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明遠:我做產品遇到最大的坑是什麼?

“混沌研習社”(ID:dfscx2014), 根據李明遠老師在混沌研習社課程內容整理而成;36氪經授權發佈。

被問及, 做產品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坑是什麼的時候, 互聯網資深產品經理李明遠老師笑著說, 其實每一天都是補坑的苦逼生活。

“最大的一個坑是什麼呢?”

明遠老師說, “2007年的時候, 我受命組建百度電子商務部, 負責旗下百度有啊和百付寶業務, 對標淘寶和支付寶。

最後會發現, 在前臺做再多的體驗改進也沒用, 因為淘寶的核心能力在後臺。 而我們對分銷和供應商完全不懂。

這個行業所需要的能力, 和我們所具備的能力差太多。

所以用力的方向特別重要, 任何一個產品經理開始之前, 都一定要想清楚這件事。 ”

對於一個產品經理來說, 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不是任務分解力, 不是資料分析能力, 甚至不是管理能力, 而是判斷力。

為什麼這麼說?我想用一個親身經歷的案例來說明。

2007年的時候, 我受命組建百度電子商務部, 負責旗下百度有啊和百付寶業務, 對標淘寶和支付寶。

那個時候我是淘寶的忠實用戶, 在淘寶買東西要一個一個確認, 我覺得這個交互體驗這麼差, 我為什麼不能做個更好的產品出來呢?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搭團隊, 用了非常優秀的技術, 用非常快的速度完成了這個產品。

但是最後你會發現, 你在前臺做再多的體驗改進也沒用,

因為淘寶的核心能力在後臺。 而我們對分銷和供應商完全不懂。

這個行業所需要的能力, 和我們所具備的能力差太多。 所以用力的方向特別重要, 任何一個產品經理在開始之前, 都一定要想清楚這件事。

那麼我們如何來判斷是前臺重要還是後臺重要呢?

在2005年以前, 無論公司大小, 基本上產品研發都比較簡單, 就是研發和測試(後臺)。 近年來, 很多公司開始關心自己的介面是否美觀友好:UI/UE/交互這些前臺崗位開始迅速崛起, 前臺在產品設計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重前臺和重後臺, 這兩種不同的產品方向如何選擇?其實, 它和你所處的環境時機有關係, 和這個時間段上, 用戶的核心訴求有關係(價格敏感還是時間敏感),

和使用者使用頻率有關係, 和你的SKU規模也有關係。

1、用戶的核心訴求:“去哪兒”介面難用, 為什麼使用者不離不棄?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我們回想一下, 2008年的時候出境遊市場是一個什麼樣情況?那個時候出境遊市場才剛剛開始。

我們記不記得“去哪兒”剛剛出來的時候, 介面非常醜, 但是對於“去哪兒”的用戶來說, 為什麼還要用呢? 

因為在這裡能買到便宜的機票啊。

“去哪兒”非常瞭解自己面對的用戶是誰。 是那些由於價格原因, 不想線上下旅行社消費的用戶。  

對於這些人來說, 介面難用一點沒有關係, 因為我一年可能就用1-2次, 不好用我可以忍。 但是如果在你這兒搜不到東西, 價格不是最低的, 我就會立刻放棄你。  

所以在2008年那個市場條件下,

你所面臨的這部分特殊早期使用者, 他的需求非常明確, 就是便宜。 他們年輕, 有很強的搜索和學習能力。  

所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階段, 我認為是後臺, 包括供應商資源、檢索、索引、排序等等機制, 要比前臺更重要。  

那麼回頭看到今天呢, 出境遊市場出現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供應商資源越來越浮出水面, 後臺大家都做得差不多。

今天出境遊產品的競爭, 變成了降低獲客成本的競爭。 如果讓用戶短時間內做出購買決策, 儘快提高轉化率, 所以前臺的競爭就變得非常重要。

今天雖然有很多公司非常重視前臺, 但並沒有分析前臺真正的意義在哪裡?用戶留存比用戶獲取更重要。

很多公司今天雖然很重視前臺,

只是把交互各方面做的很漂亮, 但是他沒有分析前臺產品真正意味著什麼。

我看到很多公司, 買了很多使用者, 很重視使用者規模, 但是特別不重視效率, 就是對用戶的留存。

你要理解, 前臺的意義, 不僅僅是獲得用戶到你的網站上, 它還包括用戶停留的時長, 有沒有走到最後一步, 完成購買。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 三四年前的時候, 一個移動APP, 即使是用戶註冊, 也要填寫兩頁的材料才能完成, 第一頁要求你設置用戶名和密碼, 看有沒有重名, 第二步, 讓你填一堆具體的使用者資訊。  

當我們再去看使用者資料的時候, 就會發現, 每多一次頁面跳轉, 使用者就會流失兩到三成, 再加上服務不穩定造成的丟包, 原本花錢買來的大批用戶, 最後只剩下原來的一小部分,損失非常大。

2.SKU規模帶來的產品變化:雅虎為什麼會被顛覆?SKU越多,後臺越重要

我們知道雅虎早期在美國做的非常好。做雅虎的這群人,背景並不比穀歌差。它為什麼會被顛覆?

原因就在於,雅虎沒有意識到規模對產品帶來的變化。

早期互聯網上的內容非常有限。2003、04年的時候,整個中文網站大約只有200萬個,非常小的一個數字。

那個時候上網的人群比較年輕,需求相對集中,也好把握。所以我們通過前臺的構建,人工化的排序,就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感受,因為在200萬個網站裡面,其實好的網站非常少,你做一年,差不多就能把這些網站挑選出來。

但是到了後期,大家可以看到,網站數量大爆發以後,我們就很難用人工的方式再去做推薦和排序了。 

當你的SKU非常少的時候,你後端的供應體系其實還非常的單薄,短時間內,還不需要那麼強的後端供應,使用者來了以後有內容可以看就可以。這個時候機器的效率不如人的效率。

但是經過後期的不斷積累之後,產品中的內容越來越多。

對於用戶來說,怎麼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時候,個性化的推薦和檢索,也就是後臺的搭建,就變得非常重要。

對於低SKU的行業,前臺始終比後臺更重要,前臺的重要作用是讓用戶形成感知。

那麼有沒有一些前臺始終比後臺重要的行業呢?比如汽車,始終還是前臺比後臺要更重要。

汽車是個非常典型的低SKU行業,在售的車型非常有限。你的後端供應體系並不複雜,但是你前臺的獲客非常重要。

前臺獲客靠什麼?用戶希望我獲得的諮詢要客觀要真實。我認為,“汽車之家”的創始人李想,在前臺獲客這塊的設計能力,在全國的產品經理中可以排到前五。

李想說,國外買汽車,重視的是性能。中國人呢,重視的是空間。國人買車,一定要大要寬敞。

所以“汽車之家”首創了一個概念叫做“幾拳”。

什麼叫“幾拳”?就是你坐在那裡,頭頂離車頂有幾拳的距離,後排座椅裡前排司機靠背有幾拳的距離。

在此之前的汽車網站是怎麼做的?距離15公分,軸距是2802。沒人懂到底是多大,這些單詞對用戶無法形成感知。

所以李想就找一個活人坐在這裡,拿拳頭一比,空間有多大。這個東西對於前臺用戶形成認知,非常重要。

所以,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我們可能必須要學會去判斷,如何從用戶核心訴求、商業時機、使用者使用頻率、SKU規模等等不同角度分析,自己在不同產品的不同階段,應該夯實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最後只剩下原來的一小部分,損失非常大。

2.SKU規模帶來的產品變化:雅虎為什麼會被顛覆?SKU越多,後臺越重要

我們知道雅虎早期在美國做的非常好。做雅虎的這群人,背景並不比穀歌差。它為什麼會被顛覆?

原因就在於,雅虎沒有意識到規模對產品帶來的變化。

早期互聯網上的內容非常有限。2003、04年的時候,整個中文網站大約只有200萬個,非常小的一個數字。

那個時候上網的人群比較年輕,需求相對集中,也好把握。所以我們通過前臺的構建,人工化的排序,就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感受,因為在200萬個網站裡面,其實好的網站非常少,你做一年,差不多就能把這些網站挑選出來。

但是到了後期,大家可以看到,網站數量大爆發以後,我們就很難用人工的方式再去做推薦和排序了。 

當你的SKU非常少的時候,你後端的供應體系其實還非常的單薄,短時間內,還不需要那麼強的後端供應,使用者來了以後有內容可以看就可以。這個時候機器的效率不如人的效率。

但是經過後期的不斷積累之後,產品中的內容越來越多。

對於用戶來說,怎麼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時候,個性化的推薦和檢索,也就是後臺的搭建,就變得非常重要。

對於低SKU的行業,前臺始終比後臺更重要,前臺的重要作用是讓用戶形成感知。

那麼有沒有一些前臺始終比後臺重要的行業呢?比如汽車,始終還是前臺比後臺要更重要。

汽車是個非常典型的低SKU行業,在售的車型非常有限。你的後端供應體系並不複雜,但是你前臺的獲客非常重要。

前臺獲客靠什麼?用戶希望我獲得的諮詢要客觀要真實。我認為,“汽車之家”的創始人李想,在前臺獲客這塊的設計能力,在全國的產品經理中可以排到前五。

李想說,國外買汽車,重視的是性能。中國人呢,重視的是空間。國人買車,一定要大要寬敞。

所以“汽車之家”首創了一個概念叫做“幾拳”。

什麼叫“幾拳”?就是你坐在那裡,頭頂離車頂有幾拳的距離,後排座椅裡前排司機靠背有幾拳的距離。

在此之前的汽車網站是怎麼做的?距離15公分,軸距是2802。沒人懂到底是多大,這些單詞對用戶無法形成感知。

所以李想就找一個活人坐在這裡,拿拳頭一比,空間有多大。這個東西對於前臺用戶形成認知,非常重要。

所以,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我們可能必須要學會去判斷,如何從用戶核心訴求、商業時機、使用者使用頻率、SKU規模等等不同角度分析,自己在不同產品的不同階段,應該夯實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