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脫貧不妨多點“精神互動”

林益民

在基層採訪調研時, 總能聽到不少幹部抱怨:少數貧困戶不願自己勞動, 等著政府救濟, 幫扶幹部幫忙。 更有甚者, 竟然借著協力廠商評估調查時變相向政府提不合理要求。 可見得這樣的“貧懶”、“貧賴”現象在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存在。

在國家多年的扶貧努力下, 絕大多數的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致富, 我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 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 目前剩下的這部分貧困人口可說是貧中之“貧”, 困中之“困”, 少數貧困戶思想惰性仍較大。 一邊是廣大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

熱火朝天地進行脫貧攻堅衝鋒;一邊是少數貧困群眾自己在旁看熱鬧, 自家的事自己不管, 只管扔給幹部做。 這種現象在呈現極為不和諧的反差同時, 也暴露出幹部在思想工作上的大被動。

按常理說, 脫貧攻堅的主體是貧困戶, 並非是哪級政府和幹部的事。 之所以主次顛倒,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善於做思想工作, 而做思想工作, 則應當致力於多些“精神互動”。 幹部在脫貧攻堅戰中攻堅克難的精神, 貧困群眾自力更生的感人事蹟等鮮活的“教材”都能成為“精神互動”的營養, 化為精神基因而廣泛深入到每個貧困戶的心中。 政府要善於利用多種思想發動宣傳的方法和素材, 讓貧困群眾與當地幹部一塊苦、一塊幹,

體會政府的艱辛與不易, 讓貧困戶與謀事創業之精神相互動、相融合, 從而改造思想、自我參與。

脫貧攻堅是一項長遠的系統工程, 思想工作是首要而長期的任務, 貧困的根除也必須要立起志斷除“懶”, 否則仍然逃不出“放牛娃”式的怪圈而返貧。 不妨多花些時間準備精神營養, 多些“精神互動”, 讓精神文明之花開遍貧困戶心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