教育工作的提案》兩個提案,這也是潘剛3年來再次提交關於這兩個議題的提案。問起如此“執著”和“較真”的原因,潘剛委員表示,“民生無小事,普惠金融和兒童安全都是系統工程,有很多落實細節,需要深入調研,持續推進和不懈推動,為國家謀發展,讓百姓得實惠。”

在本次提交的《關於建立新型農業普惠金融體系的提案》中,潘剛提出,農村普惠存在金融機構多、業務規模小、杠杆比例低、融資管道窄等問題,尤其是在當前“新常態”下,很多農戶、小微企業,往往因為授信額度不足、過分依賴抵押和擔保,難以擴大生產。為此,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需要聯合創新,協力打造出更具特色的農業普惠金融服務模式。

本次會議上,潘剛委員提交的另一個提案是《關於提升農村地區兒童安全教育工作的提案》。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進行進一步安排和部署,潘剛的提案針對《意見》的落實,結合農村實際情況,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潘剛委員在提案中提出,用法規明晰兒童安全工作的權責,推動農村地區學校敢於開展安全教育;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創新農村兒童安全教育並推廣;推進建設基層兒童保護網路,發揮村社在兒童安全治理中的作用;宣傳“以孩子為主”的兒童安全觀,用“尊重”的態度促進農村兒童安全教育開展。

13. 關於農產品價格:放開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民收入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在即將開幕的2016年全國兩會上提交關於支持“三農”政策的建議。他提出改“普惠制”的補貼方式為精准補貼,建議通過以工代賑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同時放開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民收入。

關於支持“三農”政策的建議:一是改“普惠制”的補貼方式為精准補貼;二是通過以工代賑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三是放開農產品價格提高農民收入。

14. 關於精准扶貧:產業扶貧是精准扶貧有效途徑

現階段的扶貧工作必須在總結過去扶貧模式與成效的基礎上,針對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尋找有效的產業扶貧路徑。“要從以往的“授人以魚”的扶貧方式轉變為“授人以漁”的扶貧方式。”耿福能說,精准扶貧,一定要改“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才能徹底實現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耿福能會把產業扶貧是精准扶貧的有效途徑作為一份建議正式提交。

15. 關於扶貧工作:扶貧工作急需立法保障

“目前我國在扶貧脫貧、消除貧困方面,還缺乏一套著眼長遠、涵蓋面廣、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2月25日,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李曉東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將就扶貧立法問題進行呼籲。

李曉東建議,儘快制定和頒佈以消除貧困為核心內容的系列法律法規,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農村和城市扶貧、濟貧和消除貧困的責任主體。同時以立法的形式規定各級政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合理安排扶貧資金來源及籌措方式,制定扶貧資金的使用和支出程式,將政府扶貧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使之成為政府的一項常態化工作。

16. 關於脫貧致富:實現民族地區真正脫貧致富

“要真正實現‘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小康。”全國政協委員祁德川2月28日在昆明集中報到時表示。

他認為,當前,少數民族幹部群眾最擔憂的問題是,如果把全國的GDP一平均,少數民族地區的一些貧困老百姓就有可能糊裡糊塗的“被小康”,這樣可能會出現部分地區達到小康,而少數民族地區仍然貧窮落後的現象。為此,祁德川準備在此次全國兩會上,提交《加快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的提案。

編輯:馬銀雪

精編:新農商學院

尋找新農創客:

您想創業少走彎路麼?想對接合適的投資人麼?想讓更多人知道您的專案麼?

轉載聲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