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螢火蟲文化節”被叫停的意味

黃額熠螢, 分佈于海南省昌江霸王嶺森林公園。 。

海口網5月11日消息

與此同時, 本報2013年8月刊發的《尋找海南螢火蟲》整版報導一度被大量轉發,

報導專家反對打著主題公園旗號引進螢火蟲, 宣導發展鄉村生態賞螢, 保護海南螢火蟲生存環境等觀點, 受到網友點贊。

5月10日, 海口市旅遊委、海口市林業局等相關部門趕赴現場, 瞭解到該活動無相關審批手續、從外地引進的大量活體螢火蟲對本地生態環境影響需要評估等情況, 叫停此次活動。

未知的突尾熠螢, 分佈于海南省瓊中百花嶺等地。

A 以“文化節”為名的商業活動

記者發現, 早在5月5日, 入駐國內某知名網站公眾平臺的一篇《80後重溫童年回憶, 海口這個地方螢火蟲漫天飛舞, 美到窒息》稱, “如今長大了, 在城市生活, 看著夏夜裡規律閃動的霓虹燈, 我們有多長時間沒有見到過螢火蟲。 你曾經追逐螢火蟲記憶還在嗎?”

文章稱, 2017“海口首屆螢火蟲文化節”將於5月12-14日在海口美視五月花高爾夫度假酒店舉行, “螢火蟲主題園”將夢幻開園, “萬隻螢火蟲與你零距離接觸, 共度最浪漫時刻”。 截至5月11日晚上8時, 文章留言區點贊超過38個的“女童鞋”, 均可獲得螢火蟲文化節門票1張。

而領不到免費票的市民, 購票時出示此朋友圈頁面, 即可享受現場門票優惠價:成人50元、學生40元。 文章還稱:無需電力, 也可發光的神奇生物, 一如伸手就可觸摸到。 提醒大家帶上相機, 但禁止開閃光燈拍照。 “在美視高爾夫酒店泳池旁還可以享受美味燒烤, 美景與美食一個都不會錯過。 ”

對於活動的舉行效果, 舉辦單位預計將有很多市民參加。 提示市民提前安排時間, 預計現場參觀人員很多, 高峰時可能需要等待。

擬紋螢, 分佈于海南省樂東尖峰嶺等地。

活動地點在海口美視五月花高爾夫度假酒店, 且可以在泳池旁享受美味燒烤, 給人有活動是酒店方舉辦的猜想。 但記者從海口美視五月花高爾夫度假酒店瞭解到, 酒店與活動沒有關係, 舉辦單位只是用其場地而已。

記者隨後根據該廣告提供的電話, 與舉辦方一位負責人取得聯繫。 該負責人一開始稱, 活動引進的是外地人工繁殖螢火蟲, 並且只在一個棚子裡供大家觀賞。 沒有從本地野外捕捉, 舉辦該活動也只是以浪漫體驗和科普為主,

希望通過活動舉辦提高大家的生態環保意識。

然而, 對於這一說法, 中國第一個螢火蟲博士、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螢火蟲自然保護研究中心負責人付新華認為, 純粹商業性的螢火蟲展對於提高人們環境保護意識、呼籲生態保護沒有任何正面意義。 因為活動本身, 就是在破壞生態環境。

大端黑螢,分佈于海南省五指山水滿鄉等地。

B 多位元市民和環保組織發起抵制行動

文章引述了大量專家說法,稱只要稍加搜索就不難發現,近年來各地常有“螢火蟲節”一類的活動,科學家、環保機構、政府職能部門以及媒體反復宣傳抵制。沒有想到,這樣的活動也會發生在海口。

文章分析稱,螢火蟲目前沒有實現大量養殖,市面上的螢火蟲全部來自野外捕捉。很多時候,螢火蟲供應商常對外介紹自己是人工養殖的,那僅僅只是一個謊言。人工養殖螢火蟲對環境要求高,成本高,存活率低,無法大量繁殖出售。

螢火蟲的繁育和濕地息息相關。海南熱帶農業科學院的昆蟲專家閻偉博士說:“海南是很適合螢火蟲生活的。海口周邊的濕地就是螢火蟲喜歡的生活環境,只要願意到野外去觀察,就能見到螢火蟲。”海口目前正在大力開展濕地生態複育的工作,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孩子就可以在海口周邊的濕地曠野裡與更多的自然螢火蟲共舞了。

他們呼籲廣大市民:抵制螢火蟲活動,拒絕觀賞任何非自然狀態下的螢火蟲。敦請活動主辦方停辦此次活動,並將所有螢火蟲歸還原產地。

公開信在朋友圈轉發後至10日下午5時閱讀量已約13000人次,點贊約200人,並有多條留言。網友“米米”深情寫道:如果你是一個想讓從沒看過螢火蟲的孩子去感受螢火蟲的母親,請帶他去大自然,告訴他,螢火蟲是在這樣清淨的環境中才能生存的。要多擁抱自然,多愛護自然;如果你是一個懷念童年螢火蟲,溫暖的青年,請回到有童年印記的地方。

網友“小霞”也說,金牛嶺公園就有挺多螢火蟲的,晚上散步特意帶小朋友去認識螢火蟲。上周回鄉下,老屋前有好多螢火蟲,看著一閃一閃的,好美。孩子想捉來玩,她都會提醒,螢火蟲是有生命的,它的家在這裡,別帶走它。

未知的突尾熠螢,分佈于海南省定安龍州村等地。

C 無手續隱患大相關部門出手叫停

記者瞭解到,此前舉辦的各類螢火蟲主題活動,類似活動早就在杭州、武漢、長沙、青島、南昌等地上演過,但結果多數並不如人意。

2013年青島中山公園為了讓人們也能在城市裡看到螢火蟲飛舞的情景,從廣西引進了一萬隻螢火蟲,然而這些小蟲在青島僅待了3天就死去了一半。

2014年4月30日晚杭州蕭山湘湖一場以放飛螢火蟲為主題的活動現場,遊客與主辦方發生衝突,導致活動現場部分設施被砸,上演了萬人起喊退票的場景。

2015年5月30日,“武漢螢火蟲主題公園”在武漢東湖牡丹園首次開放,不久後即閉園。

類似的活動儘管都打著“主題公園”的旗號,但實際用地卻都是公園、商場租用場地,搭建臨時棚而成。

本報記者2013年8月曾刊發的《尋找海南螢火蟲》報導,報導了付新華及其團隊對海南螢火蟲種群的調查,也因此與其相識。對於現在國內火熱的螢火蟲主題公園,付新華已經見怪不怪。他介紹說,螢火蟲的幼蟲也會發光,主要目的是起到警戒天敵的作用。但成年之後,螢火蟲的螢光閃爍還在求偶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螢火蟲本身是一種對於環境十分敏感的昆蟲,在展覽這種不自然的人工環境中,螢火蟲基本不會交配繁衍。因此大多數參展螢火蟲在7-10天的壽命期後,就直接面臨了死亡,無法繁育下一代。”付新華坦言:“簡單來說,就是這些螢火蟲會死在展覽中。”

說起螢火蟲時,付新華感性的語言中,透露著專業的理性,“螢火蟲幼蟲是那麼的醜陋,乍一看還會嚇一大跳。但這小傢伙卻是依靠這光進行生存的,黑夜中的捕食者見到這光,聯想以前誤食後的難吃和嘔吐,紛紛避之。但這神秘的光深深吸引著我,尋螢的路途中,發現各地的螢火蟲越來越少,就像我的孩子一個個地走失一樣,我的內心像刀割般痛楚。”

5月10日下午,記者再次致電舉辦方相關負責人時,該負責人已明顯改變了語氣。他說,考慮到爭議過大,他們已決定不再引進活體的螢火蟲,也不再辦商業活動。改為舉辦螢火蟲科普活動,或放螢火蟲主題電影,並且是免費公益活動。

記者瞭解到,商家態度急轉,應該與海口市政府相關部門主動作為、現場調查,果斷叫停有關。

海口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螢火蟲的人工繁殖並不容易,如果從野外捕捉,首先可能影響到採集地生態系統平衡。而放飛地如果沒有該品種的螢火蟲,也可能造成生物入侵隱患。林業、旅遊等部門在調查中還發現,舉辦方沒有履行相關審批手續,因此果斷叫停該活動。

黃寬緣螢,分佈于海南省海口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等地。

D 海南可發展生態賞螢鄉村遊

曾幾何時,螢火蟲是詩詞歌賦中最常見的“意象”。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朝詩人杜牧《秋夕》。

“燃燒小小的身影在夜晚,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短暫的生命,努力地發光,讓黑暗的世界充滿希望。”———伊能靜《螢火蟲》。

付新華帶領他的團隊,分別於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在海南進行了多次調查,對海南的螢火蟲多樣性進行了研究。在海南,他們發現了15種螢火蟲,其中9種是未知品種。在所發現的種類當中,6種為珍稀的螢火蟲,2種為瀕危種類。

說起海南那些美妙的小精靈,付新華如數家珍。他說,黃寬緣螢是陸生螢火蟲,調查中發現在海南分佈較廣,雨林、山谷、稻田及村莊附近的池塘都有分佈。它們發出固定頻率的閃光,閃光為黃色;端黑螢也是陸生螢火蟲,成蟲飛行高度為3米-5米,發出黃色的單脈衝的閃光……米鋪螢只生存于紅樹林中,目前數量大幅減少,珍稀,瀕危。他在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文昌市八門灣紅樹林等都發現有分佈。

付新華說,螢火蟲的幼蟲以捕食蝸牛、螺類等動物為生,是這些農作物害蟲的主要天敵。在他看來,螢火蟲的存在,還表示了一方水土的良好生態面貌。海南生態環境全國一流,這樣的環境適宜螢火蟲生存。

“對於螢火蟲來說,無論是異地放飛還是捕捉出售,所帶來的都是滅頂之災。”付新華呼籲要拒絕這種殘忍的“浪漫”。2014年起,他還組織媒體記者及志願者,開啟首次生態賞螢之旅,到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的螢火蟲棲息地觀賞最原生態的螢火蟲。

在2013年的採訪中,本報記者採訪他時,他建議海南保護生態,可以宣導生態賞螢,發展美麗鄉村的旅遊產業。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對付新華提出的生態賞螢給予肯定,認為這是保護海南生態環境的一個新舉措,而且對保護海南生物多樣性十分有意義。

記者瞭解到,目前在臺灣地區,生態賞螢已成為一張鄉村旅遊名片,很多臺灣的小山村都會把螢火蟲作為一種生態指標。內地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生態賞螢的效果都很好。

“螢火蟲就像愛情,不要在失去之後才去珍惜。”付新華說,他要在中國培育出幾個螢火蟲的美麗鄉村模式。海南正是他和他的團隊,特別喜歡的地方。

大端黑螢,分佈于海南省五指山水滿鄉等地。

B 多位元市民和環保組織發起抵制行動

文章引述了大量專家說法,稱只要稍加搜索就不難發現,近年來各地常有“螢火蟲節”一類的活動,科學家、環保機構、政府職能部門以及媒體反復宣傳抵制。沒有想到,這樣的活動也會發生在海口。

文章分析稱,螢火蟲目前沒有實現大量養殖,市面上的螢火蟲全部來自野外捕捉。很多時候,螢火蟲供應商常對外介紹自己是人工養殖的,那僅僅只是一個謊言。人工養殖螢火蟲對環境要求高,成本高,存活率低,無法大量繁殖出售。

螢火蟲的繁育和濕地息息相關。海南熱帶農業科學院的昆蟲專家閻偉博士說:“海南是很適合螢火蟲生活的。海口周邊的濕地就是螢火蟲喜歡的生活環境,只要願意到野外去觀察,就能見到螢火蟲。”海口目前正在大力開展濕地生態複育的工作,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孩子就可以在海口周邊的濕地曠野裡與更多的自然螢火蟲共舞了。

他們呼籲廣大市民:抵制螢火蟲活動,拒絕觀賞任何非自然狀態下的螢火蟲。敦請活動主辦方停辦此次活動,並將所有螢火蟲歸還原產地。

公開信在朋友圈轉發後至10日下午5時閱讀量已約13000人次,點贊約200人,並有多條留言。網友“米米”深情寫道:如果你是一個想讓從沒看過螢火蟲的孩子去感受螢火蟲的母親,請帶他去大自然,告訴他,螢火蟲是在這樣清淨的環境中才能生存的。要多擁抱自然,多愛護自然;如果你是一個懷念童年螢火蟲,溫暖的青年,請回到有童年印記的地方。

網友“小霞”也說,金牛嶺公園就有挺多螢火蟲的,晚上散步特意帶小朋友去認識螢火蟲。上周回鄉下,老屋前有好多螢火蟲,看著一閃一閃的,好美。孩子想捉來玩,她都會提醒,螢火蟲是有生命的,它的家在這裡,別帶走它。

未知的突尾熠螢,分佈于海南省定安龍州村等地。

C 無手續隱患大相關部門出手叫停

記者瞭解到,此前舉辦的各類螢火蟲主題活動,類似活動早就在杭州、武漢、長沙、青島、南昌等地上演過,但結果多數並不如人意。

2013年青島中山公園為了讓人們也能在城市裡看到螢火蟲飛舞的情景,從廣西引進了一萬隻螢火蟲,然而這些小蟲在青島僅待了3天就死去了一半。

2014年4月30日晚杭州蕭山湘湖一場以放飛螢火蟲為主題的活動現場,遊客與主辦方發生衝突,導致活動現場部分設施被砸,上演了萬人起喊退票的場景。

2015年5月30日,“武漢螢火蟲主題公園”在武漢東湖牡丹園首次開放,不久後即閉園。

類似的活動儘管都打著“主題公園”的旗號,但實際用地卻都是公園、商場租用場地,搭建臨時棚而成。

本報記者2013年8月曾刊發的《尋找海南螢火蟲》報導,報導了付新華及其團隊對海南螢火蟲種群的調查,也因此與其相識。對於現在國內火熱的螢火蟲主題公園,付新華已經見怪不怪。他介紹說,螢火蟲的幼蟲也會發光,主要目的是起到警戒天敵的作用。但成年之後,螢火蟲的螢光閃爍還在求偶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螢火蟲本身是一種對於環境十分敏感的昆蟲,在展覽這種不自然的人工環境中,螢火蟲基本不會交配繁衍。因此大多數參展螢火蟲在7-10天的壽命期後,就直接面臨了死亡,無法繁育下一代。”付新華坦言:“簡單來說,就是這些螢火蟲會死在展覽中。”

說起螢火蟲時,付新華感性的語言中,透露著專業的理性,“螢火蟲幼蟲是那麼的醜陋,乍一看還會嚇一大跳。但這小傢伙卻是依靠這光進行生存的,黑夜中的捕食者見到這光,聯想以前誤食後的難吃和嘔吐,紛紛避之。但這神秘的光深深吸引著我,尋螢的路途中,發現各地的螢火蟲越來越少,就像我的孩子一個個地走失一樣,我的內心像刀割般痛楚。”

5月10日下午,記者再次致電舉辦方相關負責人時,該負責人已明顯改變了語氣。他說,考慮到爭議過大,他們已決定不再引進活體的螢火蟲,也不再辦商業活動。改為舉辦螢火蟲科普活動,或放螢火蟲主題電影,並且是免費公益活動。

記者瞭解到,商家態度急轉,應該與海口市政府相關部門主動作為、現場調查,果斷叫停有關。

海口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螢火蟲的人工繁殖並不容易,如果從野外捕捉,首先可能影響到採集地生態系統平衡。而放飛地如果沒有該品種的螢火蟲,也可能造成生物入侵隱患。林業、旅遊等部門在調查中還發現,舉辦方沒有履行相關審批手續,因此果斷叫停該活動。

黃寬緣螢,分佈于海南省海口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等地。

D 海南可發展生態賞螢鄉村遊

曾幾何時,螢火蟲是詩詞歌賦中最常見的“意象”。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朝詩人杜牧《秋夕》。

“燃燒小小的身影在夜晚,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短暫的生命,努力地發光,讓黑暗的世界充滿希望。”———伊能靜《螢火蟲》。

付新華帶領他的團隊,分別於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在海南進行了多次調查,對海南的螢火蟲多樣性進行了研究。在海南,他們發現了15種螢火蟲,其中9種是未知品種。在所發現的種類當中,6種為珍稀的螢火蟲,2種為瀕危種類。

說起海南那些美妙的小精靈,付新華如數家珍。他說,黃寬緣螢是陸生螢火蟲,調查中發現在海南分佈較廣,雨林、山谷、稻田及村莊附近的池塘都有分佈。它們發出固定頻率的閃光,閃光為黃色;端黑螢也是陸生螢火蟲,成蟲飛行高度為3米-5米,發出黃色的單脈衝的閃光……米鋪螢只生存于紅樹林中,目前數量大幅減少,珍稀,瀕危。他在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文昌市八門灣紅樹林等都發現有分佈。

付新華說,螢火蟲的幼蟲以捕食蝸牛、螺類等動物為生,是這些農作物害蟲的主要天敵。在他看來,螢火蟲的存在,還表示了一方水土的良好生態面貌。海南生態環境全國一流,這樣的環境適宜螢火蟲生存。

“對於螢火蟲來說,無論是異地放飛還是捕捉出售,所帶來的都是滅頂之災。”付新華呼籲要拒絕這種殘忍的“浪漫”。2014年起,他還組織媒體記者及志願者,開啟首次生態賞螢之旅,到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的螢火蟲棲息地觀賞最原生態的螢火蟲。

在2013年的採訪中,本報記者採訪他時,他建議海南保護生態,可以宣導生態賞螢,發展美麗鄉村的旅遊產業。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對付新華提出的生態賞螢給予肯定,認為這是保護海南生態環境的一個新舉措,而且對保護海南生物多樣性十分有意義。

記者瞭解到,目前在臺灣地區,生態賞螢已成為一張鄉村旅遊名片,很多臺灣的小山村都會把螢火蟲作為一種生態指標。內地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生態賞螢的效果都很好。

“螢火蟲就像愛情,不要在失去之後才去珍惜。”付新華說,他要在中國培育出幾個螢火蟲的美麗鄉村模式。海南正是他和他的團隊,特別喜歡的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