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宜高產油茶技術領跑全國 3代人38年接力育好一株苗

38年與深山為伴,3代人接力至今,只為圓一個讓人人吃上高品質健康茶油的綠色夢想。 地處分宜縣的中科院亞林中心油茶科研團隊多年堅守在高產油茶技術研發一線,助力國家油茶產業發展升級取得豐碩成果:目前超過800萬畝高產油茶種植面積種苗源自該中心,占全國高產油茶種植總面積的70%,該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中科院亞林中心成立於1979年,成立當年即開展了油茶優樹種質資源收集與早實豐產技術研究。 38年來,在第一代技術人員韓甯林的帶領下,高級工程師趙學民、鐘秋平博士等第二代和第三代成員相繼加入該團隊。

在上世紀課題經費奇缺、國內同行紛紛中斷研究的極端困難情況下,他們咬牙堅持毫不鬆懈,將自己微薄的工資用來外出考察和技術交流。 為選育出優質油茶種苗,該團隊足跡遍佈全國10多個省市油茶產區,常年奔波于各地深山老林,將精心採集的293個優質母本打造成500畝種質資源基因保存庫。 多年堅持下,中心先後取得改溫室小規模育苗為大田育苗、輕基質容器育苗、工廠化容器育苗等技術領先突破。 團隊核心成員、高級工程師趙學民自豪地介紹:“我們建立了國內同領域最完整的資料庫,為每株母本完善了檔案,依據編號就可輕鬆掌握其採集地點、特性等資料。 ”

多年與深山為伴,該團隊並不為外界熟悉,但其“亞林”牌優質油茶種苗早已享譽全國各地,中心年供苗能力也由幾萬株提高至1000多萬株。

為擴大技術受益面,中心積極加快成果推廣和技術培訓步伐,先後與全國100多個油茶產業示範縣市基地開展科技服務合作,累計指導營造高產油茶林100多萬畝,累計辦班300多期,培訓基層科技人員和林農3萬人次,使省內外6000多名林農成為油茶嫁接、栽培能手。 分宜縣長埠村村民袁小平依託中心技術支援,已種植油茶苗10多年,年純收益10多萬元,像他這樣的育苗能手在全村有30多戶。

一個好團隊,育好一株苗,更帶動了一批科技“好苗子”。 令人欣喜的是,該團隊後繼有人,現已有科技人員20人,其中13人有博士、碩士學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