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崔永元,馬雲,楊振寧對教育的看法,薑還是老的辣

崔永元:我們的教育應該給孩子能力, 而非只是灌輸知識!

一次偶然的機會, 我看到了美國世界史的一道題目: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台, 當初如果沒有死, 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 那麼可怕的黑死病, 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 如果沒有黑死病, 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 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 人們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 如果人們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 就不會有義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 如果沒有文藝復興,

西班牙、南歐就不會強大, 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 如果西班牙、義大利不夠強大, 盎格魯—撒克遜會提早200年強大, 日爾曼會控制中歐, 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 老師看完說:“棒, 分析得好。 ”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人家是在培養能力, 而我們只是在灌輸知識。 更何況, 有些老師根本是在灌輸“死”知識。

馬雲:教育教育, 不僅是教, 更在於育。

我上學的時候不是好學生也不是壞學生, 面對台下的老師們, 馬雲也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 這輩子我曾‘恨’過一個老師, 是我上大學時, 我曾經為一門課自豪, 就是英語口語, 但是這位老師給了我59分, 讓我補考。

馬雲委屈、不解, 直到這位老師跟他說:“給你打的不是分, 是打的你的狂傲。 ”, 這讓一直自恃口語最好而“目空一切”的馬雲突然領悟了做人的道理。

馬雲說:“知識是可以傳授的, 但人生的智慧需要喚醒。 一個優秀的老師能夠喚醒學生的智慧。 ”;“老師最重要的職責是發現人, 每位老師都有機會點燃別人心中的燈。

楊振寧:

1、年輕人要對今天中國的成功有更深的歷史的認識

2、美國的教育絕對不是比中國的中學、小學、大學好

3、把中學生送去美國教育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4、中國今天特別需要拔尖的人

5、我國高校職稱評定制度要完善

6、中國到2040年得諾貝爾獎的頻率可能達到現在日本的頻率

7、屠呦呦得獎的歷史值得寫一本書

8、文科學生可以多看看科學家的傳記

楊振寧:我覺得整個中國目前的家長也好, 教育家也好, 也可以說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 那就是覺得美國的中小學好。 我再三講過, 一個比較好的學生,

比如80分的學生, 如果能夠考進中國一個比較好的大學, 那麼在這個學校念四年, 得了學士學位, 再可能的話送到美國去念研究生, 這是一生最容易接近成功的。 我自己就是這樣, 我後來本科教育、兩年碩士教育都是在西南聯大, 這個給我打了非常扎實的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