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人工智慧要來和你搶飯碗了,快來看看如何應對!

現在網上有很多關於人工智慧的內容, 有說人工智慧會給人類帶來巨大進步的, 也有的是說人工智慧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的各有各的道理,

但是呢, 大部分的內容所描述的啊, 似乎離我們都比較遙遠。 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人工智慧離我們比較近的一些話題。

首先, 在我們談論人工智慧之前呢, 我們先來和大家普及一下到底什麼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簡稱AI, 目前來說他是電腦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範圍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慧這一概念早在1956年美國的達特茅斯會議上就提出來了, 但是開始為人們所熟知應該是在2001年, 斯皮爾伯格所導演的電影《人工智慧》上映之後。 當時, 對很多人來說還是第一次聽說過人工智慧, 但是16年後的今天, 人工智慧已經應用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來啊,

人工智慧發展迅速,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更是首次將人工智慧這個詞寫入到了政府工作報告中。 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BAT, 他們都有自己的人工智慧佈局。 比如百度是最早佈局人工智慧的, 李彥宏也是先在2013年的1月份的時候, 開始打臉對外宣佈百度開設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研究院。 因為, 在此之前啊, 李彥宏是從不主張成立純粹得研究院的。 在成立研究院之後呢, 就是大規模的吸引人才, 去進一步推進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技術。

相比阿裡騰訊百度在人工智慧方面, 目前暫時領先, 享有一定的優勢。 不過呢, 百度顯然並不滿足於此, 最近也是頻繁的開展關於人工智慧的各項舉措。 當然, 騰訊和阿裡呢, 也沒有閑著。

先是阿裡在今年3月13日是啟動了代號為NASA的計畫, 隨後呢騰訊也在5月2日對外公開在西雅圖開設AI實驗室, 發展AI業務, 也算是開始正式進軍人工智慧領域。

雖然互聯網巨頭都在進入人工智慧領域, 人工智慧呢也是應用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甚至說人工智慧的到來, 已經開始在淘汰部分工作崗位。 但是很多人如果不是因為去年阿爾法狗3比1打敗李世石, 他們都不會感受到人工智慧的存在。 更不可能知道人工智慧在某些領域已經超過了人類, 甚至可以代替人們工作。

人工智慧可以代替人們工作, 那麼就會導致部分人群失業, 有專業人士預測, 現如今50%的工作將會在2025年被人工智慧做取代。 那到底是哪些行業將會被取代呢?我們通過觀察現在正在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幾個行業來和大家聊一聊。

第一個行業應該是秘書行業,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了人工智慧秘書在投入使用了。 比如國內百度推出的人工智慧秘書:度秘。 我們剛才還提到的蘋果手機的siri。 還有就是如果你的電腦使用的是微軟的win10系統, 那麼你就知道他也有一個人工智慧助理, Cortana,中文名字小娜。

除了這些, 在美國的有一款人工智慧秘書叫Amy, 她是一個行政秘書, 這個行政秘書在國內並不知名, 但在美國卻被很多大公司在使用, 包括像沃爾瑪這樣的大公司。 這個Amy呢她可以為你做這麼一些事情:發送個性化的郵件, 就是可以給不同的合作夥伴發送不同的郵件。

此外呢, 她還可以給你安排一些事情,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可以給你安排會議。 在很多人看來, 這是很難想像的一個事情。 據說在剛開始使用Amy的時候, 很多合作夥伴都不知道。 但是呢, 由於和發送郵件, 安排會議以及其他的一些工作中呢, 變現的很完美, 因此呢Amy得到了很多合作夥伴讚美, 甚至Amy還和很多公司的高管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這些高管在不知道她是人工智慧之前呢還會送玫瑰花和巧克力給她, 這顯然比很多真人秘書還要受歡迎。

這是智慧秘書, 在美國的這麼一個例子, 就目前來說國內的使用並不明顯, 不過在未來肯定會有很多AI秘書投入使用。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第二個會被人工智慧替代的行業:交通運輸行業。 現在,國內外很多的知名的汽車廠商都在研發無人駕駛汽車,雖然說無人駕駛技術現在還不是很成熟,但是現在已經有汽車廠商已經開始投入使用了,比如特斯拉。

而且,我們現在可以知道的是,現在大家研究的無人駕駛技術的水準進步是越來越快,我相信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大部分中高檔的汽車都會使用無人駕駛技術,而且那時候無人駕駛的安全性要遠高於人工駕駛。這樣一來,其實一大批的駕駛員可能就要下崗了,因為汽車可以自動駕駛那就不需要駕駛員了,而且人工智慧的自動駕駛還不會出現疲勞駕駛、醉駕這些情況。

第三個可能會被人工智慧替代的行業,安保行業。作為一個人類的保安、保鏢和機器人相比真的是有很大的區別,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澳門風雲,裡面就有保護發哥的機器人,叫傻強。

這樣的機器人,首先他不會疲憊,不會累,只要電池問題解決了,他就可以24小時待命保護你。而且,他對付人類可以一個打十個,更誇張的是他不怕子彈,一般的武器奈何不了他,一般的安保人員,甚至是武警跟他相比簡直弱爆了。當然,現在要產出傻強那樣靈活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可能暫時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第四個可能會被AI取代的行業製造業。製造業呢算是第一批使用機器人的行業之一,其實我剛才應該在第一時間說的,不過現在說也還來得及。其實製造業投入使用機器人已經有好幾年了,很多製造商已經在使用機器人,讓他們完成裝配和包裝等一些簡單的工作任務。

現在,隨著人工智慧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機器人的專配和包裝能力呢也將會通過應用人工智慧的技術更上一層樓。它們將能夠做很多更加精細化的工作,比如可以應用於組裝電子元件這樣複雜的物品。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3D列印的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的成熟,整個製造業基本都可以靠機器人來完成。

人類製造的智慧型機器人很有可能會達到,可以取代電子工程師和製作工人的這麼一天,極大的顛覆製作業,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

第五個行業金融行業,這個行業目前被人工智慧取代是最明顯不過的。小到一個櫃檯服務員,大到高級分析師,都正在被取代。比如,銀行的櫃檯的職員,她每天重複的事情無非是幫人錄入資訊、存錢、轉帳、辦理理財產品等等,這些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工作難度,交給人工智慧完全可以處理好。

又比如,銀行和金融機構的高級分析師,以及風控專員,這些人的工資都是很高的,他們主要是做客戶調查、統計和分析計算的,這些事情人工智慧可以通過演算法大資料,做的比他們更快更好,很顯然他們就會被取代。

不僅這些,現在在美國,做對沖和期貨的交易員正在大批量的在被人工智慧所淘汰,因為他們的資料分析和決策能力顯然遠不如人工智慧。在未來,整個金融行業,包括銀行以及其他的金融機構的存在形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銀行可能就不需要任何的職員,完全可以通過人工智慧來完成。大部分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將會被淘汰。

第六個行業我覺得是公務員,因為大部分的公務員其實很多工作和銀行職員和秘書的工作差不多,都是在做資訊的錄入、審批上報等工作,這些工作是完全可以通過機器人來完成的。

如果大部分公務員真的可以很大程度的被人工智慧取代,那真的太好啦。以後我們去稅局辦理業務,你有什麼問題直接問機器人,他就會很爽快的回答你,你要辦理的業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他也會告訴你,根本不會像現在,你去稅局辦理個業務還要看那些人的臉色,對你愛搭不理的。而且有些部分的工作人員,心情好就來上班,心情不好就說有事來不了,找他辦事還要提前預約,拿著我們納稅人的錢卻完全就不把我們這些納稅人當回事,這樣的人就應該第一時間淘汰。

不過,在我國目前的體制下,公務員數量那麼多,想要實現被人工智慧取代,目前幾年內甚至十幾年內還真的是實現不了。不過呢,被取代是遲早的事,所以,那些大學裡面拼了命要考公務員的同學,其實你們的眼光可以放長遠一點,未來公務員肯定不是鐵飯碗!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可能會被機器人取代的第七個行業,法律業。現在,我們身邊已經有侓師事務所在使用機器人來幫助人們解答問題了。除了諮詢,這些智慧型機器人他可以像秘書給我們寫檔發送郵件一樣,他也可以代替律師給你起草律師函,而且寫的很快。

光是諮詢和撰寫律師函這兩個方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律師事務所的效率。這樣一來其實,又有一大批從事法務工作得從業者又要被人工智慧所取代了。所以啊,學法律的同學啊,你的法條背的怎麼樣了,你還要繼續背法條嗎?

第八個可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行業:翻譯;相信很多朋友都在用各類翻譯軟體,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現在這些翻譯軟體翻譯的是越來越好了,未來肯定會更好,一般的翻譯就不需要了。

我們舉個例子,最近,我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新聞,有人找了一段比較難翻譯的文字,然後他們還找了一個英語專業畢業過了專業英語八級的翻譯員來和人工智慧做一個翻譯對比,結果驚訝的發現,AI翻譯出來的結果基本上和這個專業的翻譯所翻譯的基本相似,也就是現在的線上翻譯已經達到了專業水準

第九個可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行業,醫療行業。IBM有個應用與醫療領域的機器人叫做Watson,中文名沃森,它可以通過收錄醫療領域的文獻資料,患者資料等,以大資料的方式快速的為患者做出診斷,並給醫生提供更加適合患者的個性化治療方案。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在去年8月份,Watson就幫助了一位在日本的東京大學醫學院治療的60歲女性患者診斷出了十分罕見的白血病。就在醫生們都對這個新型的病例束手無策時,沃森又通過比對,2000萬份癌症研究文獻,在短短的十分鐘之內給出了診斷方案。大家想想啊,2000萬份啊,要是讓人類去讀得花多長時間?可能還沒來得及讀完,這位患者就去世了。

這是人工智慧在坐診的一個例子,除了坐診其實現在部分外科手術已經用到了機器人,而且也很靠譜,甚至據說有的機器人比人類醫生還好。所以,醫療行業也會有一部分人會被人工智慧給替代。

第十個可能會被人工智慧顛覆的行業:新聞業。為什麼說會影響新聞業,我們舉兩個例子。首先,第一個例子,2015年9月份騰訊正式推出的Dreamwriter寫稿機器人,據說從抓取資料到發佈稿件,耗時僅需一分鐘,大大的提高了新聞發佈的效率,而且這一年一來,Dreamwriter半年的寫稿量達到30萬篇,沒聽說過出現任何意外。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百度最近提出的取消新聞源,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現在自媒體越來越發達,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把新聞發佈到社交媒體,而百度又可以對時效性的內容進一步升級,第一時間讓搜尋引擎收錄,甚至可以讓寫稿機器人撰稿發佈。因此,這樣一來,又有一部分新聞媒體人會被取代。

除了以上的是個行業其實還有其他的領域也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比如說教育行業啊、諮詢行業以及客服等也都有可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只是需要一點時間罷了。由於節目的時間關係,我們就不在舉例分析其他行業了。

當然,以上的各個行業雖然會受到衝擊,但是就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想要被顛覆暫時還沒有那麼快。因此,大家還有時間去準備,應對這次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大概會是怎樣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

我們通過現在的一些例子來說,比如說阿爾法狗打敗了李世石,有專家解讀說,有可能是因為阿爾法狗根據現存的資料,對李世石過去下棋的棋譜去做過大資料的分析研究,基本已經掌握了李世石的棋譜和出招習慣,可李世石卻完全不知道阿爾法狗會怎麼出招,因此,李世石失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我們無法佐證這個說法是否準確,但他帶給我們一個思考: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我們要去瞭解人工智慧,去發現人工智慧不擅長的事情,我就多去做,他們能做的比我們更好的事情,我們就讓他們來配合我們,這樣我們才能做好應對措施。

我們觀察剛才所說到的會被AI取代的幾個行業中,我們會發現他們有這麼一些特點,很多工作都是流程式的、重複性的、資料性的、客觀性的、可以衡量、以計算出來、可以標準化的,相比人類來做這些事情,如果用機器來做,效果會更好。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所以,如果說要避免我們被人工智慧取代的話,我們就需要發揮我們人類有思想、有創造力的這麼些優勢,去做一些個性化,很難被標準化而且有創意的事情。像匠人、藝術家一樣,去做個性化的定制。

而且,我們還發現一個事情,就是現在人工智慧只能做好某一垂直領域的事,還不具備多領域綜合的能力,因此,我們也可以提高我們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去跨界協同工作。我想,這一個能力會在人工智慧時代顯得尤其重要。

最後我們來聊一下大家都在擔心的一個問題,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嗎?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很擔心,甚至霍金都說AI會把人類毀滅,因此,在2015年他還和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聯名發表公開信,抵制AI武器化。但他們也只是說要抵制武器化,並沒有說要在其他方面來進行抵制。

其實,我認為:每一個新的技術革命的出現,都會導致一批人失業,也會使人們產生恐慌,但這只是短暫的。人工智慧只是我們人類發明的一個工具而已,還不至於毀滅人類。只要我們使用得當,總有一天他會像電腦一樣,成為我們人類生活的助手,在未來我們很有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一個人工智慧的助手,就像現在我們人手有一台電腦,一部智慧手機一樣,我們一定可以和他們緊密的結合起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工作與生活。

現在,國內外很多的知名的汽車廠商都在研發無人駕駛汽車,雖然說無人駕駛技術現在還不是很成熟,但是現在已經有汽車廠商已經開始投入使用了,比如特斯拉。

而且,我們現在可以知道的是,現在大家研究的無人駕駛技術的水準進步是越來越快,我相信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大部分中高檔的汽車都會使用無人駕駛技術,而且那時候無人駕駛的安全性要遠高於人工駕駛。這樣一來,其實一大批的駕駛員可能就要下崗了,因為汽車可以自動駕駛那就不需要駕駛員了,而且人工智慧的自動駕駛還不會出現疲勞駕駛、醉駕這些情況。

第三個可能會被人工智慧替代的行業,安保行業。作為一個人類的保安、保鏢和機器人相比真的是有很大的區別,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澳門風雲,裡面就有保護發哥的機器人,叫傻強。

這樣的機器人,首先他不會疲憊,不會累,只要電池問題解決了,他就可以24小時待命保護你。而且,他對付人類可以一個打十個,更誇張的是他不怕子彈,一般的武器奈何不了他,一般的安保人員,甚至是武警跟他相比簡直弱爆了。當然,現在要產出傻強那樣靈活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可能暫時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第四個可能會被AI取代的行業製造業。製造業呢算是第一批使用機器人的行業之一,其實我剛才應該在第一時間說的,不過現在說也還來得及。其實製造業投入使用機器人已經有好幾年了,很多製造商已經在使用機器人,讓他們完成裝配和包裝等一些簡單的工作任務。

現在,隨著人工智慧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機器人的專配和包裝能力呢也將會通過應用人工智慧的技術更上一層樓。它們將能夠做很多更加精細化的工作,比如可以應用於組裝電子元件這樣複雜的物品。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3D列印的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的成熟,整個製造業基本都可以靠機器人來完成。

人類製造的智慧型機器人很有可能會達到,可以取代電子工程師和製作工人的這麼一天,極大的顛覆製作業,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

第五個行業金融行業,這個行業目前被人工智慧取代是最明顯不過的。小到一個櫃檯服務員,大到高級分析師,都正在被取代。比如,銀行的櫃檯的職員,她每天重複的事情無非是幫人錄入資訊、存錢、轉帳、辦理理財產品等等,這些工作並沒有太大的工作難度,交給人工智慧完全可以處理好。

又比如,銀行和金融機構的高級分析師,以及風控專員,這些人的工資都是很高的,他們主要是做客戶調查、統計和分析計算的,這些事情人工智慧可以通過演算法大資料,做的比他們更快更好,很顯然他們就會被取代。

不僅這些,現在在美國,做對沖和期貨的交易員正在大批量的在被人工智慧所淘汰,因為他們的資料分析和決策能力顯然遠不如人工智慧。在未來,整個金融行業,包括銀行以及其他的金融機構的存在形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銀行可能就不需要任何的職員,完全可以通過人工智慧來完成。大部分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將會被淘汰。

第六個行業我覺得是公務員,因為大部分的公務員其實很多工作和銀行職員和秘書的工作差不多,都是在做資訊的錄入、審批上報等工作,這些工作是完全可以通過機器人來完成的。

如果大部分公務員真的可以很大程度的被人工智慧取代,那真的太好啦。以後我們去稅局辦理業務,你有什麼問題直接問機器人,他就會很爽快的回答你,你要辦理的業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他也會告訴你,根本不會像現在,你去稅局辦理個業務還要看那些人的臉色,對你愛搭不理的。而且有些部分的工作人員,心情好就來上班,心情不好就說有事來不了,找他辦事還要提前預約,拿著我們納稅人的錢卻完全就不把我們這些納稅人當回事,這樣的人就應該第一時間淘汰。

不過,在我國目前的體制下,公務員數量那麼多,想要實現被人工智慧取代,目前幾年內甚至十幾年內還真的是實現不了。不過呢,被取代是遲早的事,所以,那些大學裡面拼了命要考公務員的同學,其實你們的眼光可以放長遠一點,未來公務員肯定不是鐵飯碗!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可能會被機器人取代的第七個行業,法律業。現在,我們身邊已經有侓師事務所在使用機器人來幫助人們解答問題了。除了諮詢,這些智慧型機器人他可以像秘書給我們寫檔發送郵件一樣,他也可以代替律師給你起草律師函,而且寫的很快。

光是諮詢和撰寫律師函這兩個方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律師事務所的效率。這樣一來其實,又有一大批從事法務工作得從業者又要被人工智慧所取代了。所以啊,學法律的同學啊,你的法條背的怎麼樣了,你還要繼續背法條嗎?

第八個可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行業:翻譯;相信很多朋友都在用各類翻譯軟體,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現在這些翻譯軟體翻譯的是越來越好了,未來肯定會更好,一般的翻譯就不需要了。

我們舉個例子,最近,我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新聞,有人找了一段比較難翻譯的文字,然後他們還找了一個英語專業畢業過了專業英語八級的翻譯員來和人工智慧做一個翻譯對比,結果驚訝的發現,AI翻譯出來的結果基本上和這個專業的翻譯所翻譯的基本相似,也就是現在的線上翻譯已經達到了專業水準

第九個可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行業,醫療行業。IBM有個應用與醫療領域的機器人叫做Watson,中文名沃森,它可以通過收錄醫療領域的文獻資料,患者資料等,以大資料的方式快速的為患者做出診斷,並給醫生提供更加適合患者的個性化治療方案。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在去年8月份,Watson就幫助了一位在日本的東京大學醫學院治療的60歲女性患者診斷出了十分罕見的白血病。就在醫生們都對這個新型的病例束手無策時,沃森又通過比對,2000萬份癌症研究文獻,在短短的十分鐘之內給出了診斷方案。大家想想啊,2000萬份啊,要是讓人類去讀得花多長時間?可能還沒來得及讀完,這位患者就去世了。

這是人工智慧在坐診的一個例子,除了坐診其實現在部分外科手術已經用到了機器人,而且也很靠譜,甚至據說有的機器人比人類醫生還好。所以,醫療行業也會有一部分人會被人工智慧給替代。

第十個可能會被人工智慧顛覆的行業:新聞業。為什麼說會影響新聞業,我們舉兩個例子。首先,第一個例子,2015年9月份騰訊正式推出的Dreamwriter寫稿機器人,據說從抓取資料到發佈稿件,耗時僅需一分鐘,大大的提高了新聞發佈的效率,而且這一年一來,Dreamwriter半年的寫稿量達到30萬篇,沒聽說過出現任何意外。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百度最近提出的取消新聞源,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現在自媒體越來越發達,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把新聞發佈到社交媒體,而百度又可以對時效性的內容進一步升級,第一時間讓搜尋引擎收錄,甚至可以讓寫稿機器人撰稿發佈。因此,這樣一來,又有一部分新聞媒體人會被取代。

除了以上的是個行業其實還有其他的領域也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比如說教育行業啊、諮詢行業以及客服等也都有可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只是需要一點時間罷了。由於節目的時間關係,我們就不在舉例分析其他行業了。

當然,以上的各個行業雖然會受到衝擊,但是就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想要被顛覆暫時還沒有那麼快。因此,大家還有時間去準備,應對這次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大概會是怎樣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人工智慧帶來的衝擊?

我們通過現在的一些例子來說,比如說阿爾法狗打敗了李世石,有專家解讀說,有可能是因為阿爾法狗根據現存的資料,對李世石過去下棋的棋譜去做過大資料的分析研究,基本已經掌握了李世石的棋譜和出招習慣,可李世石卻完全不知道阿爾法狗會怎麼出招,因此,李世石失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我們無法佐證這個說法是否準確,但他帶給我們一個思考: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我們要去瞭解人工智慧,去發現人工智慧不擅長的事情,我就多去做,他們能做的比我們更好的事情,我們就讓他們來配合我們,這樣我們才能做好應對措施。

我們觀察剛才所說到的會被AI取代的幾個行業中,我們會發現他們有這麼一些特點,很多工作都是流程式的、重複性的、資料性的、客觀性的、可以衡量、以計算出來、可以標準化的,相比人類來做這些事情,如果用機器來做,效果會更好。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所以,如果說要避免我們被人工智慧取代的話,我們就需要發揮我們人類有思想、有創造力的這麼些優勢,去做一些個性化,很難被標準化而且有創意的事情。像匠人、藝術家一樣,去做個性化的定制。

而且,我們還發現一個事情,就是現在人工智慧只能做好某一垂直領域的事,還不具備多領域綜合的能力,因此,我們也可以提高我們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去跨界協同工作。我想,這一個能力會在人工智慧時代顯得尤其重要。

最後我們來聊一下大家都在擔心的一個問題,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嗎?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很擔心,甚至霍金都說AI會把人類毀滅,因此,在2015年他還和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聯名發表公開信,抵制AI武器化。但他們也只是說要抵制武器化,並沒有說要在其他方面來進行抵制。

其實,我認為:每一個新的技術革命的出現,都會導致一批人失業,也會使人們產生恐慌,但這只是短暫的。人工智慧只是我們人類發明的一個工具而已,還不至於毀滅人類。只要我們使用得當,總有一天他會像電腦一樣,成為我們人類生活的助手,在未來我們很有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一個人工智慧的助手,就像現在我們人手有一台電腦,一部智慧手機一樣,我們一定可以和他們緊密的結合起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工作與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