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別以文化的名義讓螢火蟲遭遇節日死

近日, 一則海南省海口市一度假酒店將要舉辦“首屆螢火蟲文化節”的消息引發眾多關注。 該消息稱, 活動期間將聚集“數萬隻螢火蟲點亮海口”,

此舉引發當地多個環保組織注意, 隨即有環保組織發文稱“螢火蟲對環境要求高, 放飛就是放死”, 呼籲對該活動進行抵制。 (5月11日北京青年報)

中國人有“節日情結”, 動輒“編個理由”就弄出個什麼“文化節”來, 什麼“豆腐節”、“地瓜節”、“番茄節”……如今又弄個“螢火蟲文化節”來, 然而此節未辦卻遭到市民抵制, 認為“放飛就是放死”, 而被緊急叫停。

在寧靜的夏夜裡, 螢火蟲漫天飛舞, 螢光點點, 童樂無窮。 童年裡都少不了螢火蟲的趣事。 遺憾的是, 近年來, 螢火蟲的棲息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螢光閃閃”的曼妙夜景也逐漸成為一種回憶。 現在城市裡很難找到螢火蟲, 最大一個原因就是其賴以生存的天然植被被破壞了;此外水污染、農藥噴灑及光污染等人為因素,

也是螢火蟲不見蹤影的重要原因。

李商隱詩雲:“於今腐草無螢火, 終古垂楊有暮鴉。 ”涉及有關楊廣逸遊的兩個故事。 把“螢火”和“腐草”、“垂楊”和“暮鴉”聯繫起來, 於一“有”一“無”的鮮明對比中感慨今昔, 深寓荒淫亡國的歷史教訓。 “於今腐草無螢火”, 這不僅是說當年放螢的地方此時已成廢墟, 只餘“腐草”;更深一層的含意是, 楊廣為了放螢夜遊, 窮搜極捕, 弄得螢火蟲絕種。

如今海口市一度假酒店將要舉辦“首屆螢火蟲文化節”行銷, 如此折磨小精靈除了是對大自然的破壞, 還是缺乏環保意識的舉動, 受到網友一致抵制折射人們對保護生態環境意識的覺醒。 近年來螢火蟲已經成為商業化行銷道具, 螢火蟲成了商家的把玩。

“孤光一點螢”的夜晚, 已經充滿了濃濃的銅臭味, 不再是大自然的恩賜, 而是被捉弄。 再這樣玩下去, 不僅是“於今腐草無螢火”, 而是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糟蹋和破壞。

人類的繁衍與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大自然, 必須以自然生態系統為依託, 這個系統中所有的資源, 如土壤、大氣、水、森林、草原和各種動植物, 與人類的生存發展都是生死攸關地交織在一起, 所以我們要自覺維護人與自然的平衡與和諧。 類似螢火蟲展這樣無聊的遊戲與社會文明和諧格格不入, 應該受到譴責和抵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