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帶著爸媽到恭王府沾了福氣

01

第一站就選擇恭王府, 是有2個原因的

第一呢, 和珅是我們全家人都熟悉的古代名人之一, 而且爸媽都很喜歡看有和珅的連續劇, 至少在王剛的演繹下, 我們都覺得和珅是一個不讓人討厭的貪官, 反而給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的那段日子, 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第二呢, 也是最重要的, 希望能帶爸媽來這塊歷史上的分水寶地走走。

史書上對恭王府的描述是這樣的:“月牙河繞宅如龍蟠, 西山遠望如虎踞”, 就其選址而言, 它佔據京城絕佳的位置。 古人修宅建園很注重風水。

北京據說有兩條龍脈, 一是土龍, 即故宮的龍脈;二是水龍, 指後海和北海一線。 而恭王府正好在後海和北海之間的連接線上, 即龍脈上, 因此風水非常的好。 據說, 北京長壽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在恭王府附近, 我國十大元帥和郭沫若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 而且都非常長壽。

所以北京的第一站, 就是去看看和珅當年的府邸“恭王府”, 之所以叫做”恭王府“, 是因為恭親王奕訢在1851年成為宅子的主人, 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因為距離酒店不遠, 所以我們選擇了走路。

以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 說走在北京的老街上, 胡同裡, 抬頭就能撞進明、清的歷史裡……

因為每次來北京, 都是在同樣的高樓大廈裡忙工作, 也有客戶是在四合院裡辦公的, 但是從未有過這樣的體會, 今天終於可以慢悠悠的, 走在北京的胡同裡。

黃包車很多, 來來往往的, 都是遊客。

按照百度的步行導航, 我們始終都是穿行在不同的胡同裡, 有種小時候走在鄉間小路上的感覺, 偶爾竄出來一條小狗狗, 沒有城市裡的狗那麼時尚漂亮,

就圖元顏的姑娘, 那麼直愣愣的盯著你, 晨晨同學總是要追著跑, 直到一個老人家緩緩的推開一扇紅色的門, 坐在門口的石獅子上, 招呼狗狗回去, 我們才會繼續往前走……

都說古代的姑娘們, 大門不出, 二門不邁, 那些能偷溜出來玩的, 都需要男扮女裝。 想來這些小胡同裡, 大家小姐名門閨秀的身影應該比較少見, 頂多是哪些幹活的婢女, 趁給小姐娘娘們置辦點東西, 偷溜著出來轉轉吧。

快到恭王府的時候, 眼前出現了一大片黃包車, 後來才瞭解到, 這裡是一個黃包車胡同游的集合點, 很多遊客逛網了恭王府, 就坐黃包車逛胡同, 或者坐著黃包車逛完了胡同, 就直接逛恭王府。

恭王府是5A級旅遊景區, 票依然很便宜, 一個人40元。

02

第一道宮門口蹲著兩隻大獅子, 進門要安檢, 以前, 應該門口站著的是看門的人。

售票點就在進門後的左手邊, 好幾個視窗, 只收現金, 速度很快。

但是來旅遊的人非常多, 我們剛到, 就遇上了幾個大的旅遊團, 呼啦啦一群人, 差點把我們沖散。

買了票, 才能進第二道宮門。

所以進門後, 基本上是被人流擠著往前走的。

因為沒有請導遊, 手機裡裝的那個APP塞導遊在這種場合下無法發揮作用。

一直走到恭王府花園, 又名萃錦園, 我們才停下來好好的看看風景。

這個花園據說占地面積28000平方米, 在這裡漫步, 就像漫步在山水之中。

當時我就和妹妹感慨說,難怪過去的那些娘娘們,動輒就去遊院子,這麼美的花園,換成我,估計每天也不會無聊,就單單坐在亭子裡,看這湖水,早起的太陽灑下來變成金色,然後垂柳的倒影不停的變換,到了晚上,夕陽西下,湖水被鍍上另外一種顏色……

很多地方都有“請勿入內”的標識,探頭進去看了幾處,大部分都是可以休息的地方,有的有桌子和凳子,有的單單是一小塊空地,四周都是花草樹木……可以說,銜水環山,古樹參天,曲廊亭榭,富麗天然,感覺所有形容美麗風景的詞語堆在一起,都無法表達我身在其中的感覺。

03

去之前,就查好了關於“後罩樓”的介紹,據說這座樓裡,收藏著和珅不少的金銀珠寶。抄查和坤家產時,在這座樓的夾縫牆裡,就查抄到26000兩黃金。

而且,這個樓的所有窗戶造型都不一樣,聽說當年每扇窗戶都對應了不同的寶物,和坤走到樓下,只要看一眼窗戶,就能知道那裡藏了什麼。

大家都是知道的,恭王府最有名的就是“福”字,至於這個福字是怎麼從皇宮裡面跑到和珅府邸的,據說還是一樁懸案。

所以整個恭王府,感覺到處都是福字。

恰好聽見一個導遊介紹,說當年李嘉誠,來恭王府摸了福字後,運氣越來越好,想要把“福”請回家,後來專家想了個辦法,就是讓工人們臨摹福字。

當然了,李嘉誠覺得這裡風水好,就可以在旁邊買個四合院,放著。

我們就是到這裡走一走,沾沾福氣。

當然也有很多地方可以購買福字,我和爸媽都覺得,心誠就行,所以沒有買。

導遊應該是會帶大家去購買福字的地方,這也是看個人,如果信,買一個福字回家,也算是個祝福吧。

府裡很多地方都有福字,遺憾的是,這一次我們居然沒有走到秘雲洞裡面的那個福字碑。

帶著老人孩子,走一段路,大家就要休息下,而且人太多的地方,也不太敢去。所以旅遊線路都是按照哪裡人少,去哪裡的思路。

對於爸媽來說,來這裡走一走就挺好的,不是非要看遍所有的景點。

所以我想著,今後自己還要再來一次,而且對於路癡的我來說,一定要請導遊。

04

印象最深刻的,就“流杯亭”了,也叫做“沁秋亭”,單簷六角攢尖頂。看上去和普通的亭子沒有什麼不同,

關鍵就是地面上的流杯渠,從亭後山上注井水入渠,再從暗道泄入不遠處的蝠池,這就是所謂肥水不留外人田。

按照當時遇到的一個導遊說的仔細去看,確實,渠看上去像極了實為草書“亭”字,從東面看,構成一個“水”字,從南面看,又像是一個“壽”字!

當年府主人常邀親朋好友圍坐亭廊,效法晉人修楔“曲水流觴”的典故,飲酒賦詩,做蘭亭之會。

據說在清代等級森嚴的制約下,北京只建了六座類似的亭子,此亭為六中之最小的一座,也是最為精緻的一座。

瞬間覺得,古代人真會玩。

也有傳說,說和珅過生日的時候,邀請客人過來,水杯留在誰那裡,誰就把禮金放在裡面,和珅坐在收水口,自然的把禮金收下。

這樣的故事,每一個聽起來都很有趣。

這些對於我們外行看起來都長的一樣的宅子、亭子、湖,就因為這樣一個又一個故事,而變得鮮活而且與眾不同起來。

05

蝠池是在晨晨同學睡著之後,我們找了個看上去很安靜的地方休息,結果我們誤判了,很快就來了一撥又一撥的旅遊團,原來這是個很有名的景點。

導遊說,這個蝠池寓意福池,整個池塘的形狀就像一隻展開翅膀的蝙蝠。我認真看了,還真是很像。

池子周圍種了榆錢樹,因為結的果子很像銅錢,所以我第一次聽說也叫做搖錢樹,春天,榆錢隨風飄落在蝠池中,又說蝠池是聚寶盆。

和珅愛財,處處都能體現出來。

06

大戲樓現在不讓參觀了,有些遺憾。

大戲樓是純木結構,採用三卷勾連搭式屋頂。戲樓內廳堂很高大,但音響效果非常好,處在大堂最邊遠的角落,戲臺上的唱詞也聽得清清楚楚,在當時沒有任何音響設備,據說都是通過水的作用,這在設計上確實很絕妙。

我們在只在門口看了下,只是門前的牡丹開的正豔,聽說還珠格格裡面香妃吸引蝴蝶的戲,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實際上,場地不不大。

紫色的藤蘿,本來很普通,在這大戲樓門前,把天空分割成一塊一塊的,就很有味道了。

當然,這裡的牡丹比不上景山公園的驚豔。

07

每次休息後,站起來走在這座府邸,偶爾會有一種模糊了時光的錯覺,有沒有一位夫人,在此透過高牆遙望遠傳的天空?

歷史記載,和珅有9個老婆,但實際上,應該遠遠不止,而且還有一個西方美女,但和珅和他的原配夫人馮氏感情特別好,去世之後,為她寫過六首《悼亡詩》,其中一首我很喜歡:

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別離。

揚此一坯土,泉址會相隨。

今日我笑伊,他年誰送我。

淒涼壽椿樓,證得涅果。

尤其是那句“今日我笑伊,他年誰送我。”,讀起來就有一種悲涼,聰明如和珅,或許,早已預測到了自己的下場吧。

08

都說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這裡也被稱為中國 “小故宮”。

今天的北京城裡,有60餘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個。

因為我們是邊走邊看,沒有具體的路線,所以,我也專門去查找了幾個自由行的路線,給大家參考,地圖在入口處可以領取的,對照著地圖,再配合聽“賽導遊”的介紹,可以更盡興一些。

遊覽線路一:大門入園——後罩樓——龍王廟——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明道齋(展室)——大戲樓——綠天小隱——福字碑——澄懷擷秀——秋水山房——榆關——出園

遊覽線路二:大門入園——後罩樓——西洋門——獨樂峰——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竹子院——明道齋(展室)——牡丹院——大戲樓——蝠廳(茶藝)——邀月臺——滴翠岩——秘雲洞(福字碑)——澄懷擷秀——湖心亭——妙香亭——榆關——龍王廟——出園

遊覽線路三:大門入園——後罩樓——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福字碑——綠天小隱——蝠廳(茶藝)——大戲樓——荷花院——竹子院——明道齋(展室)——垂花門——藝蔬圃——流杯亭——妙香亭——榆關——渡鵲橋——澄懷擷秀——湖心亭——出園

09

逛完恭王府,坐了個黃包車遊了胡同,其實主要是想要爸媽體驗一下坐黃包車的感覺。

師傅都是要腳踩的,很累,還要不停的解說,我們那輛黃包車的師傅,嗓子都是沙啞的,我要很費力才能聽明白他在說什麼,後來爸媽說,他們那輛的,根本就沒有說幾句,倒是路上給晨晨同學唱了首兒歌。

途中會經過一個四合院,付費參觀,我們去了,然後就後悔了,很小的四合院,應該是目前還有住人,因為我們住的酒店就是四合院的。

當然,想看下當年普通人的住家,也是可以去的。

後來我們猜測,應該是黃包車師傅帶我們進去有提成的吧。

10

結束後就走路回家了。

穿過了一個又一個小胡同,晚上幾乎沒有什麼燈,有點嚇人。

出來玩,每一種玩法,只要自己覺得開心,就好!

就像漫步在山水之中。

當時我就和妹妹感慨說,難怪過去的那些娘娘們,動輒就去遊院子,這麼美的花園,換成我,估計每天也不會無聊,就單單坐在亭子裡,看這湖水,早起的太陽灑下來變成金色,然後垂柳的倒影不停的變換,到了晚上,夕陽西下,湖水被鍍上另外一種顏色……

很多地方都有“請勿入內”的標識,探頭進去看了幾處,大部分都是可以休息的地方,有的有桌子和凳子,有的單單是一小塊空地,四周都是花草樹木……可以說,銜水環山,古樹參天,曲廊亭榭,富麗天然,感覺所有形容美麗風景的詞語堆在一起,都無法表達我身在其中的感覺。

03

去之前,就查好了關於“後罩樓”的介紹,據說這座樓裡,收藏著和珅不少的金銀珠寶。抄查和坤家產時,在這座樓的夾縫牆裡,就查抄到26000兩黃金。

而且,這個樓的所有窗戶造型都不一樣,聽說當年每扇窗戶都對應了不同的寶物,和坤走到樓下,只要看一眼窗戶,就能知道那裡藏了什麼。

大家都是知道的,恭王府最有名的就是“福”字,至於這個福字是怎麼從皇宮裡面跑到和珅府邸的,據說還是一樁懸案。

所以整個恭王府,感覺到處都是福字。

恰好聽見一個導遊介紹,說當年李嘉誠,來恭王府摸了福字後,運氣越來越好,想要把“福”請回家,後來專家想了個辦法,就是讓工人們臨摹福字。

當然了,李嘉誠覺得這裡風水好,就可以在旁邊買個四合院,放著。

我們就是到這裡走一走,沾沾福氣。

當然也有很多地方可以購買福字,我和爸媽都覺得,心誠就行,所以沒有買。

導遊應該是會帶大家去購買福字的地方,這也是看個人,如果信,買一個福字回家,也算是個祝福吧。

府裡很多地方都有福字,遺憾的是,這一次我們居然沒有走到秘雲洞裡面的那個福字碑。

帶著老人孩子,走一段路,大家就要休息下,而且人太多的地方,也不太敢去。所以旅遊線路都是按照哪裡人少,去哪裡的思路。

對於爸媽來說,來這裡走一走就挺好的,不是非要看遍所有的景點。

所以我想著,今後自己還要再來一次,而且對於路癡的我來說,一定要請導遊。

04

印象最深刻的,就“流杯亭”了,也叫做“沁秋亭”,單簷六角攢尖頂。看上去和普通的亭子沒有什麼不同,

關鍵就是地面上的流杯渠,從亭後山上注井水入渠,再從暗道泄入不遠處的蝠池,這就是所謂肥水不留外人田。

按照當時遇到的一個導遊說的仔細去看,確實,渠看上去像極了實為草書“亭”字,從東面看,構成一個“水”字,從南面看,又像是一個“壽”字!

當年府主人常邀親朋好友圍坐亭廊,效法晉人修楔“曲水流觴”的典故,飲酒賦詩,做蘭亭之會。

據說在清代等級森嚴的制約下,北京只建了六座類似的亭子,此亭為六中之最小的一座,也是最為精緻的一座。

瞬間覺得,古代人真會玩。

也有傳說,說和珅過生日的時候,邀請客人過來,水杯留在誰那裡,誰就把禮金放在裡面,和珅坐在收水口,自然的把禮金收下。

這樣的故事,每一個聽起來都很有趣。

這些對於我們外行看起來都長的一樣的宅子、亭子、湖,就因為這樣一個又一個故事,而變得鮮活而且與眾不同起來。

05

蝠池是在晨晨同學睡著之後,我們找了個看上去很安靜的地方休息,結果我們誤判了,很快就來了一撥又一撥的旅遊團,原來這是個很有名的景點。

導遊說,這個蝠池寓意福池,整個池塘的形狀就像一隻展開翅膀的蝙蝠。我認真看了,還真是很像。

池子周圍種了榆錢樹,因為結的果子很像銅錢,所以我第一次聽說也叫做搖錢樹,春天,榆錢隨風飄落在蝠池中,又說蝠池是聚寶盆。

和珅愛財,處處都能體現出來。

06

大戲樓現在不讓參觀了,有些遺憾。

大戲樓是純木結構,採用三卷勾連搭式屋頂。戲樓內廳堂很高大,但音響效果非常好,處在大堂最邊遠的角落,戲臺上的唱詞也聽得清清楚楚,在當時沒有任何音響設備,據說都是通過水的作用,這在設計上確實很絕妙。

我們在只在門口看了下,只是門前的牡丹開的正豔,聽說還珠格格裡面香妃吸引蝴蝶的戲,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實際上,場地不不大。

紫色的藤蘿,本來很普通,在這大戲樓門前,把天空分割成一塊一塊的,就很有味道了。

當然,這裡的牡丹比不上景山公園的驚豔。

07

每次休息後,站起來走在這座府邸,偶爾會有一種模糊了時光的錯覺,有沒有一位夫人,在此透過高牆遙望遠傳的天空?

歷史記載,和珅有9個老婆,但實際上,應該遠遠不止,而且還有一個西方美女,但和珅和他的原配夫人馮氏感情特別好,去世之後,為她寫過六首《悼亡詩》,其中一首我很喜歡:

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別離。

揚此一坯土,泉址會相隨。

今日我笑伊,他年誰送我。

淒涼壽椿樓,證得涅果。

尤其是那句“今日我笑伊,他年誰送我。”,讀起來就有一種悲涼,聰明如和珅,或許,早已預測到了自己的下場吧。

08

都說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這裡也被稱為中國 “小故宮”。

今天的北京城裡,有60餘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個。

因為我們是邊走邊看,沒有具體的路線,所以,我也專門去查找了幾個自由行的路線,給大家參考,地圖在入口處可以領取的,對照著地圖,再配合聽“賽導遊”的介紹,可以更盡興一些。

遊覽線路一:大門入園——後罩樓——龍王廟——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明道齋(展室)——大戲樓——綠天小隱——福字碑——澄懷擷秀——秋水山房——榆關——出園

遊覽線路二:大門入園——後罩樓——西洋門——獨樂峰——安善堂——流杯亭——垂花門——竹子院——明道齋(展室)——牡丹院——大戲樓——蝠廳(茶藝)——邀月臺——滴翠岩——秘雲洞(福字碑)——澄懷擷秀——湖心亭——妙香亭——榆關——龍王廟——出園

遊覽線路三:大門入園——後罩樓——西洋門——獨樂峰——蝠池——安善堂——福字碑——綠天小隱——蝠廳(茶藝)——大戲樓——荷花院——竹子院——明道齋(展室)——垂花門——藝蔬圃——流杯亭——妙香亭——榆關——渡鵲橋——澄懷擷秀——湖心亭——出園

09

逛完恭王府,坐了個黃包車遊了胡同,其實主要是想要爸媽體驗一下坐黃包車的感覺。

師傅都是要腳踩的,很累,還要不停的解說,我們那輛黃包車的師傅,嗓子都是沙啞的,我要很費力才能聽明白他在說什麼,後來爸媽說,他們那輛的,根本就沒有說幾句,倒是路上給晨晨同學唱了首兒歌。

途中會經過一個四合院,付費參觀,我們去了,然後就後悔了,很小的四合院,應該是目前還有住人,因為我們住的酒店就是四合院的。

當然,想看下當年普通人的住家,也是可以去的。

後來我們猜測,應該是黃包車師傅帶我們進去有提成的吧。

10

結束後就走路回家了。

穿過了一個又一個小胡同,晚上幾乎沒有什麼燈,有點嚇人。

出來玩,每一種玩法,只要自己覺得開心,就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