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去不去養老院真的重要嗎?

小閑最近被《奇葩說》一個話題刷爆了朋友圈

父母提出要和老夥伴去養老院

我該支持還是反對?

這是一個很多70後, 80後正在或者即將面臨的問題。

《奇葩說》以往每期都是奇特的搞怪風

但這一期卻是全場柔情, 嘉賓飆淚

就連小閑也哭成淚人

整期節目就是以下的畫面

這是《奇葩說》第四季第九期

辯題是一個中產階級普遍面臨的問題

------- 父母該不該送進養老院?

這是話題剛拋出時的支持率:

正方的觀點是“支持”, 反方的觀點是“反對”。

節目一開始時,

正方占74%, 反方占26%,

支持父母去養老院的人占了大多數。

可因為一句話,

最終結果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這戲劇性的變化源于馬薇薇的一段話

「 真心說出的話不一定真話, 是情話」

女魔頭馬薇薇輕輕一句,

“真心說的話不一定是真話, 那是情話啊。 ”

他們真的想去住養老院嗎?

還是不想給你們添麻煩?

我們的爸爸媽媽真的是太“懂事”了。

一句話, 全場都淚奔了。

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親密的人, 卻把耐心和寬容給了陌生人。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上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要回家,有父母在的家!」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但是對於“父母提出要住養老院該不該支持?”這個問題,我們也該有我們的態度。範湉湉說死也不會讓父母住養老院。世上只有爸媽好,什麼是家?我們的家在哪裡?我愛的人在哪裡哪裡就是我的家,我只愛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就是我的家。爸媽,不許走。

「人的所在就是家,但養老院不是。」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些人年輕時聰明,老了也一樣聰明,可是有些人年輕時睿智,老了就糊塗了。為什麼現在詐騙集團的目標客戶都是固話?年輕人誰還用固話?但大多數老人用不慣手機,家裡還是安裝著固話。他們對外界的事物不瞭解,不清楚,連我們用的觸屏電腦都覺得太稀奇而不敢碰,怕弄壞。所以一些電視購物商品都是老年人買,但作為子女的我們怎能忍心對他們說“您又上當了!”,是我們沒能花時間陪他們教他們,我們怎麼讓他們不上當?因為他們常常一個人,除了看電視,還能做什麼?

從情感角度也好,從安全角度也罷,

反方都在節目中很好地詮釋了自己的觀點

老人需要的是菜市場的煙火氣和生命的朝氣;

讓老人家去養老院

一個隨時有生命離去的地方;

老人去那裡剝奪了他們和親人相處

融入親情的權利。

雖說現場是哭聲一片,

但依然有部分人堅持了自己的正方觀點。

「為什麼大多數老人身上都有特殊的“老人味”?」

你知道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的占比是多少嗎?

很嚴格的科學資料測算出來 - 90%(讓人吃驚!)

張泉靈老師曾採訪過老人,並提出疑問。原來,老人說他們儘量不洗澡。不是他們不愛乾淨也不是因為沒有條件洗澡,而是他們經常一個人在家,他們害怕年邁遲緩的身體,很可能會因為一次洗澡而不小心摔跤受傷,不僅會毀了他們的晚年,更怕給兒孫帶來負擔。

現在,中國有50%的老人獨居,到了2030年,將有90%的老人獨自一個人生活!知道獨居老人最害怕什麼嗎?那就是孤獨。

「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擅自幫父母判斷」

不要讓生活的煙火氣和生命的朝氣去綁架父母的夢想。在當下這個時代還是存在許多灑脫隨性的老人的,他們不願意像傳統老人們的生活方式一樣辛勞拉扯大子女之後再去照顧第三代,這些老人希望退休之後有自己的生活,那才是他們嚮往的生活!

正方從情感中跳脫出來,

更多的從理性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父母在養老院能得到更專業的醫療護理,

突發危險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救助;

不要去綁架父母的夢想,他們也想過自己的生活,

也想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交際!

聽完他們的闡述,

我相信你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年邁的父母主動提出要住養老院

你該支持還是反對呢

你覺得父母提出想去養老院應該支 (單選) 0人 0% 支持 0人 0% 不支持 投票

小閑說

小閑一直覺得,這個話題不能成為辯題!

因為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每個父母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的身邊一定有那些一直在為自己的孩子忙碌操勞,到了晚年想要為自己活一把的父母,他們越活越灑脫,越活越自我,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狀態。養老院有與他們同齡的夥伴,可以一起打牌,一起跳廣場舞,他們的生活規律類似,話題相同,我們怎麼能說這就是不快樂呢?

當然,也有些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是他們最幸福的事情,那麼瞭解了父母的內心,和他們一起生活,儘量去抽時間多陪伴他們,這也是最好的狀態。

所以,其實去不去養老院真的重要嗎?

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應該是:不管父母在哪裡,我們的關心都應如影隨形,讓父母知道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深愛著他們!年少你陪我成長,垂暮我伴你安老!

母親節快要到了

抽時間多陪陪他們吧!

帶他們去吃沒有吃過的美食

去沒有去過的地方。

買一件禮物

告訴他們:“我愛你!”

你站立在小路上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要回家,有父母在的家!」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但是對於“父母提出要住養老院該不該支持?”這個問題,我們也該有我們的態度。範湉湉說死也不會讓父母住養老院。世上只有爸媽好,什麼是家?我們的家在哪裡?我愛的人在哪裡哪裡就是我的家,我只愛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就是我的家。爸媽,不許走。

「人的所在就是家,但養老院不是。」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些人年輕時聰明,老了也一樣聰明,可是有些人年輕時睿智,老了就糊塗了。為什麼現在詐騙集團的目標客戶都是固話?年輕人誰還用固話?但大多數老人用不慣手機,家裡還是安裝著固話。他們對外界的事物不瞭解,不清楚,連我們用的觸屏電腦都覺得太稀奇而不敢碰,怕弄壞。所以一些電視購物商品都是老年人買,但作為子女的我們怎能忍心對他們說“您又上當了!”,是我們沒能花時間陪他們教他們,我們怎麼讓他們不上當?因為他們常常一個人,除了看電視,還能做什麼?

從情感角度也好,從安全角度也罷,

反方都在節目中很好地詮釋了自己的觀點

老人需要的是菜市場的煙火氣和生命的朝氣;

讓老人家去養老院

一個隨時有生命離去的地方;

老人去那裡剝奪了他們和親人相處

融入親情的權利。

雖說現場是哭聲一片,

但依然有部分人堅持了自己的正方觀點。

「為什麼大多數老人身上都有特殊的“老人味”?」

你知道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的占比是多少嗎?

很嚴格的科學資料測算出來 - 90%(讓人吃驚!)

張泉靈老師曾採訪過老人,並提出疑問。原來,老人說他們儘量不洗澡。不是他們不愛乾淨也不是因為沒有條件洗澡,而是他們經常一個人在家,他們害怕年邁遲緩的身體,很可能會因為一次洗澡而不小心摔跤受傷,不僅會毀了他們的晚年,更怕給兒孫帶來負擔。

現在,中國有50%的老人獨居,到了2030年,將有90%的老人獨自一個人生活!知道獨居老人最害怕什麼嗎?那就是孤獨。

「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擅自幫父母判斷」

不要讓生活的煙火氣和生命的朝氣去綁架父母的夢想。在當下這個時代還是存在許多灑脫隨性的老人的,他們不願意像傳統老人們的生活方式一樣辛勞拉扯大子女之後再去照顧第三代,這些老人希望退休之後有自己的生活,那才是他們嚮往的生活!

正方從情感中跳脫出來,

更多的從理性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父母在養老院能得到更專業的醫療護理,

突發危險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救助;

不要去綁架父母的夢想,他們也想過自己的生活,

也想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交際!

聽完他們的闡述,

我相信你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年邁的父母主動提出要住養老院

你該支持還是反對呢

你覺得父母提出想去養老院應該支 (單選) 0人 0% 支持 0人 0% 不支持 投票

小閑說

小閑一直覺得,這個話題不能成為辯題!

因為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每個父母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的身邊一定有那些一直在為自己的孩子忙碌操勞,到了晚年想要為自己活一把的父母,他們越活越灑脫,越活越自我,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狀態。養老院有與他們同齡的夥伴,可以一起打牌,一起跳廣場舞,他們的生活規律類似,話題相同,我們怎麼能說這就是不快樂呢?

當然,也有些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是他們最幸福的事情,那麼瞭解了父母的內心,和他們一起生活,儘量去抽時間多陪伴他們,這也是最好的狀態。

所以,其實去不去養老院真的重要嗎?

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應該是:不管父母在哪裡,我們的關心都應如影隨形,讓父母知道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深愛著他們!年少你陪我成長,垂暮我伴你安老!

母親節快要到了

抽時間多陪陪他們吧!

帶他們去吃沒有吃過的美食

去沒有去過的地方。

買一件禮物

告訴他們:“我愛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