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朱立秋:轉變政府職能 優化營商環境

朱立秋認為, 轉變政府職能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 攝影:江平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資訊》3月8日訊 記者 王雪銘】“大道至簡, 有權不可任性。

”本屆政府成立伊始, 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持之以恆把簡政放權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 這在客觀上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升。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鵬遠光電企業集團董事長朱立秋認為, 應繼續轉變政府職能, 優化營商環境。

據瞭解, 在這一輪轉變政府職能過程中, 已經提前完成減少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 消滅了所有的非行政許可事項。 工商登記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 註冊資本由實繳改為認繳, 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 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

2015年以來全國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4萬戶,

其中新登記企業平均每天新增1.2萬戶, 企業活躍度保持在70%左右。 朱立秋告訴記者:“政府勇於自身革命, 削手中的權、去部門的利、割自己的肉, 給企業松了綁, 為創業提供了便利, 營造了公平競爭的環境, 新增市場主體呈現‘井噴式’增長。 ”

朱立秋介紹說, 河北省委、省政府實施了更加寬鬆便捷的市場准入制度。 2016年, 河北省直部門取消下放行政權力事項122項。 2月初, 河北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大會。 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明確提出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 聚焦群眾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問題,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真刀真槍解決作風頑疾, 把河北打造成聚集優秀人才、聚集先進要素、聚集優勢產業的高地。

朱立秋告訴《中國經濟資訊》記者:“優化營商環境永無止境,

深化行政體制機制永無窮期, 轉變政府職能永遠在路上。 ”

她認為, 在轉變政府職能首先在要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 尤其是在融資方面。 目前民營企業還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如何讓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 推動利率市場化, 降低融資成本, 應該是未來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工作之一。 朱立秋在今年兩會的議案中提出, 應當放寬市場准入, 構建無障礙綠色通道, 凡是法律法規未明確禁入的行業和領域, 都允許各類市場主體進入, 凡是已向外資開放或承諾開放的領域, 都向國內民間資本放開。

就市場准入問題, 朱立秋告訴《中國經濟資訊》記者:“目前這方面還存在著入而不准和准入不准營的問題,

政府應當全面清理各種行業准入證、生產許可證和職業資格證, 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加快推進‘多證合一’、‘證照分離’, 進一步降低企業准入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讓市場主體‘生得快’、‘長得好’。 ”

此外, 在創新驅動的大環境下, 朱立秋認為, 政府引導扶持幫助民營企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深化產學研戰略合作,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由傳統經濟轉向研發經濟。 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 構建創業孵化生態體系, 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

朱立秋說:“在全面從嚴治黨、保持反腐倡廉高壓態勢的新常態下, 應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以敬民之心, 行簡政之道、革煩苛之弊,

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 ”

她解釋, 堅持親清原則, “親”是相互的情感, “清”是共同的底線。 堅持親清原則, 就是要提升“服”的水準, 加大“放”的力度, 拓展“改”的深度以及強化“管”的能力。

朱立秋建議, 政府既要避免庸俗腐化的不正常政商關係, 也要防止黨政幹部以清廉為藉口對企業家敬而遠之, 形成另一種不正常狀態。 建議企業家要保持清廉的操守, 遵紀守法辦企業, 光明正大搞經營, 堅決摒棄不良的商業行為, 守住法律誠信底線, 堅決不踩紅線, 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做成熟的受社會尊重的企業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