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紅塵戒若破,經書亦斷腸

我是個和尚, 從小住在京城旁邊的靈隱寺, 自幼受師父教導要六根清淨, 不理俗事。

前者我從胎裡出來就做到了, 因為我的耳朵聽聲音不大俐落, 這一根清淨了, 其他的想不清淨也不行。

至於不理俗事, 我想我可能破戒了——我喜歡了一個姑娘。

我破戒這事, 整個靈隱寺只有師父不知道, 師兄們都不約而同守口如瓶, 幫我破戒。

那姑娘半個月來上香一次, 求姻緣求平安求財富什麼都求, 我覺得她可能什麼都沒有, 不禁覺得這姑娘真可憐。

每次一見她跪在團墊上虔誠的磕頭, 師兄們就會把我從後院兒拽出來, 導致她不管是初一來還是十五來, 為她解簽的總是一個不聽她說完話的怪和尚。

可能因為這樣, 她漸漸不來了, 我破戒的次數也就少了, 又過幾個月我就徹底不破戒了——她再也不來了。

師兄們害怕我傷心, 成天好粥好菜的喂我, 我卻覺得沒什麼,

她不來我仍是每日禮佛抄經為她祈福, 日子如常。

我平靜的求佛生涯結束在昨天。

昨天師父圓寂了, 因為年紀實在太大, 同時圓寂的還有紫禁城的皇帝, 因為有人下毒, 師兄們管這叫駕崩。

皇帝駕崩後有我們有好些禮要遵守, 最大是不能吃葷和不能穿紅, 大師兄囑咐的義正言辭千萬不該, 就好像我們平日大魚大肉紅紅綠綠似的。

這些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我現在坐在紫禁城中, 對面坐著令我破戒的那位姑娘。

我念了阿彌陀佛, 拿出一些新住持的幽深來, 問她:“施主召喚貧僧前來, 有何貴幹?”

她在守喪, 但穿得仍異常華麗, 她說:“你該為皇上超度, 這幾日就住在宮裡吧。 ”

這是靈隱寺的職責所在, 我如今是住持, 是該超度皇帝亡靈, 於是便在皇宮住下了。

師父說我耳不能聽人便可聽佛, 留了封信讓我做住持, 我深感師父所托責任之重, 實在不敢再破戒。

於是超度結束我便提出要回靈隱寺修行, 可她說明日有場宴會, 是為我送行, 務必參加, 那便再留一日。

皇宮氣勢恢宏, 宴會自不同尋常。

白毯鋪開綿延千里如雪, 蔓延上階梯隱沒在大殿, 百官已在兩側就坐。

我一身經白佛袍銀織袈裟, 徐徐踏上白毯, 手持念珠步履安穩, 大有隱世游龍之姿容。 身旁走過之處, 大臣們皆向我彎身問安, 我不知如何回禮, 便微微低了頭斂了眼眉一直走下去, 平添尊貴高深。

宴會沒有歌舞, 因為我在, 也沒有酒肉, 臣子們都看我的多吃飯的少。

結束的時候, 有五個孩子被帶到我面前, 她上前來問我:“您看哪個更好?”

好有很多概念啊, 她這個問題問得我不知如何回答, 故而沉默半晌, 見我沉默她便皺了眉, 底下大臣們也密切關注著我的答案。

我又破戒了, 她不開心有違我平日的祈禱, 於是選了和她眉眼最近的孩子, 想來說她的兒子好一定能讓她開心。

她沒什麼表情, 但是我看見了她眼底是欣喜的, 於是也放心了。

我此言一出, 底下立刻有位大臣氣衝衝來問:“大師為何選擇他?”

然而我只聽見了:“大師……”就沒了。

被叫大師我很開心, 於是彎了唇角喜不自勝。 恰逢日光傾灑入眸, 在我潔白袈裟閃出神聖佛光, 一切都是這般祥和安寧, 我一揮袖袍四指合攏到唇邊, 念了句:“天地有時, 不可辜負。 ”

表達完對好天氣的讚美, 我便轉身消失在了高階之上。

三個月後, 新皇帝登基了, 據說他是天定的真命天子, 我問師兄是據誰說?師兄看了看我道:“據你說啊。 ”

我這才知道好天氣可以造就一個真命天子。

可是傳言他的日子並不好過, 他自幼體弱。 身體不好再加上他太小, 這個國家的大事小事便都要他母親處理。

一直到他三十歲,每年的壽宴我都會去,為他祈福加壽,可他卻一年比一年虛弱了下去,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的破戒導致祈福不靈了,深深自責了許久。

她很少出面,偶爾匆匆一面會對我笑笑,我會回之一禮,清風徐來在兩廂淡淡徐拂,我自覺那便是最美好的時光。

我周轉於皇宮和靈隱寺,時光又推進十年,還在世的師兄們都說我越長越像當年住持的模樣。

我聽了只是笑,沒說話。

我與她再見面的時候,是又一次滿宮縞素,不讓食肉不許穿紅,她似乎沒怎麼老,還是那樣淺笑沖我頷首。

我為她的兒子超度,她一直陪在靈堂,我知道她定傷心難過。

第二日仍有宴會,這次我不曉得能不能找出她中意的孩子,便在一早問她:“你想選誰?”

她看了我,眼中似有痛楚溢出,終是說了:“第二個。”

我撚了佛珠目送她回宮,那背影馱著一整個江山,變得有些彎曲,原來她也是老了。

第二天,我沒有選第二個孩子,我選了一位元不在佇列中的王爺,那也是她的孩子。

她看向我的眼神即吃驚又了悟。

我只是撚了佛珠,今日天色不佳,我便沒說什麼,笑笑便罷。

一個月後我回到靈隱寺時,只見山階上遍是血跡,屍體橫陳,我踏過他們回到禪房像往日一般禮佛。

不遠的紫禁城正是兵戈相向,新帝不似他胞弟體弱,他手段殺伐果決,這些造反之人沒有得逞,他坐穩了紫禁城,端了靈隱寺。

我在周身點了九九八十一根白燭,為亡魂超度,向佛祖贖罪,整整十一天我待在禪房,蠟燭早滅,我想我也該去見住持和師兄們了。

這時門開了,沒有陽光照進來,因為是深夜。

有人在我身後雙膝跪地,靜靜的陪我。

我面對佛像背對著她,腦中是佛經心裡是她。

別哭,縱然你知道我是住持的私生子才來靠近,你也不用愧疚,我知道紫禁城不好活,你一定是身不由己。

我不知道佛是什麼,但是若那些大臣願意信,我也願意幫你說點好話,畢竟這比祈福來得更直接有效。

“對不起,此生累你不能成佛。”身後人叩首在地上。

我在心中笑了,別這樣客氣,我是沒什麼遺憾的。

前二十年我將一腳踏入佛門,便不是俗世中人,不料另一隻腳卻被你拖入了紅塵,無奈我是被供奉的佛面,卻有了私心。

我知道我的魂魄已經猙獰破舊,披上袈裟是佛,內裡卻已成魔。

你兒子屠了這山,是怕我私心再起與他不利,人皆有私心,這樣也對。

身後的門吱呀一聲關上了,門外的人下了山去,如今的皇帝仍是她兒子,她可以一直平安下去了。

山下有人一聲令下,火苗從草叢逆風躥起,瘋狂的包裹了整個山頭,那座寺廟在火光中漸漸模糊。

我是個和尚,從小住在京城旁邊的靈隱寺。

六根清淨的喜歡了一個人,不理俗事的偏幫了她一生安穩。

這個國家的大事小事便都要他母親處理。

一直到他三十歲,每年的壽宴我都會去,為他祈福加壽,可他卻一年比一年虛弱了下去,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的破戒導致祈福不靈了,深深自責了許久。

她很少出面,偶爾匆匆一面會對我笑笑,我會回之一禮,清風徐來在兩廂淡淡徐拂,我自覺那便是最美好的時光。

我周轉於皇宮和靈隱寺,時光又推進十年,還在世的師兄們都說我越長越像當年住持的模樣。

我聽了只是笑,沒說話。

我與她再見面的時候,是又一次滿宮縞素,不讓食肉不許穿紅,她似乎沒怎麼老,還是那樣淺笑沖我頷首。

我為她的兒子超度,她一直陪在靈堂,我知道她定傷心難過。

第二日仍有宴會,這次我不曉得能不能找出她中意的孩子,便在一早問她:“你想選誰?”

她看了我,眼中似有痛楚溢出,終是說了:“第二個。”

我撚了佛珠目送她回宮,那背影馱著一整個江山,變得有些彎曲,原來她也是老了。

第二天,我沒有選第二個孩子,我選了一位元不在佇列中的王爺,那也是她的孩子。

她看向我的眼神即吃驚又了悟。

我只是撚了佛珠,今日天色不佳,我便沒說什麼,笑笑便罷。

一個月後我回到靈隱寺時,只見山階上遍是血跡,屍體橫陳,我踏過他們回到禪房像往日一般禮佛。

不遠的紫禁城正是兵戈相向,新帝不似他胞弟體弱,他手段殺伐果決,這些造反之人沒有得逞,他坐穩了紫禁城,端了靈隱寺。

我在周身點了九九八十一根白燭,為亡魂超度,向佛祖贖罪,整整十一天我待在禪房,蠟燭早滅,我想我也該去見住持和師兄們了。

這時門開了,沒有陽光照進來,因為是深夜。

有人在我身後雙膝跪地,靜靜的陪我。

我面對佛像背對著她,腦中是佛經心裡是她。

別哭,縱然你知道我是住持的私生子才來靠近,你也不用愧疚,我知道紫禁城不好活,你一定是身不由己。

我不知道佛是什麼,但是若那些大臣願意信,我也願意幫你說點好話,畢竟這比祈福來得更直接有效。

“對不起,此生累你不能成佛。”身後人叩首在地上。

我在心中笑了,別這樣客氣,我是沒什麼遺憾的。

前二十年我將一腳踏入佛門,便不是俗世中人,不料另一隻腳卻被你拖入了紅塵,無奈我是被供奉的佛面,卻有了私心。

我知道我的魂魄已經猙獰破舊,披上袈裟是佛,內裡卻已成魔。

你兒子屠了這山,是怕我私心再起與他不利,人皆有私心,這樣也對。

身後的門吱呀一聲關上了,門外的人下了山去,如今的皇帝仍是她兒子,她可以一直平安下去了。

山下有人一聲令下,火苗從草叢逆風躥起,瘋狂的包裹了整個山頭,那座寺廟在火光中漸漸模糊。

我是個和尚,從小住在京城旁邊的靈隱寺。

六根清淨的喜歡了一個人,不理俗事的偏幫了她一生安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