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認罪 稱受害者都是垃圾,需要被清除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0日報導, 21歲的俄羅斯人,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被指控至少煽動16名女生參加他的藍鯨自殺社交媒體熱潮,

他告訴調查員, 她們都“很高興去死”, 警方擔心這股熱潮正在進入英國。

受害者:Angelina Davydova

遊戲受害者Angelina Davydova, 12歲, 在2015年耶誕節從14樓跳下後身亡。

受害者:Anna K

Anna K 在沉迷於此遊戲後也被發現在家上吊自殺。

現在Budeikin已經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並稱那些參與遊戲的受害者都是生物垃圾, 需要被清除掉, 並稱他此舉旨在清理社會。

這種被稱為藍鯨的致命遊戲包括向思想脆弱的年輕人進行一個週期超過50天的洗腦,

促使他們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務, 從觀看恐怖電影到在奇怪的時間散步, 自殘等。 在筋疲力盡和迷茫無助的時候, 他們就會被告知進行自殺。

非常恐怖的是, 在俄羅斯, 在Budeikin或其他“導師”的引導下, 已經有數十人這麼做了。

英國埃塞克斯的一所學校在與警方交談之後, 讓學生家長們認識到了這個恐怖遊戲的存在。

封面新聞綜合報導 編輯 安逖 實習生 劉不同

新聞連結>>>

死亡遊戲潛入中國, 十幾個QQ群已被封

日前, 國內有網友舉報稱, 這種邪惡的心靈操控遊戲可能已經流入中國。 理由是, “藍鯨”的50項挑戰任務中, 有一項是每天4:20起床。 細心網友發現, 在我國社交網路上, 也出現了類似於 “4:20叫醒我” 的群。

據中新網報導,

騰訊公司稱, QQ安全團隊於5月6日對涉及該關鍵字的QQ群進行排查, 共對12個疑似相關QQ群進行了處理, 同步啟動了相關關鍵字的搜索遮罩。

QQ安全團隊稱, 在“藍鯨死亡遊戲”被更多媒體曝光後, 根據“藍鯨”熱點關鍵字建立起來的相關及無關的新群還在增加, QQ安全團隊正在進一步進行排查和打擊, 並擴大關鍵字的遮罩範圍。

目前“藍鯨”話題已經在互聯網多個平臺不斷升溫。 對這一話題的引導和控制, 騰訊表示, 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全網路平臺的協作, 同時也需要網友的積極配合。 希望所有QQ用戶能夠積極協助, 一旦發現涉嫌此類話題的群資訊, 請務必立即舉報。

同時, 騰訊鄭重提醒, “藍鯨死亡遊戲”這類行為已經涉嫌組織、教唆他人自殺自殘, 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一經發現將向司法機關舉報。

家長們,留言孩子的QQ群,警惕邪惡的“藍鯨遊戲”,看到“4:20叫醒我”記得提醒孩子們。

揭秘:玩家為何會深陷死亡遊戲?

外媒媒體記者曾假扮15歲的青少年混進“藍鯨”,親自調查了遊戲過程進行揭秘。

據瞭解,這款網路遊戲可以在多個社交媒體上進行,鼓勵青少年在50天內完成一系列暗黑“任務”。

遊戲組織者每天向參加者發送秘密指令,比如要求對方使用刀在身上刻出藍鯨的形狀、看恐怖電影、在淩晨4點20起床等,並拍照證明完成指令。

遊戲玩家如果想中途退出,會遭到組織者威脅。當遊戲進入第50天,組織者就會發出“終極要求”:自殺。

之後,“藍鯨”遊戲通過網路誘導控制參與者的基本招數,也逐步被曝光:

1 剝奪遊戲參與者的睡眠——要求遊戲參與者淩晨4點20分起床。持續增加參與者的負面情緒,並導致麻痹——看一整天的恐怖電影。摧毀參與者生活的信念——不時提出讓參與者懷疑、否定正常生活的問題。

2 威脅參與者不得“退出”——收集參與者的裸照、隱私部位照片等,用以威脅。誘導參與者通過自殘來尋求“解脫”——要求參與者用刀自殘。

3 分析“藍鯨遊戲”的特點不難發現,他們通過有計劃的誘導來操控“玩家”的心智,其方式和邪教“洗腦”十分相似。在這樣持續、密集的誘導下,參與者最終走向極度抑鬱、甚至自殺。

而俄羅斯還有20多萬人在玩這個遊戲。他們究竟為何會深陷死亡遊戲?

調查發現,組織者很會與孩子交流,並且很懂心理學,他們讓女生相信自己很胖,讓男生相信自己是很失敗的失敗者。

遊戲放大了孩子們生活的空虛和性格中的陰暗面,並向孩子灌輸“另一個世界”的概念,讓孩子們相信“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在另一個世界裡會更好。

藍鯨遊戲的標誌

組織者落網 但死亡遊戲還在繼續

少男少女如著魔一般的相繼自殺,甚至引起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重視。由普京直接領導的FSB特勤部門參與了對“藍鯨”的調查。並在去年逮捕了21歲的組織者菲力浦。

他被指控在過去的三年裡,在社交媒體上組織了八個“藍鯨”組織,並誘導青年們自殺。

然而,菲力浦的被捕並沒有減少悲劇的發生,文章開頭的尤妮婭和維羅妮卡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這才是一連串自殺事件背後的可怕之處:明明操縱者已經落網,但遊戲好像根本停不下來。

今年1月起,俄網路監管部門已收到7000多起針對“死亡組織”的投訴,其中涉及的網站九成被關閉。為了保護孩子,俄羅斯正在組建“反藍鯨”組織,政府也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但外國社交媒體,比如臉譜和推特目前還無法控制,玩這種遊戲的人數仍在快速增長。

包括英國、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內的多國都發佈警告,提醒家長對孩子在網路上的行動多加注意。(綜合中國青年報、《錢江晚報》、《遼沈晚報》等)

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一經發現將向司法機關舉報。

家長們,留言孩子的QQ群,警惕邪惡的“藍鯨遊戲”,看到“4:20叫醒我”記得提醒孩子們。

揭秘:玩家為何會深陷死亡遊戲?

外媒媒體記者曾假扮15歲的青少年混進“藍鯨”,親自調查了遊戲過程進行揭秘。

據瞭解,這款網路遊戲可以在多個社交媒體上進行,鼓勵青少年在50天內完成一系列暗黑“任務”。

遊戲組織者每天向參加者發送秘密指令,比如要求對方使用刀在身上刻出藍鯨的形狀、看恐怖電影、在淩晨4點20起床等,並拍照證明完成指令。

遊戲玩家如果想中途退出,會遭到組織者威脅。當遊戲進入第50天,組織者就會發出“終極要求”:自殺。

之後,“藍鯨”遊戲通過網路誘導控制參與者的基本招數,也逐步被曝光:

1 剝奪遊戲參與者的睡眠——要求遊戲參與者淩晨4點20分起床。持續增加參與者的負面情緒,並導致麻痹——看一整天的恐怖電影。摧毀參與者生活的信念——不時提出讓參與者懷疑、否定正常生活的問題。

2 威脅參與者不得“退出”——收集參與者的裸照、隱私部位照片等,用以威脅。誘導參與者通過自殘來尋求“解脫”——要求參與者用刀自殘。

3 分析“藍鯨遊戲”的特點不難發現,他們通過有計劃的誘導來操控“玩家”的心智,其方式和邪教“洗腦”十分相似。在這樣持續、密集的誘導下,參與者最終走向極度抑鬱、甚至自殺。

而俄羅斯還有20多萬人在玩這個遊戲。他們究竟為何會深陷死亡遊戲?

調查發現,組織者很會與孩子交流,並且很懂心理學,他們讓女生相信自己很胖,讓男生相信自己是很失敗的失敗者。

遊戲放大了孩子們生活的空虛和性格中的陰暗面,並向孩子灌輸“另一個世界”的概念,讓孩子們相信“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在另一個世界裡會更好。

藍鯨遊戲的標誌

組織者落網 但死亡遊戲還在繼續

少男少女如著魔一般的相繼自殺,甚至引起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重視。由普京直接領導的FSB特勤部門參與了對“藍鯨”的調查。並在去年逮捕了21歲的組織者菲力浦。

他被指控在過去的三年裡,在社交媒體上組織了八個“藍鯨”組織,並誘導青年們自殺。

然而,菲力浦的被捕並沒有減少悲劇的發生,文章開頭的尤妮婭和維羅妮卡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這才是一連串自殺事件背後的可怕之處:明明操縱者已經落網,但遊戲好像根本停不下來。

今年1月起,俄網路監管部門已收到7000多起針對“死亡組織”的投訴,其中涉及的網站九成被關閉。為了保護孩子,俄羅斯正在組建“反藍鯨”組織,政府也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但外國社交媒體,比如臉譜和推特目前還無法控制,玩這種遊戲的人數仍在快速增長。

包括英國、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內的多國都發佈警告,提醒家長對孩子在網路上的行動多加注意。(綜合中國青年報、《錢江晚報》、《遼沈晚報》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