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葛紅亮:昂山素季為何向聯合國說“不”?

東盟峰會落下帷幕的第二天, 昂山素季就開始了長達10天的歐洲之旅。 期間, 她先後要對比利時、義大利和英國進行友好訪問。 歐洲曾賦予昂山素季“人權女神”的形象, 也支持著昂山素季在緬甸政治發展方面的訴求, 這一態度至今不曾變過。

只是最近幾年昂山素季和歐盟等西方輿論之間, 因羅興亞人問題漸生間隙。 在西方輿論看來, 昂山素季頭頂的“人權女神”光環也漸趨散去。 在這一背景下, 她此訪歐洲, 難免與歐盟直面若開邦羅興亞人問題。

2016年6月, 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右)在會見聯合國人權特使楊希利(左)時表示, 緬甸政府不會使用“羅興亞”一詞。

根據比利時傳來的消息, 昂山素季在同歐盟高級官員費代麗卡·莫蓋裡尼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 明確表明緬甸政府的立場, 對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派遣國際調查團, 到若開邦調查地方安全部隊是否對穆斯林採取暴力的決議,

持堅決反對態度。 由於歐盟支持這一決議, 昂山素季與莫蓋裡尼的意見分歧在記者會上也由此公開。

最近一年, 緬甸政府和西方輿論在若開邦羅興亞人問題上爭論的焦點是“是否存在羅興亞人危機”。 在若開邦, 複雜的宗教和族群矛盾使羅興亞人與緬族佛教徒之間的關係長期不和, 且多次發生暴力襲擊事件。 雙方的矛盾在去年10月發生的一次武裝襲擊事件以來持續激化。

在此次襲擊事件中, 有九名駐守在緬孟邊境附近的安全部隊人員喪生。 事件發生後, 據西方媒體的報導, 緬甸軍方及地方安全部隊, 在若開邦羅興亞人地區展開了長達數月的軍事鎮壓行動, 由此導致了羅興亞人危機和對人權的侵犯。

對於西方媒體的報導, 緬甸民盟政府從一開始就表達了否認立場。

此後, 以昂山素季為首的民盟政府與聯合國、歐盟、美國等圍繞是否發生羅興亞人危機, 展開持續了數月的爭論。 特別是今年2月以來, 爭論幾乎引發了外交關係的不睦和緊張。 今年2月,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發佈報告稱, 緬甸安全部隊在羅興亞人地區採取一項“經過精心計畫的恐怖政策”, 而這份報告以逃離受影響地區的羅興亞難民的證詞為基礎。

以此為基礎, 今年3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作出決議, 表示要對這份報告進行調查和派出國際調查團。 對此決議, 歐盟和美國均表示支持, 但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表態抵制,

她認為對羅興亞危機的調查並不符合當地實際發生的情況。

毋庸置疑, 昂山素季對聯合國決議及向若開邦派遣國際調查團持有的抵制和批評態度, 進一步加深她與歐美及西方輿論之間的分歧。 她儘管曾經獲得來自西方不少的支持和讚賞, 但如今並沒有在緬甸國內問題上順從西方的態度。 甚而, 在羅興亞人問題上, 她還向聯合國、歐盟說“不”, 也曾奉勸美國不要使用“羅興亞人”這一詞彙。 如若深究, 昂山素季的態度背後所展現出來的, 正是這一問題包含的複雜性和政治敏感性。

羅興亞人問題存在已久, 若開邦複雜的宗教與族群矛盾交織, 要解決這一難題並非易事。 2015年, 羅興亞人問題演化為大規模的海上難民危機。

儘管東盟其他成員國及國際社會給予關注和援助, 但這一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合適的解決。

不僅如此, 自緬甸軍政府時代就在羅興亞人問題上形成了慣性的價值觀和認知, 這不僅直接影響了登盛政府和民盟政府, 而且在某種意義上已經形成由緬甸軍方捍衛的“政治正確”。

緬甸羅興亞難民

對此,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自然明白,在這一問題上與軍方對著幹的後果。這就涉及緬甸當前的政治發展現狀。儘管民盟贏得2015年大選,並在2016年3月底順利執政,但卻不得不在現有的政治協調框架中磋商行事。

在勢力依舊強勢的軍方面前,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雖掌握執政權和立法機構,但在諸多事務上的影響力實際上相當有限。這是緬甸現階段政治的最大特點,而它也決定了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在某些事務上,例如若開邦問題,目前可能很難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民盟政府已經著手進行調查。2016年9月,在昂山素季的支持下,由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領導的、包括六名緬甸專家與三名國際專家組成的若開邦事務特別委員會正式成立。該委員今年3月曾發佈一份中期調查報告,並提出30多項建議。

對此,緬甸政府和昂山素季的辦公室是積極歡迎的。昂山素季曾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作了專門強調。由此來看,即使這一問題比較複雜,且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難以在這一複雜議題上發揮實質性作用,但並不意味著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在這一問題上就毫無作為。實際上,在民盟執政之初就考慮了這一問題,即優先審查國民身份,並以此作為地區發展和治安工作的基礎。

不過,昂山素季與西方對羅興亞人問題的根源,顯然存在不同的看法。西方只是看到目前存在於若開邦兩種宗教、兩個族群之間的對立、矛盾與暴力衝突,昂山素季則認為若開邦根本的問題在於地區欠發展和資源匱乏,以及由此導致若開邦兩個陣營對未來產生了憂慮。

綜合考察若開邦問題的複雜性及涉及緬甸內部政治發展的敏感性,以及窺探昂山素季本人對若開邦問題的理解,就不難理解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為何對國際調查團持批評態度。

作者:葛紅亮,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供職于廣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東盟學院

緬甸羅興亞難民

對此,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自然明白,在這一問題上與軍方對著幹的後果。這就涉及緬甸當前的政治發展現狀。儘管民盟贏得2015年大選,並在2016年3月底順利執政,但卻不得不在現有的政治協調框架中磋商行事。

在勢力依舊強勢的軍方面前,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雖掌握執政權和立法機構,但在諸多事務上的影響力實際上相當有限。這是緬甸現階段政治的最大特點,而它也決定了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在某些事務上,例如若開邦問題,目前可能很難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民盟政府已經著手進行調查。2016年9月,在昂山素季的支持下,由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領導的、包括六名緬甸專家與三名國際專家組成的若開邦事務特別委員會正式成立。該委員今年3月曾發佈一份中期調查報告,並提出30多項建議。

對此,緬甸政府和昂山素季的辦公室是積極歡迎的。昂山素季曾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作了專門強調。由此來看,即使這一問題比較複雜,且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難以在這一複雜議題上發揮實質性作用,但並不意味著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在這一問題上就毫無作為。實際上,在民盟執政之初就考慮了這一問題,即優先審查國民身份,並以此作為地區發展和治安工作的基礎。

不過,昂山素季與西方對羅興亞人問題的根源,顯然存在不同的看法。西方只是看到目前存在於若開邦兩種宗教、兩個族群之間的對立、矛盾與暴力衝突,昂山素季則認為若開邦根本的問題在於地區欠發展和資源匱乏,以及由此導致若開邦兩個陣營對未來產生了憂慮。

綜合考察若開邦問題的複雜性及涉及緬甸內部政治發展的敏感性,以及窺探昂山素季本人對若開邦問題的理解,就不難理解昂山素季及民盟政府為何對國際調查團持批評態度。

作者:葛紅亮,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供職于廣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東盟學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