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陳一新部署“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改革 從辦好企業和群眾的“一件事情”做起

昨日, 在光穀公共服務中心辦證大廳, 市民用自助照相機拍攝登記照。

“努力打造全國審批事項最少、時限最短、服務最優的城市,

營造與國際先進城市無差異的行政審批服務環境。 ”昨日, 在東湖高新區召開的全市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改革工作現場會上, 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詳細闡述武漢“三辦”改革各項目標任務。

他指出, 推進“三辦”改革, 關鍵是要轉變工作理念, 從以職能部門審批的“一件事項”為中心, 轉向以企業和群眾辦理的“一件事情”為中心, 以企業群眾辦事極致體驗為導向,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效便捷政務服務的新期待。

是什麼?——以人民為中心

提升治理能力 改善營商環境

最終要打造三個“極致體驗”

探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審批模式, 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 也源于陳一新對武漢政務、營商環境的系統思考。

早在20多年前,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擔任市委書記期間, 大力宣導“馬上就辦”, 對群眾提出的困難, 自己帶頭雷厲風行、迅速辦理, 也要求機關幹部聞風而動、提高效率。

通過多次實地調研, 陳一新結合武漢實際提出思索:目前, 我市審批服務仍存在導致群眾辦事不便捷、不高效的諸多問題;營商環境與先進城市相比還有差距, 制約了城市進一步引進培育一流企業、人才、資本。 今年3月, 他要求東湖高新區、武漢開發區率先開展“三辦”改革試點。

昨日, 陳一新再次用三個“極致體驗”概括“三辦”改革具體內涵:

——“馬上辦”, 就是讓企業群眾在辦事速度上獲得極致體驗, 實現“即來即辦、立等可取”。

——“網上辦”, 就是讓企業群眾在隨時隨地網上辦事上獲得極致體驗,

實現“一網覆蓋、網上辦結”。

——“一次辦”, 就是讓企業群眾在辦事少跑路上獲得極致體驗, 實現“一件事情、一次辦結”。

陳一新說, 推進“三辦”改革, 關鍵是為企業和群眾辦理好“一件事情”。 他舉例:對群眾來說, “一件事情”可能就是辦理不動產登記證;對企業來說, 可能就是投資建設一個專案。 “企業和群眾在辦理時, 並不關心政府內部如何流轉, 經過了多少個部門以及多少個審批事項環節, 他們只關心能不能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 ”

他舉例, 先行試點的東湖高新區推行“三辦”改革後, 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由以前30天縮短至最快15分鐘辦結, 企業設立時間減至1-2個工作日, 投資項目審批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以上……

陳一新由此提出, 要將行政審批服務平臺建設成為全市作風建設的標杆。 下一步, 還要推動“一次辦”邁向“馬上辦”、“馬上辦”邁向“網上辦”、“網上辦”邁向“不用辦”。

怎麼做?——探索成立大資料局 設立首席資訊官 定期舉辦“‘三辦’改革大比武”

在全市推進“三辦”改革, 滿足企業群眾的切實需求, 武漢市提出了哪些創新舉措?昨日, 陳一新概括“三個集成”——

集成機構“減視窗”——推動審批職責、審批事項、審批環節“三個全集中”, 設立綜合服務視窗。

集成流程“減環節”——對於“一件事情”涉及一個部門多個環節的, 推進辦理環節內部整合優化;對於“一件事情”涉及市區兩級、多個部門、多個環節的, 強化協同聯動, 精簡流程、加快流轉。

集成資訊“提效率”——能上網的全部上網,

實現線上線下無差別審批;構建全市統一的身份認證系統、全市統一的政府大資料中心、統一的“雲端武漢 政務服務大廳”, 做到全市審批服務“一個資料庫、一朵政務雲、一張政務服務網”, 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需一號申請、資訊一次認證、資料一次填報;探索成立大資料局, 設立首席資訊官, 組織實施大資料戰略, 協調資訊資源的互聯互通、資源分享。

陳一新特別強調, 開展“三辦”改革, 必須結合各區實際情況和不同群眾的不同需求, 比如對上網困難的群體, 就要保留傳統審批受理方式;對辦理量大、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審批事項, 市、區要聯合攻關, 儘快突破;對因敢闖敢試出現的過失性犯錯, 要制定“三辦”改革試錯、容錯細則。

他要求,定期舉辦“‘三辦’改革大比武”,看辦同一件事情,哪個區辦得快、辦得好、群眾滿意度高,在各區間形成比學趕超濃厚氛圍。

他要求,定期舉辦“‘三辦’改革大比武”,看辦同一件事情,哪個區辦得快、辦得好、群眾滿意度高,在各區間形成比學趕超濃厚氛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