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每日科技速遞」中科院已啟動9個“一帶一路”海外科教合作基地建設

中科院已啟動9個“一帶一路”海外科教合作基地建設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9日上午舉辦中科院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成果發佈會。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發佈會上表示, 從2013年起, 中科院開始實施“發展中國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 包括人才培養、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CAS-TWAS)卓越中心建設、海外科教基地建設等。

據白春禮介紹, 中科院還陸續啟動了9個海外科教合作基地的建設工作。 這些基地包括中亞藥物研發中心、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加德滿都科教中心、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中-斯聯合科教中心、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南美空間天氣實驗室、曼谷創新合作中心。

——人民網

上海市檢察機關服務保障科創中心建設平臺上線

上海市檢察機關服務保障科創中心建設的統一平臺日前正式啟動。 據介紹, 該平臺緊緊圍繞上海科創重要承載區的發展定位和功能, 把檢察服務延伸至科創最前沿,立足“專業”和“服務”。 通過平臺提供查詢,幫助科創主體及時瞭解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指引、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明晰相關法律政策界限, 提高科創主體的權利保護意識和維權能力,

依法保護科創企業及科創人才的合法權益, 為科創主體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更為及時便捷、高效優質的檢察服務保障。

終年流鼻涕或是空氣污染惹的事兒

雖然此前有研究指出空氣污染和鼻及鼻竇組織的慢性炎症有關, 但關於兩者之間的因果聯繫一直缺乏生物學和分子學證據。 如今,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研人員報告說, 對於持續暴露在髒空氣中的小鼠的實驗表明了這種直接的生物效應。

——人民網

美空天飛機在軌飛行近兩年後返回地球

在地球軌道上創紀錄地飛行近兩年後, 美國空軍的神秘空天飛機X-37B於5月7日返回地球。

據美國空軍發表的一份聲明, X-37B軌道測試飛行器當天在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航太中心成功降落, 它在天上度過了718天, 開展了在軌試驗, 同時把X-37B在軌總時間延長至2085天。

——人民網科技

俄研製出3D列印機器人用聚合物

俄羅斯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國立大學先進聚合物新材料實驗室主任斯韋特蘭娜·雜湊羅娃表示,

俄科學家研製出用於3D列印的聚合物, 利用此材料可列印無人機、機器人和假肢。 這種材料具有防化、隔熱、耐溫、抗凍等特點, 可在高溫和強輻射環境下使用, 因此可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太、汽車製造、石油和天然氣等領域。

——“衛星”新聞通訊社

別人研發自動駕駛以色列發明了會開車的機器人

不少高科技企業在斥鉅資研發如何讓汽車自己開動的智慧駕駛技術, 以色列研究人員則另闢蹊徑, 發明出一位據說什麼車都能駕馭的機器人司機。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 這款機器人外形簡單, 僅重15公斤, 折疊後能放進手提箱內;需要時, 可安裝在任何一款汽車的駕駛座上。 機器人配備的自動駕駛系統名為“智慧車輛駕駛系統”, 能通過攝像頭、運動感測器、器械裝置和一套複雜的電腦視覺演算法觀測路況、躲開障礙物和行人、控制車速和方向。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

《細胞》及子刊中國論文年度增長超50%

去年,以中國內地機構為第一完成單位在《細胞》及其子刊上發表的論文共144篇,比2015年增長50%以上,其中近四成發在了影響因數20以上的刊物上。這表明該領域內我國原創性科研成果呈現跨越發展的態勢。

根據統計,中國大陸發表論文最多的兩個地區是北京和上海。兩地發表的論文數量占總數144篇的67.4%。

——《科技日報》

去小行星採礦中國10年內就能做到

我國著名空間飛行器總體、資訊處理專家葉培建院士5月8日表示,小行星資源開發必將是未來航太發展方向之一。“我國只要去做,10年內就能開展示範性工程;要實現大規模開採,大約需要50年左右。”他說。

小行星特別是近地小行星,是近期最有價值的太空探索目標之一。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月球和深空探測領域辦公室技術負責人黃江川認為,我國應在“十四五”期間實施一次高起點、標誌性的小行星探測任務。

——《科技日報》

元素週期表第7行四種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最新發現的四種新元素: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的中文名稱終於確定,並依次定音為“nǐ”“mò”“tián”“ào”。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5月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發佈會,正式向社會發佈了這四種新元素的中文定名。

——人民網

能通過攝像頭、運動感測器、器械裝置和一套複雜的電腦視覺演算法觀測路況、躲開障礙物和行人、控制車速和方向。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

《細胞》及子刊中國論文年度增長超50%

去年,以中國內地機構為第一完成單位在《細胞》及其子刊上發表的論文共144篇,比2015年增長50%以上,其中近四成發在了影響因數20以上的刊物上。這表明該領域內我國原創性科研成果呈現跨越發展的態勢。

根據統計,中國大陸發表論文最多的兩個地區是北京和上海。兩地發表的論文數量占總數144篇的67.4%。

——《科技日報》

去小行星採礦中國10年內就能做到

我國著名空間飛行器總體、資訊處理專家葉培建院士5月8日表示,小行星資源開發必將是未來航太發展方向之一。“我國只要去做,10年內就能開展示範性工程;要實現大規模開採,大約需要50年左右。”他說。

小行星特別是近地小行星,是近期最有價值的太空探索目標之一。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月球和深空探測領域辦公室技術負責人黃江川認為,我國應在“十四五”期間實施一次高起點、標誌性的小行星探測任務。

——《科技日報》

元素週期表第7行四種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最新發現的四種新元素: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的中文名稱終於確定,並依次定音為“nǐ”“mò”“tián”“ào”。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5月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發佈會,正式向社會發佈了這四種新元素的中文定名。

——人民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