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電視到底能不能打持久戰?

眾所周知, 曾經的樂視在蒙眼狂奔的路上, 頗有些春風得意。 從高調宣佈進軍北美市場, 到全球電視產業最大收購計畫Vizio的流產, 前後也不過一年的時間。 只能說, 夢想的力量沒能支撐起樂視強大的野心, 而深陷資金短缺旋渦的樂視, 亦是備受質疑。

樂視4.14生態電商節前夕, 樂視致新總裁梁軍以一篇《論樂視超級電視的持久戰》意外刷爆了朋友圈。 毫無疑問, 持久戰, 這就是領先行業半個身位的樂視對互聯網行業發展的看法。 聯想到樂視當下的境遇, 梁軍發此文不外乎兩大目的, 一是提醒業者, 正視產業環境,

砥礪前行, 不管外界傳說超級電視是否“藥玩”, 都要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 不打無準備之仗;二是告訴外部, 商界起起伏伏, 實乃常事, 樂視亦將全盤接受所有的痛苦和希冀, 歷經風雨, 畢竟互聯網電視才剛剛出發, 這是一場備受考驗的持久戰。

千帆競發

智慧手機之後, 互聯網電視成為了下一個風口, 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 以小米樂視為代表的品牌廠商祭出低價模式, 試圖用“價格戰”快速拉攏用戶。 當然了, 價格征戰的方法還是猶如一聲驚雷, 不光刷新了消費者的認知, 同時也顛覆了電視產業。

以樂視超級電視為例, 從第一款超級電視開始, 樂視就將”兩倍性能、一半價格”的策略貫穿於整個超級電視的發展歷程。 而這種價格戰的“現象級”殺手 , 經過多年磨練後, 已然成了氣候。 2013年, 樂視超級電視的橫空出世, 不但讓智慧電視全行業均價降幅超過30%, 而且迫使傳統廠商將約300億利潤讓渡給用戶。

“風口”的吸引下, 互聯網電視大行其道, 除了現有互聯網電視廠商不斷推出新產品外,

更有一些全新的互聯網電視品牌加入到已顯現出紅海趨勢的戰團之中拼殺。 一邊是完全獨立于傳統電視製造商之外的互聯網玩家, 如樂視、小米、微鯨、暴風、PPTV、優酷土豆電視、風行電視、愛芒果等互聯網電視品牌;另一邊則是電視行業老兵推出的互聯網電視品牌, 如創維酷開、康佳KKTV、海信VIDAA、長虹CHiQ以及TCL雷鳥等。 總之, 大有千帆競發, 唯恐天下不亂的勢頭。

運營能力將為行業帶來一次大考

事實上, 在商界江湖, 搞價格戰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就拿電視行業來說, 改革開發後, 外資品牌頗有些“來勢洶洶”, 傳統家電巨頭們前後用了20年, 就靠著價格戰擊敗了很多外資品牌。 而現在, 顯然是“風水輪流轉”, 曾經價格戰的實施者, 演變成了“受害人”, 互聯網企業主打的“性價比”戰略, 著實令傳統企業很受傷。

但正所謂:“殺敵一千, 自損八百”。 低於量產價的“價格戰”手段, 雖然讓互聯網電視品牌快速搶佔了市場份額, 但也有些“打腫臉充胖子”的嫌疑。 因為他們忽視了,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

健康的現金流尤為重要, 而他們扛不住成本壓力數次提價, 就已經意味著他們正在吃“低價策略”的虧。

據市場研究機構HIS資料顯示, 2016年中國彩電市場銷量約5203萬台, 同比提升7.4%;零售額規模同比下降6.2%, 為1540億元。 根據統計的資料來看, 中國彩電市場的銷量呈現出增長趨勢, 但總的銷售額卻呈現出了一定的下滑,這種增量不增收的情況,也反映了2016年彩電行業總體的低迷。但就具體財報而言,海信、創維等傳統企業還是有所斬獲。據瞭解,2016年,海信電器實現收入318億元,同比增長18%;創維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59.27億元,同比增長8.19%。除此之外,TCL、長虹、康佳等傳統企業也都在2016年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但反觀那些曾經攪起風雲的互聯網企業,就有些尷尬了。以攪局者樂視為例,樂視網2016年財報顯示,因前期超級電視主要以高配置、高性能、極致體驗、顛覆價格快速獲取用戶的原因,以及公司快速發展帶來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上升,使得公司營業利潤同比降低。

只能說,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無論是“資深老大哥”還是“初生牛犢”,實力所在方能脫穎而出。顯然當下,傳統企業真是應了那句話“薑還是老的辣”,它們真的不怕持久戰。

正式進入洗牌期

對互聯網品牌來說,長期的低價競爭已經造成了盈利壓力,也讓互聯網電視產品始終無法搭載更高新有吸引力的技術,面對這種情況,電視產品的技術升級、品質升級或許是唯一的出路。而智慧電視的出現,被視作為電視行業又一個增長點,伴隨著最近幾年智慧電視產品向下的高速普及,智慧化和互聯網化對電視市場的增益作用顯而易見。

我們都知道,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電視新品發佈的爆發期,但今年的拼殺格外猛烈些。據悉,僅在3月份,長虹、索尼、TCL、小米、樂視都發佈了人工智慧電視新品,這似乎也意味著,以智慧電視為核心的“客廳經濟”正在逐漸浮出水面。技術力的推動下,互聯網品牌高端化成為了2017年的大趨勢。比如,擅長打“價格戰”的樂視,在早些時候發佈的Unique65/Unique55售價分別為13,999/8999元,這動輒高達萬元的價格,真不敢讓人相信這會是樂視推出的電視產品。

歷經三年的發展,互聯網電視已從最初新興消費品,轉為電視行業不可小覷的中堅力量。在2017年電視市場將再次迎來變革,20多家互聯網電視品牌也將面臨著生死大考。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電視重新洗牌重組,2017最終存活者不超5家。

這從中也釋放出一個信號,那就是互聯網電視正式進入洗牌期。告別單求使用者規模的野蠻增長,接下來電視行業將繼續比拼產業鏈利益關係及效率、市場格局以及用戶體驗等,這將是大勢所趨。

總結

物聯網的發展讓彩電市場出現了分水嶺,互聯網電視領域的變革也逐漸從淺水區向深水區過渡。總之技術力的驅動下,互聯網電視開啟了品牌高端化的華麗轉身。雖說,高品質的產品就要伴隨著高價格”這句話雖然不完全對,但是一分錢一分貨硬道理估計是誰都無法反駁的。

由此可見,產業升級帶來的新變化,饒得了誰,相信無論是互聯網品牌還是傳統企業都將接受市場的考驗。這也意味著,暫時落於下風的互聯網品牌還是有機會的。

但總的銷售額卻呈現出了一定的下滑,這種增量不增收的情況,也反映了2016年彩電行業總體的低迷。但就具體財報而言,海信、創維等傳統企業還是有所斬獲。據瞭解,2016年,海信電器實現收入318億元,同比增長18%;創維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59.27億元,同比增長8.19%。除此之外,TCL、長虹、康佳等傳統企業也都在2016年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但反觀那些曾經攪起風雲的互聯網企業,就有些尷尬了。以攪局者樂視為例,樂視網2016年財報顯示,因前期超級電視主要以高配置、高性能、極致體驗、顛覆價格快速獲取用戶的原因,以及公司快速發展帶來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上升,使得公司營業利潤同比降低。

只能說,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無論是“資深老大哥”還是“初生牛犢”,實力所在方能脫穎而出。顯然當下,傳統企業真是應了那句話“薑還是老的辣”,它們真的不怕持久戰。

正式進入洗牌期

對互聯網品牌來說,長期的低價競爭已經造成了盈利壓力,也讓互聯網電視產品始終無法搭載更高新有吸引力的技術,面對這種情況,電視產品的技術升級、品質升級或許是唯一的出路。而智慧電視的出現,被視作為電視行業又一個增長點,伴隨著最近幾年智慧電視產品向下的高速普及,智慧化和互聯網化對電視市場的增益作用顯而易見。

我們都知道,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電視新品發佈的爆發期,但今年的拼殺格外猛烈些。據悉,僅在3月份,長虹、索尼、TCL、小米、樂視都發佈了人工智慧電視新品,這似乎也意味著,以智慧電視為核心的“客廳經濟”正在逐漸浮出水面。技術力的推動下,互聯網品牌高端化成為了2017年的大趨勢。比如,擅長打“價格戰”的樂視,在早些時候發佈的Unique65/Unique55售價分別為13,999/8999元,這動輒高達萬元的價格,真不敢讓人相信這會是樂視推出的電視產品。

歷經三年的發展,互聯網電視已從最初新興消費品,轉為電視行業不可小覷的中堅力量。在2017年電視市場將再次迎來變革,20多家互聯網電視品牌也將面臨著生死大考。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電視重新洗牌重組,2017最終存活者不超5家。

這從中也釋放出一個信號,那就是互聯網電視正式進入洗牌期。告別單求使用者規模的野蠻增長,接下來電視行業將繼續比拼產業鏈利益關係及效率、市場格局以及用戶體驗等,這將是大勢所趨。

總結

物聯網的發展讓彩電市場出現了分水嶺,互聯網電視領域的變革也逐漸從淺水區向深水區過渡。總之技術力的驅動下,互聯網電視開啟了品牌高端化的華麗轉身。雖說,高品質的產品就要伴隨著高價格”這句話雖然不完全對,但是一分錢一分貨硬道理估計是誰都無法反駁的。

由此可見,產業升級帶來的新變化,饒得了誰,相信無論是互聯網品牌還是傳統企業都將接受市場的考驗。這也意味著,暫時落於下風的互聯網品牌還是有機會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