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羅懷臻梁偉平20年後再攜手,淮劇《武訓先生》5月22日首演(附視頻)

已到花甲之年的上海淮劇團名家、梅花獎得主樑偉平, 排練毫不惜力, 無論翻桌子、還是仰面倒在大缸裡, 身體一律結結實實往下砸。 兩個多小時《武訓先生》排練結束, 他的額頭密佈汗珠。 5月22日—23日, 上海淮劇團《武訓先生》首演, 這是時隔近20年, 梁偉平與中國劇協副主席、著名編劇羅懷臻繼《金龍與蜉蝣》《西楚霸王》再次攜手。 羅懷臻把它作為送給梁偉平60歲生日的禮物。

《武訓先生》在上海淮劇團進行響排。

《武訓先生》尚未到最後合成階段, 梁偉平已經理了平頭, 他穿著黑色戲服, 腳上是發灰的白色球鞋。 導演韓劍英注視著舞臺, 用筆輕輕敲擊桌面, 偶爾記錄。 排練結束, 主創們坐在一起討論, “目前全劇2小時20分鐘, 還是有點長。 第一場15分鐘, 序曲3分鐘……該在哪裡下剪刀?”從上個雙休日開始, 團隊就在加班, 反復排練、討論、修改。

響排結束, 大家坐下來把戲再過一遍。

10天前, 《武訓先生》劇本又改了一遍。 排練廳裡, 大家人手一冊新劇本, 最後一頁印著“初稿2016年2月12日, 改稿2016年9月16日, 修改:2017年2月25日, 再改:2017年4月30日。 ”10年前, 羅懷臻開始與梁偉平商量, 度身打造武訓劇本。 他們有過當代戲曲劇碼最成功的合作之一《金龍與蜉蝣》。 首演于1993年的《金龍與蜉蝣》,

被譽為“十幾年探索性戲曲走向成熟的標誌”, 拿到“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首屆曹禺戲劇文學獎, 次年梁偉平獲得梅花獎, 同名電視劇獲全國戲曲電視劇評比特等獎。

這一次, 羅懷臻想借《武訓先生》探索“都市新淮劇2.0時代”, 他的靈感源於著名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照片, “這張照片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一雙乾裂的手握著一支鉛筆, 一雙充滿對知識渴望的大眼睛, 引起全中國支持學齡兒童教育的風氣。 這讓我不禁聯想到了武訓, 產生了創作武訓劇本的衝動。 ”

20歲的武訓在姨夫張老辮家幫工, 本想領到工錢回家置地娶妻, 誰知張老辮欺負武訓不識字, 在幫工契約上做了手腳。 武訓3年幫工分文未得, 遭受棲身破廟昏迷3日,

醒來之後悟出樸素道理:窮人若想不被欺負, 必須讀書識字。 他決定乞討籌錢為窮人辦學……在羅懷臻看來, 《武訓先生》對當代人依然有著很深刻的啟迪——對知識有崇高的敬畏、對人生有執著的信念。 “一個清末的農民, 僅憑一個人生信條, 用一輩子的時間踐行一件事。 他化緣乞討, 興辦義學, 在受盡欺淩, 經歷人生百味的過程中依然不忘初心, 縱使10年積蓄被盜, 始終未曾放棄, 甘心從頭開始, 傾盡餘生。 在世人看來, 武訓歷經磨難30載, 最終建成義學, 一雪前恥, 應當理直氣壯地改善生活條件。 然而, 並沒有, 他仍舊過著衣衫襤褸的乞丐生活。 ”

劇本有一幕, 羅懷臻念念不忘, “武訓蹲在自己修建的學堂外牆角邊, 聽著學堂裡孩童琅琅讀書聲卻不敢踏足入內,

在他心目中教育的殿堂是神聖的, 而他僅僅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乞討者, 無法與這文墨書香之地劃上等號。 ”

梁偉平扮演武訓。

2016年, 《武訓先生》主創團隊赴山東省冠縣柳林鎮采風, 踏進武家莊武訓先生紀念館, 面對碑林、面對季羨林手書“高山仰止, 千古奇人”,梁偉平肅然起敬。《武訓先生》中,梁偉平從武訓20歲演到59歲去世。“前兩場戲,武訓年僅20歲,花甲之年再演20歲青年,自己也彆扭,更何況如此高強度戲份,需要智力、體能、速度和節奏支撐。”為了表現青年武訓的憨實可愛,梁偉平給角色設計小碎步、聳肩、甩頭、憨笑。一片褳褡子,一個破銅勺是武訓“乞討符號”,如何將道具運用得恰到好處?梁偉平拿著褳褡子、破銅勺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琢磨,唱到“滿臉微笑喜洋洋”時,由慢到快直至突然停下,從喉嚨深處發出調侃的笑聲後,猛然大聲,再次重複唱完。當武訓酒醒發現,10年乞討的錢財被盜時,一句“我真混呀”用連續上行11度的爬音渲瀉悲傷到極致的情感。

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戲曲一直在現代化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上海淮劇團以“都市新淮劇”的實踐,豎起戲曲現代化的一面旗幟。《武訓先生》主創團隊集結當年“都市新淮劇”《金龍與蜉蝣》《西楚霸王》大部分原班人馬,主創班底除編劇羅懷臻、領銜主演梁偉平、舞美設計韓生等《金龍與蜉蝣》參與者,也邀請到導演韓劍英、唱腔設計趙震方、作曲配器王嘯冰、服裝設計潘健華等實力派創作人員加盟,“《武訓先生》將重現淮劇的質樸風貌,衍化一桌二椅的舞臺準則,沿用白光照明的傳統光效,以演員表演為中心,營造情景交融的東方審美神韻。”

scljf@163.com)

文/諸葛漪

千古奇人”,梁偉平肅然起敬。《武訓先生》中,梁偉平從武訓20歲演到59歲去世。“前兩場戲,武訓年僅20歲,花甲之年再演20歲青年,自己也彆扭,更何況如此高強度戲份,需要智力、體能、速度和節奏支撐。”為了表現青年武訓的憨實可愛,梁偉平給角色設計小碎步、聳肩、甩頭、憨笑。一片褳褡子,一個破銅勺是武訓“乞討符號”,如何將道具運用得恰到好處?梁偉平拿著褳褡子、破銅勺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琢磨,唱到“滿臉微笑喜洋洋”時,由慢到快直至突然停下,從喉嚨深處發出調侃的笑聲後,猛然大聲,再次重複唱完。當武訓酒醒發現,10年乞討的錢財被盜時,一句“我真混呀”用連續上行11度的爬音渲瀉悲傷到極致的情感。

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戲曲一直在現代化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上海淮劇團以“都市新淮劇”的實踐,豎起戲曲現代化的一面旗幟。《武訓先生》主創團隊集結當年“都市新淮劇”《金龍與蜉蝣》《西楚霸王》大部分原班人馬,主創班底除編劇羅懷臻、領銜主演梁偉平、舞美設計韓生等《金龍與蜉蝣》參與者,也邀請到導演韓劍英、唱腔設計趙震方、作曲配器王嘯冰、服裝設計潘健華等實力派創作人員加盟,“《武訓先生》將重現淮劇的質樸風貌,衍化一桌二椅的舞臺準則,沿用白光照明的傳統光效,以演員表演為中心,營造情景交融的東方審美神韻。”

scljf@163.com)

文/諸葛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