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初夏養生必吃這種食物錯過要再等一年

夏天吃什麼養生最好呢?不同的季節, 吃不同的食物達到的養生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眼下正是初夏時節, 我們該吃什麼來養生呢?

一、青梅:生津止渴 開胃解郁

中醫認為生食青梅能生津止渴、開胃解鬱, 鹽制的青梅能解熱祛風寒, 烏梅幹有治肺氣燥咳、傷寒、下痢、虛癆、酒毒及胃噎嗝等功效, 青梅汁可治腸炎和痢疾。 對於肺虛久咳、虛熱煩渴、久瀉、久瘧、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蟲腹痛等患者宜食青梅。

青梅果的功效與作用青梅果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脂肪油)、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無機鹽、有機酸。 青梅果實中有機酸含量一般在3.0%-6.5%, 遠遠高於一般水果。

青梅所含的有機酸主要是檸檬酸、蘋果酸、單寧酸、苦葉酸、琥珀酸、酒石酸等, 具有生津解渴、刺激食欲、消除疲勞等功效, 尤其是檸檬酸含量在各種水果中含量最多, 檸檬酸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酸類, 它能促進乳酸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恢復疲勞, 且有益於鈣的吸收。

青梅營養豐富, 低糖高酸, 其T值(糖酸比)僅為0.2, 是梨的1/70, 杏的1/8, 比檸檬的T值還低。 其次, 它具有合理的鈣磷比, 其Ca/P≈1:1, 是開發兒童和老年保健食品的最佳食物。

青梅酒的做法:

配方:尚未熟透的青梅若干, 白酒適量(38度左右為宜), 冰糖適量(酒:青梅:冰糖約為1:1:0.7)。

製作方法:將青梅洗淨, 放置大口瓶中, 倒入50度好白酒, 以浸沒青梅, 約高出3~5釐米為度, 加蓋密封, 浸泡1個月後, 即可食用。

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暑, 生津和胃, 止痢止瀉, 止痛止嘔。 用於夏季痧氣, 腹痛吐瀉(包括夏季腸炎、食物中毒性胃腸病等)

服法:飲服適量青梅酒, 或吃酒浸的青梅1~2個。

說明:此酒以越陳越好。 可以代替十滴水, 也可以外用。

二、豌豆糕:補益中氣 護膚防疰夏

對於豌豆糕, 專門記載清末至民國初年南京歲時節令民風民俗的書——《金陵歲時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立夏叫小兒騎坐門檻,

食豌豆糕, 謂不疰夏。 ”意思是, 讓小孩吃豌豆糕可望於整個夏季不厭食。

中醫認為豌豆味甘、性平。 具有補益中氣、止瀉止痢、調和營衛、通利小便、消癰散腫之功效。 主治腳氣、癰腫、乳汁不通、脾胃不適、呃逆嘔吐、心腹脹痛、口渴泄痢等症。

豌豆糕的做法:

1、將豌豆磨細, 溫火熬成糊狀, 加糖精、食色, 攪勻。

2、另取柿餅, 去蓋切成薄片, 擺入容器內, 撒一層青紅絲, 一層豌豆糊。

3、依次撒若干層後, 晾冷。 凝結即成, 食時切塊盛盤, 滴雪花白糖及香精水少許。 大涼下火, 清口利嗓, 筋利綿甜。

小編總結:夏天到了, 這兩樣養生的食物一定要記得吃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