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映客“賣身”宣亞背後:直播行業下半場迎來垂直整合

又一傳言變為了事實。 此前宣亞國際停牌稱公司正在籌畫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業內就有傳言或許與宣亞國際收購映客一事相關。 隨後宣亞國際發佈《關於重大資產重組延期複牌暨停牌進展的公告》, 重組標的為北京蜜萊塢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映客運營主體), 預計不低於50%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 兩家體量相當的公司, 究竟是宣亞國際收購映客, 還是映客“借殼上市”, 交易對方及分別擬轉讓的股權比例情況目前尚未確定。

與此同時, 在政策監管高壓下, 資本變得謹慎, 直播平臺現金流吃緊, 行業格局重新劃分,

雖然以映客、花椒、鬥魚等為代表的直播平臺突出重圍, 但競爭格局依舊激烈, 直播持續盈利和競爭壁壘問題也為外界質疑。

錢從哪裡來

兩家體量相當的公司, 究竟是宣亞國際收購映客, 還是映客“借殼上市”, 交易對方及分別擬轉讓的股權比例情況目前尚未確定。

或許是為了規避證監會近期嚴查上市公司重組並購的限制, 降低重組審核難度, 這次交易方式初步確定為公司全部採用現金的方式購買標的公司的股權。

此前昆侖萬維出售映客3%的股權, 售價為2.1億元, 據此公告, 映客估值已達70億元。 而交易對手宣亞國際於今年2月份上市, 估值72億, 根據Q1財報顯示, 2016年公司收入4.67億, 2016年扣非淨利潤5841萬, 相較2015年5056萬淨利潤增長不大, 目前帳目上的貨幣資金3.33億人民幣, 而這3.33億裡面還有2.5億為IPO新募得現金。

獲得不低於50%的股權意味著宣亞國際可能要準備至少35億左右的現金, 如何籌措如此不成比例的巨額資金是個問題。

在匯付創投投資總監沈一冰看來, 這筆錢來自銀行貸款的可能性不高, “按照收購比例下線35億元計算, 公司在借完這筆鉅款並完成購買映客50%股權以後, 資產負債率按照Q1資料會上升至88.56%, 嚴重高於通常認識上普通企業70%資產負債率紅線。 而35億元的貸款按照3-5年基準率4.75%計算, 每年利息費至少1.66億。 ”結合宣亞國際現行盈利狀況來看,

完成這筆交易難度不小。

此前趙薇旗下的龍薇傳媒擬用30.6億元收購1.85億股萬家文化股票, 就遭到上交所收購問詢, 要求對本次收購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的比例、自籌資金的籌資對象類型、籌資方式和籌資成本, 本次股份收購是否可能影響上市公司經營的獨立性, 是否與上市公司形成同業競爭等情況做出說明。

在回復上交所的質詢資訊中顯示, 30.6億元的收購資金全部來源於借款:其中6000萬元借自趙薇本人, 15億元借自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另外15億元資金來自向金融機構質押趙薇擬收購的萬家文化股權融資獲得。 最終, 融資方案未獲銀行批准, 龍薇傳媒判斷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畫, 這起50倍杠杆收購計畫戛然而止。

後起之秀

映客於2015年5月上線, 主打素人直播的理念, 同時期王思聰投資的手機直播應用“17”風靡一時, 在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的印象裡, “當時的映客在IOS排行榜300多位, 並不顯眼。 ”

從整個市場趨勢而言, 伴隨4G和WiFi的普及、攝像頭清晰度的提升以及支付手段的成熟, 直播的發展條件已經具備。 朱嘯虎一直想要尋找直播領域的投資標的, 在考察過當時用戶增速極快的“17”直播後發現, 卡頓問題明顯, 除此之外黃色內容氾濫。

隨即10月份, “17”直播由於涉黃被下架, 映客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很多直播用戶順勢轉移至映客平臺, 國慶期間映客迎來用戶數量首次爆發式增長, 達到百萬規模, 映客也開始進入投資人的視野。

“產品體驗流暢,因為脫胎于留學生社區,產品的調性也比較獨特。”朱嘯虎表示,映客是金沙江創投用時最短的一個項目。據金沙江創投合夥人羅斌透露,週六見到映客CEO奉佑生,周日簽訂了TS(投資意向書),下一個週四就簽了投資協定。

11月映客獲得賽富基金、金沙江創投、紫輝創投領投的千萬級A輪融資。次年1月,又獲得昆侖萬維領投的8000萬人民幣A+輪投資,隨即整個直播行業也迎來大爆炸時期。

“百團大戰“再現

從映客創始人奉佑生口中的“孤注一擲”,到短短兩年時間獲得約3億元融資,映客迅速晉升為獨角獸企業,估值高達70億。與之伴隨的大背景則是整個直播行業監管趨嚴、流量緊縮、資本退去、平臺倒閉以及用戶增長放緩。

”百團大戰“也隨之打響。在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高洪慶看來,“資本追捧之下,當時誰的流量更大互動性更高,誰就會走得更快一些,流量爭奪加劇。”為了吸引粉絲,增強平臺活躍度,直播平臺開始發力明星和網紅資源,吸引大批藝人入駐直播平臺。王凱、汪涵、高圓圓等大批明星開始出現在映客直播平臺,傅園慧的映客首秀一小時就吸引了1087萬人同時線上觀看。

但依靠明星所帶來的粉絲黏性不高,隨著明星或網紅的流動,粉絲也隨之流失,而簽約網紅或明星的價格也在這一時期炒高,砸重金吸引人氣主播跳槽的事件頻頻出現,淫穢色情資訊也開始在直播平臺湧現。

據悉一些網紅經濟公司會大批量向直播平臺充值,獲取五折優惠,例如花費1000萬充值2000萬,然後將2000萬虛擬貨幣投入到旗下網紅帳號上,2000萬的收入五五分成,經濟公司和直播平臺無需投入,即可獲得大量流量,而網紅也可以獲得人氣關注。

直播平臺火熱發展的同時,許多直播軟體都遭遇被AppStore下架的困境,包括映客、虎牙、鬥魚在內的直播平臺都未倖免。據周亞輝回憶當時映客已經把“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電影院線的廣告全部下單,有些還繳了預付。”為了加強平臺自檢能力,奉佑生曾向媒體透露每年內容自查的成本過億。

除了平臺審查趨嚴,2016年下半年,相關部門分別於7月、8月、11月、12月出臺政策和法規,對直播資質、內容管理、信用體系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實行主播實名制登記,黑名單制度等,在監控、下架、關停等一系列舉措下,不少違規直播平臺被淘汰,中小平臺迫於運營壓力也退出市場。

下半場整合垂直

在政策監管高壓下,資本變得謹慎,直播平臺現金流吃緊,行業格局重新劃分,雖然以映客、花椒、鬥魚等為代表的直播平臺突出重圍,但競爭格局依舊激烈,直播持續盈利和競爭壁壘問題也為外界質疑。

近日藍湖資本合夥人殷明再次提及當年在投委會上對映客的三點疑問,其中包括豎屏秀場直播相比傳統直播產品的體驗提升點是什麼?能否持續構成差異和壁壘?公司增長固然迅速,但隔月留存率持續只有10%,是什麼原因?長期是否可以改善?並指出“早期投資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依靠覆蓋和概率來取勝的遊戲,必須有堅定的價值系統才可以不被市場上的各種風口擾亂了心神。”

對此朱嘯虎則回應,“關於映客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根本沒有看清移動全民直播和PC端受工會控制的直播的差別。”在此前第一財經採訪中,朱嘯虎曾解釋,“傳統工會會去砸錢獲取用戶,但直播平臺是個人,個人不存在工會,必須把平臺打造起來,口碑效應才會形成。”

但紅利期告終,直播平臺需要在素人、明星之外擴充內容,引入優質資源才能夠吸引用戶,增加用戶使用時長。“用戶追逐的是主播而不是平臺,直播作為一個技術手段,任何平臺對於粉絲而言只是舞臺和收銀台,映客必須用更開放的思路創造新的生態,沉澱內容,提升內容和使用者黏度。”高洪慶告訴記者。

映客也認識到這一問題,2016年下半年包括映客在內的直播平臺,不約而同嘗試“直播+”探索,將直播應用到社交、遊戲、教育、金融、媒體等領域,拓展更為豐富的盈利模式。

在這樣的思路下映客曾引入《王者榮耀》賽事直播,並開放平臺,推出SDK讓合作方能夠在自己的 APP 內提供直播內容。同時發力短視頻,彌補主播不線上的空白時段,提升用戶活躍率和留存率。

在盈利方面,羅斌告訴記者“映客一直在盈利,從未燒過錢。” 根據此前昆侖萬維發佈的公告顯示,2015年映客總收入為3048.36萬元,淨利潤為167.28萬元,也是同時期為數不多保持盈利的直播公司。

目前大多數直播平臺都採取抽成的商業模式,觀眾付費充值送禮物給主播,平臺將禮物轉換成虛擬幣,主播對虛擬貨幣提現,平臺抽成。但打賞分成的模式過於單一,且難以抵消很多直播平臺寬頻、簽約以及自查的成本。

奉佑生也曾表示,打賞只是一個初級形態,廣告市場是更大的增長點。而在業界看來,宣亞國際作為上市4A公司,擁有包括汽車、互聯網產品、快消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方,這些資源有助於映客打開廣告市場,但這種協同效應究竟有多大還有待觀察。

“2017年整合和垂直將是直播行業兩個比較明確的方向,整合主要是同類整合,垂直則是和垂直行業的整合,比如和教育、旅遊的結合。”熊貓直播副總裁、前經緯創投投資人莊明浩表示,無論是此前盛極一時的光圈直播倒閉,還是平臺間的重組並購,淘汰賽過後的直播行業仍舊波詭雲譎,而作為直播頭部公司,映客的選擇只是個開始。

“產品體驗流暢,因為脫胎于留學生社區,產品的調性也比較獨特。”朱嘯虎表示,映客是金沙江創投用時最短的一個項目。據金沙江創投合夥人羅斌透露,週六見到映客CEO奉佑生,周日簽訂了TS(投資意向書),下一個週四就簽了投資協定。

11月映客獲得賽富基金、金沙江創投、紫輝創投領投的千萬級A輪融資。次年1月,又獲得昆侖萬維領投的8000萬人民幣A+輪投資,隨即整個直播行業也迎來大爆炸時期。

“百團大戰“再現

從映客創始人奉佑生口中的“孤注一擲”,到短短兩年時間獲得約3億元融資,映客迅速晉升為獨角獸企業,估值高達70億。與之伴隨的大背景則是整個直播行業監管趨嚴、流量緊縮、資本退去、平臺倒閉以及用戶增長放緩。

”百團大戰“也隨之打響。在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高洪慶看來,“資本追捧之下,當時誰的流量更大互動性更高,誰就會走得更快一些,流量爭奪加劇。”為了吸引粉絲,增強平臺活躍度,直播平臺開始發力明星和網紅資源,吸引大批藝人入駐直播平臺。王凱、汪涵、高圓圓等大批明星開始出現在映客直播平臺,傅園慧的映客首秀一小時就吸引了1087萬人同時線上觀看。

但依靠明星所帶來的粉絲黏性不高,隨著明星或網紅的流動,粉絲也隨之流失,而簽約網紅或明星的價格也在這一時期炒高,砸重金吸引人氣主播跳槽的事件頻頻出現,淫穢色情資訊也開始在直播平臺湧現。

據悉一些網紅經濟公司會大批量向直播平臺充值,獲取五折優惠,例如花費1000萬充值2000萬,然後將2000萬虛擬貨幣投入到旗下網紅帳號上,2000萬的收入五五分成,經濟公司和直播平臺無需投入,即可獲得大量流量,而網紅也可以獲得人氣關注。

直播平臺火熱發展的同時,許多直播軟體都遭遇被AppStore下架的困境,包括映客、虎牙、鬥魚在內的直播平臺都未倖免。據周亞輝回憶當時映客已經把“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電影院線的廣告全部下單,有些還繳了預付。”為了加強平臺自檢能力,奉佑生曾向媒體透露每年內容自查的成本過億。

除了平臺審查趨嚴,2016年下半年,相關部門分別於7月、8月、11月、12月出臺政策和法規,對直播資質、內容管理、信用體系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實行主播實名制登記,黑名單制度等,在監控、下架、關停等一系列舉措下,不少違規直播平臺被淘汰,中小平臺迫於運營壓力也退出市場。

下半場整合垂直

在政策監管高壓下,資本變得謹慎,直播平臺現金流吃緊,行業格局重新劃分,雖然以映客、花椒、鬥魚等為代表的直播平臺突出重圍,但競爭格局依舊激烈,直播持續盈利和競爭壁壘問題也為外界質疑。

近日藍湖資本合夥人殷明再次提及當年在投委會上對映客的三點疑問,其中包括豎屏秀場直播相比傳統直播產品的體驗提升點是什麼?能否持續構成差異和壁壘?公司增長固然迅速,但隔月留存率持續只有10%,是什麼原因?長期是否可以改善?並指出“早期投資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依靠覆蓋和概率來取勝的遊戲,必須有堅定的價值系統才可以不被市場上的各種風口擾亂了心神。”

對此朱嘯虎則回應,“關於映客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根本沒有看清移動全民直播和PC端受工會控制的直播的差別。”在此前第一財經採訪中,朱嘯虎曾解釋,“傳統工會會去砸錢獲取用戶,但直播平臺是個人,個人不存在工會,必須把平臺打造起來,口碑效應才會形成。”

但紅利期告終,直播平臺需要在素人、明星之外擴充內容,引入優質資源才能夠吸引用戶,增加用戶使用時長。“用戶追逐的是主播而不是平臺,直播作為一個技術手段,任何平臺對於粉絲而言只是舞臺和收銀台,映客必須用更開放的思路創造新的生態,沉澱內容,提升內容和使用者黏度。”高洪慶告訴記者。

映客也認識到這一問題,2016年下半年包括映客在內的直播平臺,不約而同嘗試“直播+”探索,將直播應用到社交、遊戲、教育、金融、媒體等領域,拓展更為豐富的盈利模式。

在這樣的思路下映客曾引入《王者榮耀》賽事直播,並開放平臺,推出SDK讓合作方能夠在自己的 APP 內提供直播內容。同時發力短視頻,彌補主播不線上的空白時段,提升用戶活躍率和留存率。

在盈利方面,羅斌告訴記者“映客一直在盈利,從未燒過錢。” 根據此前昆侖萬維發佈的公告顯示,2015年映客總收入為3048.36萬元,淨利潤為167.28萬元,也是同時期為數不多保持盈利的直播公司。

目前大多數直播平臺都採取抽成的商業模式,觀眾付費充值送禮物給主播,平臺將禮物轉換成虛擬幣,主播對虛擬貨幣提現,平臺抽成。但打賞分成的模式過於單一,且難以抵消很多直播平臺寬頻、簽約以及自查的成本。

奉佑生也曾表示,打賞只是一個初級形態,廣告市場是更大的增長點。而在業界看來,宣亞國際作為上市4A公司,擁有包括汽車、互聯網產品、快消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方,這些資源有助於映客打開廣告市場,但這種協同效應究竟有多大還有待觀察。

“2017年整合和垂直將是直播行業兩個比較明確的方向,整合主要是同類整合,垂直則是和垂直行業的整合,比如和教育、旅遊的結合。”熊貓直播副總裁、前經緯創投投資人莊明浩表示,無論是此前盛極一時的光圈直播倒閉,還是平臺間的重組並購,淘汰賽過後的直播行業仍舊波詭雲譎,而作為直播頭部公司,映客的選擇只是個開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