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瓜種植的異常現象

轉自 公益植保

西瓜從種子浸種到瓜果成熟的各個時期會發生許多異常現象, 大多屬於生理性病害的範疇, 主要由不良的生長環境與栽培不當所致。

下面對西瓜各時期異常問題整理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催芽期異常現象

種皮開裂

西瓜種子在催芽過程中, 有時會出現種皮開裂, 造成漿種、爛種、胚根不能伸長等。 主要原因有:

● 浸種時間過短。

● 催芽時包種子用的沙布或催芽基質太幹。

● 催芽時短時間內溫度超過40℃。

不發芽

● 選用的種子發芽能力差或存放三年以上的陳種。

● 催芽溫度低於15℃, 數日後造成爛種。

● 催芽時溫度高於40℃, 出現燒種。

● 浸種時間太短, 種子沒有吸足水分。

克服措施

①選用發芽能力強而飽滿的新種子。

②強光曬種。 在春季選擇晴朗無風天氣, 把種子攤在席子或紙等物體上, 使其在陽光下曝曬4~6小時, 可促進種子後熟, 增強種子的活力, 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

③在常溫下浸種8~10小時, 讓種子吸足水分。

④催芽溫度保持在28~32℃, 濕度較大, 氧氣充足有一定的黑暗時間。

出苗期異常現象

不出苗

● 苗床溫度低於16℃, 低溫爛芽。

● 苗床溫度超過40℃, 高溫燒芽。

● 床土過幹, 使幼芽乾枯, 失去出苗能力。

● 床土濕度過大, 空氣缺乏, 影響出苗。

● 營養土配製不合理, 用了未腐熟有機肥或過量化肥, 農藥用量大, 導致肥害藥害造成爛芽。

● 早春播種過深, 超過3釐米, 加上床土濕度大、溫度低, 出現爛種。

帶殼苗

● 在播種過淺、土壤乾燥、土溫過低或種胚發育不良等情況下, 往往造成子葉戴帽出土,

嚴重影響子葉的伸展和發育。

高腳苗

● 在西瓜出苗到真葉未長出之前這段時間, 溫度過高、濕度過大, 光照不足, 導致下胚軸伸長過度形成高腳苗。

克服措施

①合理配製營養土:6份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園土, 4份充分腐熟過篩有機肥, 每立方米床土中加入0.5kg尿素、2kg過磷酸鈣、0.5kg磷鉀源庫、10kg草木灰、0.1kg 50%多菌靈或70%代森錳鋅、0.1kg辛硫磷, 將土充分攪拌均勻, 堆悶7~10天備用。

②播種前必須把營養土澆濕澆透, 防止播後營養土太幹而影響出苗。

③播種時種子要平臥點播, 防止帶殼出苗。

④播後覆蓋營養土厚度1~1.5釐米, 再用噴壺灑水, 使覆土濕潤。 若出苗前苗床太幹, 可用噴壺噴灑溫水。 齊苗後每隔3~5天噴水1次, 移栽前2~3天苗床不澆水。

⑤出苗前床溫控制在30℃左右,

齊苗後至第一片真葉展開前, 必須嚴格控制床溫, 一般不超過25℃。

⑥春季80%出苗後, 就應揭開薄膜的通風口進行通風, 防止徒長, 定植前7~10天要加大通風量, 逐漸降溫蹲苗。

幼苗期生長異常現象

漚根

● 在連續陰雨天、苗床溫度低、床土濕度大的情況下, 幼苗根系停止生長, 主根、側根變成鐵銹色,嚴重時根系表皮腐爛不發生新根,地上部輕者心葉發黃,重者幼苗萎蔫。

燒根

● 在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或化肥用量過大,苗床土壤乾燥等情況下,根系發黃,不發新根,地上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脆硬,形成小老苗。

黃苗弱苗

● 主要由於長期陰雨低溫,濕度大,營養水準低,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形成弱苗黃苗。

幼苗自封頂

幼苗出現生長點不長,只有兩片子葉或一兩片真葉而沒有頂心的幼苗,俗稱自封頂。主要原因有:

● 育苗期用藥濃度太大,使生長點發生藥害。

● 幼苗出土後遭受某些害蟲為害造成自封頂苗。

● 育苗期間苗床溫度過低,或部分幼苗的生長點凝結過冷水珠,造成生長點凍害。

克服措施

①當90%植株的第一片真葉展出後,提高苗床溫度到25~27℃,若氣溫低於16℃要用燈光或電熱線加溫。

②葉展開後,西瓜苗需水量明顯增加,要根據床土濕度情況及時補充水分,保持床土濕潤。

③早春育苗期多陰雨低溫天氣,氣溫回升後要及時通風,同時設法增加受光時間,防治幼苗徒長造成弱苗。

發生漚根時要立即停止噴水,床面撒些細幹土或煤灰、草木灰等吸水,使床土溫度儘快升高。

發現燒根時及時噴水,提高床土濕度,定植前5~7天停止噴水,進行蹲苗。

對於育苗土營養不足的缺肥黃苗,可在晴天中午葉面噴肥0.2%的高純磷酸二氫鉀(磷鉀源庫)。

伸蔓期異常現象

矮化、縮葉、黃葉

● 瓜田長時間乾旱缺水,或者較長時間土壤過濕排水不良使根系發育受阻,造成地上部植株矮化、縮葉、黃葉,甚至枯萎而死。

● 土壤中鈣、鎂、硼等元素缺乏亦可造成西瓜植株矮化縮葉。

● 施肥不當產生肥害或除草劑藥害,或施用激索不當產生藥害都會造成黃化、矮化、縮葉。

瓜蔓葉萎蔫

西瓜植株突然出現葉片萎蔫,瓜蔓發軟現象。主要原因有:

● 瓜蔓伸長期遇連續5~7天陰雨低溫,而後突然晴天高溫,葉面蒸騰作用強盛,瓜蔓葉片急劇大量失水,此時根系吸水能力尚未恢復良好狀態,使水分代謝失去平衡,造成瓜蔓萎蔫。

● 短時間大暴雨驟晴,經強光曝曬,也易出現瓜蔓萎蔫;某些病害如枯萎病、蔓枯病、細菌性凋萎病引起的病理性瓜蔓萎蔫。

瓜蔓頂端變色

● 瓜蔓頂端變黃者,多為害蟲為害所致;頂端變黑者,多為凍害或肥害所致。

克服措施

①西瓜地不宜連作、一般要4~5年輪作一次。前作以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為最好。

②加強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濕潤,特別是夏秋栽培,要保證有充足水分。同時做到旱能灌,澇能排。

③合理施肥,做到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配合施用,配合施用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均衡營養,提升西瓜抗病抗逆能力。

④合理使用農藥與生長調節劑,防止產生藥害。

⑤根據品種、氣候確定合理播種期、移栽期,不盲目早播早種。

⑥早春雙膜覆蓋栽培遇連續陰雨低溫,突然天氣轉晴,遇到瓜苗萎蔫不可立即揭膜,待膜內瓜苗恢復正常後,,再揭膜通風。

⑦做好病蟲防治工作。

開花結果期異常現象

植株徒長

● 伸蔓至開花坐瓜期氮肥施用過多,田間濕度大,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不協調,造成瘋秧徒長。

蔓葉衰弱

● 表現為植株表現瘦弱,葉片單薄,子房呈圓球形,瘦小不堪,整個植株未老先衰。主要原因是開花坐果期遇到乾旱,脫肥,植株營養不良,肥水嚴重不足。

不坐果

表現為開花坐果期出現落花落果現象。出現原因有:

●花期肥水過多,植株營養失調,莖葉發生徒長,造成落花或化瓜,降低坐瓜率。

● 植株生長瘦弱,子房瘦小或發育不良也降低坐瓜率。

● 花期噴殺蟲劑,迫害訪花昆蟲,降低坐瓜率。

● 開花期遇不良天氣情況,如溫度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受精,導致坐瓜率降低;花期大雨,引起落花,或經雨水濺起的泥滴玷污花期,造成落花或化瓜。

克服措施

①根據不同品種,確定合適的播期,培育壯苗。

②合理施肥、管水。施肥以“前促、中控、後重”為原則。水分則根據不同生理期的需求,抽蔓期至花期保證水分充足,膨果期加大水分供應,成熟期適當控水。膨果需肥關鍵期,葉面噴施0.2%磷鉀源庫溶液,可起到提升營養,提高果品等作用。

③人工授粉。花期遇陰雨低溫,雌雄花都要套袋,進行人工授粉。也可以借助耐低溫早熟品種的花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④科學整枝留瓜。西瓜一般採用雙蔓或三蔓整枝。雙蔓整枝是選留主蔓外,並在主蔓基部選擇一條健壯的側蔓,其餘側蔓全部摘除。當幼果長至饅頭大小時,果實開始迅速膨大,此時一般不再落果,要及時選擇節位好、果形正的果實,雙蔓或三蔓整枝每株留一果。

⑤花期減少噴藥,以免誤傷訪花昆蟲或是產生藥害。

西瓜膨大成熟期異常現象

空秧

● 指植株上沒有坐住瓜,對西瓜產量影響較大。主要是由子花期肥水管理不當,造成徒長或早衰。.花期遇陰雨低溫,不能正常坐果所致。

早衰

● 在西瓜膨大期,遇到乾旱或脫肥等情況,植株表現瘦弱,莖節變短,瓜蔓變細,瓜蔓頂端變為細小的蛇頭狀,葉片變小,生長緩慢。

化瓜

● 幼瓜發育停滯,瓜的頂端開始逐漸枯黃、乾癟,最後脫落。主要原因是幼果膨大期低溫寡照,光照不足,植株製造的養分少,不能滿足西瓜膨大的需要。其次是水肥管理不當,莖葉徒長消耗大量養分。

畸形瓜

當瓜發育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不能正常膨大,出現扁平瓜偏頭瓜、寬肩厚皮瓜、尖嘴瓜、大肚瓜等多種奇形怪狀瓜。

●不同命種出現畸形瓜不同。無籽或少籽西瓜易出現扁平瓜、偏頭瓜;大瓜品種易出現寬肩厚皮瓜。

●不良氣候條件。瓜發育前期遇到不良的環境條件如低溫、乾燥、光照不足,後期條件改善又繼續發育,結成扁平瓜、偏頭瓜、大肚瓜。當果實發育後期遇到低溫、乾燥,則往往形成尖嘴瓜。

●授粉不良。種子的發育對瓜瓤的發育有促進作用。凡是授粉不良或花粉量少、花粉在柱頭上分佈不均勻等都會影響果實種子的發育,形成畸形瓜。

●肥水供應不及時。在瓜果膨大前期肥水不足,後期水肥條件改善就會形成大肚瓜、偏頭瓜。當前期水肥條件充足,後期脫肥脫水,就會形成尖嘴瓜、小瓜或厚皮瓜。果實局部溫差偏大,果實局部受傷害等也會形成畸形瓜。

空心瓜

●就是在瓜尚未充分成熟之前,瓜瓤就出現空洞或裂縫。西瓜膨大後期水分養分供應不足會發生空心。前期低溫、乾旱、光照不足,後期高溫,雨水過多,生長不均衡,也會發生空心。此外,留瓜節位過低或過高、採收過晚都會發生空心。

裂瓜

西瓜採收之前,瓜從瓜臍處自然開裂,使產量和品質受到很大影響。

●不同品種裂瓜程度不一樣,果皮薄的品種、小果型品種易裂瓜;花皮品種比黑皮品種易裂瓜;早熟品種比晚熟品種易裂。

●瓜前期肥水不足,後期營養充足易裂瓜;土壤養分失衡,酸性強,缺鈣缺鎂嚴重的田塊易裂瓜。

●果實膨大後期遇低溫大雨或灌水過多,也會造成裂瓜。

死瓤

果肉內種子周圍呈水浸狀紫紅色或暗紅色,肉軟味差,無法食用,果肉潰爛。主要是果實受到高溫或陽光的直射,使瓜內運來的養分和水分流通不暢而形成的。另外,採收過晚也會造成死瓤。

克服措施

①苗期、伸蔓期要培育壯苗,花期要控肥控水,坐瓜後2~3天要及時施肥供水,後期葉面噴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做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②採收前3~5天不宜灌大水。花期進行人工授粉。合理選瓜留瓜、整蔓理蔓。

③在瓜的膨大期要翻瓜整瓜,避免陽光直接曝曬,若葉片不夠時可用雜草等物遮蓋。

④做好果實膨大期的病蟲防治工作,注意適時採收。

文章來源 農業助手團隊

主根、側根變成鐵銹色,嚴重時根系表皮腐爛不發生新根,地上部輕者心葉發黃,重者幼苗萎蔫。

燒根

● 在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或化肥用量過大,苗床土壤乾燥等情況下,根系發黃,不發新根,地上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脆硬,形成小老苗。

黃苗弱苗

● 主要由於長期陰雨低溫,濕度大,營養水準低,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形成弱苗黃苗。

幼苗自封頂

幼苗出現生長點不長,只有兩片子葉或一兩片真葉而沒有頂心的幼苗,俗稱自封頂。主要原因有:

● 育苗期用藥濃度太大,使生長點發生藥害。

● 幼苗出土後遭受某些害蟲為害造成自封頂苗。

● 育苗期間苗床溫度過低,或部分幼苗的生長點凝結過冷水珠,造成生長點凍害。

克服措施

①當90%植株的第一片真葉展出後,提高苗床溫度到25~27℃,若氣溫低於16℃要用燈光或電熱線加溫。

②葉展開後,西瓜苗需水量明顯增加,要根據床土濕度情況及時補充水分,保持床土濕潤。

③早春育苗期多陰雨低溫天氣,氣溫回升後要及時通風,同時設法增加受光時間,防治幼苗徒長造成弱苗。

發生漚根時要立即停止噴水,床面撒些細幹土或煤灰、草木灰等吸水,使床土溫度儘快升高。

發現燒根時及時噴水,提高床土濕度,定植前5~7天停止噴水,進行蹲苗。

對於育苗土營養不足的缺肥黃苗,可在晴天中午葉面噴肥0.2%的高純磷酸二氫鉀(磷鉀源庫)。

伸蔓期異常現象

矮化、縮葉、黃葉

● 瓜田長時間乾旱缺水,或者較長時間土壤過濕排水不良使根系發育受阻,造成地上部植株矮化、縮葉、黃葉,甚至枯萎而死。

● 土壤中鈣、鎂、硼等元素缺乏亦可造成西瓜植株矮化縮葉。

● 施肥不當產生肥害或除草劑藥害,或施用激索不當產生藥害都會造成黃化、矮化、縮葉。

瓜蔓葉萎蔫

西瓜植株突然出現葉片萎蔫,瓜蔓發軟現象。主要原因有:

● 瓜蔓伸長期遇連續5~7天陰雨低溫,而後突然晴天高溫,葉面蒸騰作用強盛,瓜蔓葉片急劇大量失水,此時根系吸水能力尚未恢復良好狀態,使水分代謝失去平衡,造成瓜蔓萎蔫。

● 短時間大暴雨驟晴,經強光曝曬,也易出現瓜蔓萎蔫;某些病害如枯萎病、蔓枯病、細菌性凋萎病引起的病理性瓜蔓萎蔫。

瓜蔓頂端變色

● 瓜蔓頂端變黃者,多為害蟲為害所致;頂端變黑者,多為凍害或肥害所致。

克服措施

①西瓜地不宜連作、一般要4~5年輪作一次。前作以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為最好。

②加強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濕潤,特別是夏秋栽培,要保證有充足水分。同時做到旱能灌,澇能排。

③合理施肥,做到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配合施用,配合施用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均衡營養,提升西瓜抗病抗逆能力。

④合理使用農藥與生長調節劑,防止產生藥害。

⑤根據品種、氣候確定合理播種期、移栽期,不盲目早播早種。

⑥早春雙膜覆蓋栽培遇連續陰雨低溫,突然天氣轉晴,遇到瓜苗萎蔫不可立即揭膜,待膜內瓜苗恢復正常後,,再揭膜通風。

⑦做好病蟲防治工作。

開花結果期異常現象

植株徒長

● 伸蔓至開花坐瓜期氮肥施用過多,田間濕度大,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不協調,造成瘋秧徒長。

蔓葉衰弱

● 表現為植株表現瘦弱,葉片單薄,子房呈圓球形,瘦小不堪,整個植株未老先衰。主要原因是開花坐果期遇到乾旱,脫肥,植株營養不良,肥水嚴重不足。

不坐果

表現為開花坐果期出現落花落果現象。出現原因有:

●花期肥水過多,植株營養失調,莖葉發生徒長,造成落花或化瓜,降低坐瓜率。

● 植株生長瘦弱,子房瘦小或發育不良也降低坐瓜率。

● 花期噴殺蟲劑,迫害訪花昆蟲,降低坐瓜率。

● 開花期遇不良天氣情況,如溫度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受精,導致坐瓜率降低;花期大雨,引起落花,或經雨水濺起的泥滴玷污花期,造成落花或化瓜。

克服措施

①根據不同品種,確定合適的播期,培育壯苗。

②合理施肥、管水。施肥以“前促、中控、後重”為原則。水分則根據不同生理期的需求,抽蔓期至花期保證水分充足,膨果期加大水分供應,成熟期適當控水。膨果需肥關鍵期,葉面噴施0.2%磷鉀源庫溶液,可起到提升營養,提高果品等作用。

③人工授粉。花期遇陰雨低溫,雌雄花都要套袋,進行人工授粉。也可以借助耐低溫早熟品種的花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④科學整枝留瓜。西瓜一般採用雙蔓或三蔓整枝。雙蔓整枝是選留主蔓外,並在主蔓基部選擇一條健壯的側蔓,其餘側蔓全部摘除。當幼果長至饅頭大小時,果實開始迅速膨大,此時一般不再落果,要及時選擇節位好、果形正的果實,雙蔓或三蔓整枝每株留一果。

⑤花期減少噴藥,以免誤傷訪花昆蟲或是產生藥害。

西瓜膨大成熟期異常現象

空秧

● 指植株上沒有坐住瓜,對西瓜產量影響較大。主要是由子花期肥水管理不當,造成徒長或早衰。.花期遇陰雨低溫,不能正常坐果所致。

早衰

● 在西瓜膨大期,遇到乾旱或脫肥等情況,植株表現瘦弱,莖節變短,瓜蔓變細,瓜蔓頂端變為細小的蛇頭狀,葉片變小,生長緩慢。

化瓜

● 幼瓜發育停滯,瓜的頂端開始逐漸枯黃、乾癟,最後脫落。主要原因是幼果膨大期低溫寡照,光照不足,植株製造的養分少,不能滿足西瓜膨大的需要。其次是水肥管理不當,莖葉徒長消耗大量養分。

畸形瓜

當瓜發育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不能正常膨大,出現扁平瓜偏頭瓜、寬肩厚皮瓜、尖嘴瓜、大肚瓜等多種奇形怪狀瓜。

●不同命種出現畸形瓜不同。無籽或少籽西瓜易出現扁平瓜、偏頭瓜;大瓜品種易出現寬肩厚皮瓜。

●不良氣候條件。瓜發育前期遇到不良的環境條件如低溫、乾燥、光照不足,後期條件改善又繼續發育,結成扁平瓜、偏頭瓜、大肚瓜。當果實發育後期遇到低溫、乾燥,則往往形成尖嘴瓜。

●授粉不良。種子的發育對瓜瓤的發育有促進作用。凡是授粉不良或花粉量少、花粉在柱頭上分佈不均勻等都會影響果實種子的發育,形成畸形瓜。

●肥水供應不及時。在瓜果膨大前期肥水不足,後期水肥條件改善就會形成大肚瓜、偏頭瓜。當前期水肥條件充足,後期脫肥脫水,就會形成尖嘴瓜、小瓜或厚皮瓜。果實局部溫差偏大,果實局部受傷害等也會形成畸形瓜。

空心瓜

●就是在瓜尚未充分成熟之前,瓜瓤就出現空洞或裂縫。西瓜膨大後期水分養分供應不足會發生空心。前期低溫、乾旱、光照不足,後期高溫,雨水過多,生長不均衡,也會發生空心。此外,留瓜節位過低或過高、採收過晚都會發生空心。

裂瓜

西瓜採收之前,瓜從瓜臍處自然開裂,使產量和品質受到很大影響。

●不同品種裂瓜程度不一樣,果皮薄的品種、小果型品種易裂瓜;花皮品種比黑皮品種易裂瓜;早熟品種比晚熟品種易裂。

●瓜前期肥水不足,後期營養充足易裂瓜;土壤養分失衡,酸性強,缺鈣缺鎂嚴重的田塊易裂瓜。

●果實膨大後期遇低溫大雨或灌水過多,也會造成裂瓜。

死瓤

果肉內種子周圍呈水浸狀紫紅色或暗紅色,肉軟味差,無法食用,果肉潰爛。主要是果實受到高溫或陽光的直射,使瓜內運來的養分和水分流通不暢而形成的。另外,採收過晚也會造成死瓤。

克服措施

①苗期、伸蔓期要培育壯苗,花期要控肥控水,坐瓜後2~3天要及時施肥供水,後期葉面噴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做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②採收前3~5天不宜灌大水。花期進行人工授粉。合理選瓜留瓜、整蔓理蔓。

③在瓜的膨大期要翻瓜整瓜,避免陽光直接曝曬,若葉片不夠時可用雜草等物遮蓋。

④做好果實膨大期的病蟲防治工作,注意適時採收。

文章來源 農業助手團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