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變著花樣做飯的媽媽,真的太有魅力

周小月半

圖片綜合自網路

閨蜜清清最近在朋友圈頻曬DIY的美食, 昨天是西冷牛排, 今天是落葉琵琶蝦, 明天是錦繡意面, 超市里就那麼些食材,

我們每天吃的不過紅燒肉, 番茄炒蛋, 她卻在業餘時間自學加創造, 一天一道菜, 每天不重樣。

我是最熟悉她的, 出嫁前, 十指不沾陽春水。 因為, 她有一個讓人無比羡慕嫉妒恨的廚師媽媽。 我們從小一起長大, 放學後, 我經常不回家, 直接去清清家蹭飯。

說起來都好笑, 為此, 我挨過我媽不少打。 因為那時候, 家裡沒有好吃的。 常人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我媽就是那種, 能燒得一手好菜, 但要食材調料齊全的前提下。

清清的媽媽, 不是一般的巧婦。 她有著對廚藝由衷的熱愛, 為了在食材有限時做出美味的飯菜, 她經常將報紙上的食譜剪下來, 將廣播和收音機裡聽到的食譜記下來, 小張的報紙, 寫滿字的紙殼, 收了滿滿一抽屜。

在我們讀三年級的時候, 清媽媽就學會了磨麵粉給我們攤糖餅, 上山摘酸棗給我們做酸棗餅, 還有地瓜餅, 南瓜餅......

果然, 要做好一件事, 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而我, 當時無比的羡慕清清, 有一個這樣好這樣好的媽媽。

後來, 再說起我饞嘴的小時候, 我媽偶爾會跟我道歉, 她說都怪自己不夠用心。

我開始吐槽起清清, 都說要拴住男人就得先拴住他的胃, 這話, 她以前可是不信的。

她說:小時候家裡窮到揭不開鍋, 但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好幸福, 因為我媽總是變著花樣弄吃的。 南瓜藤好吃, 地瓜藤也很好吃, 芙蓉花也好, 野菜也挺好。

但是, 我只知道, 有一個不愛做飯的媽媽, 是什麼感受。

剛開始戀愛時, 男友每一次找餐館都有嚴格的要求, 必須是小有情調的, 菜點是精緻的, 不僅要好看, 還要好吃。 為了一頓飯, 多遠都去。 後來, 清清發現, 這個注重生活品質的男人, 不僅吃得挑剔, 做菜水準也是絕無僅有。

從未想過進廚房的清清, 於是認定了這個男人。

結婚後, 清清第一次跟著先生回婆婆家聚餐。

嚴格來說, 這是新媳婦上門吃的第一頓飯。

到達時, 菜都已上桌:一碗青菜, 兩份涼菜, 一鍋玉米排骨湯, 一條魚。

說實話, 這頓飯, 清清吃得有點委屈。 而婆婆, 一直強調自己的廚藝實在不行。

回去後, 先生為了安慰她, 說起了自己童年最難忘的那件事。 當時, 他9歲, 哥哥14歲, 男孩子愛跑來跑去, 又是長身體的時候, 餓得很快。 可是, 媽媽討厭做飯, 為了儘量不進廚房, 家裡基本一日只有兩餐, 中午做多一點, 晚上吃剩的。 早飯怎麼解決呢?廚房的地上有一個小紅塑膠桶, 裡面備著砂糖, 餓了, 就自己泡米飯, 泡米糊吃。

有次放學回家, 他揭開桶想拿砂糖, 家裡的小狗剛好2個月大, 跑過來蹭他的腿, 卻將糖桶撞翻了。

那麼大一桶砂糖,

沾了水融化得很快, 這件事, 晚上就被媽媽知道了:從這天起, 兩個月都別想有砂糖吃。

媽媽真的說到做到, 這往後的一星期, 他不斷的跑去揭桶蓋, 又不斷的失望。 終於有一天, 兄弟倆餓得前胸貼後背, 又生氣又委屈, 一怒之下將那只打翻砂糖的小狗裝麻袋, 扔進了池塘。

狗媽媽繞著房子找了好幾天, 叫聲淒涼。 他又後悔又害怕, 連著做了好久的噩夢。

這件事, 成了先生心底永遠的疤, 從未跟人提起。 也因為這件事, 心裡總有一個缺口, 覺得自己的童年很悲慘。

第一次去清清家見父母的那天,清清媽做了整整一桌琳琅滿目的好菜,從前一天下午就開始忙活,還向清清打聽他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

他說,那天下午從清清家離開後,他蹲在路邊放聲大哭。他感覺自己從未被這麼重視過,這樣溫馨又用心的一頓飯,自己居然已經期盼了二十多年。

看著先生越來越驚訝和幸福的臉,她覺得自己散發著閃閃發光的魅力。對廚房的投入,對做菜的用心,使清清感受到,媽媽在每日三餐中傾注的愛,這三十年來,記憶中,從未有過一頓不愉快的用餐。她的媽媽,對家庭從未敷衍過。

母親真的偉大。

清清在結婚一周年紀念的那天,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做了那兩道先生最愛的菜。這兩道菜,她偷偷的做了一次又一次,足足練了一個多月。

飯吃完後,先生突然抬頭說:“我們要個孩子吧!”

那雙眼睛,堅定又閃爍。

如今,清清的兒子2歲了,同齡的孩子要麼被家長追著餵飯,要麼挑食還講條件。而清清這孩子,連挑食都不曾有過,每個星期,他都會列一個長長的功能表,今天想吃什麼,明天想吃什麼,甚至連半年後的生日功能表都預訂了。

清清笑著說,現在吃飯是一家人最幸福,互動最好的時刻。飯桌上從不缺少歡聲笑語,也從不曾吃剩下。

媽媽幸福的做飯,爸爸幸福的洗碗,孩子幸福的吃。多麼溫馨的一家人。

第一次去清清家見父母的那天,清清媽做了整整一桌琳琅滿目的好菜,從前一天下午就開始忙活,還向清清打聽他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

他說,那天下午從清清家離開後,他蹲在路邊放聲大哭。他感覺自己從未被這麼重視過,這樣溫馨又用心的一頓飯,自己居然已經期盼了二十多年。

看著先生越來越驚訝和幸福的臉,她覺得自己散發著閃閃發光的魅力。對廚房的投入,對做菜的用心,使清清感受到,媽媽在每日三餐中傾注的愛,這三十年來,記憶中,從未有過一頓不愉快的用餐。她的媽媽,對家庭從未敷衍過。

母親真的偉大。

清清在結婚一周年紀念的那天,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做了那兩道先生最愛的菜。這兩道菜,她偷偷的做了一次又一次,足足練了一個多月。

飯吃完後,先生突然抬頭說:“我們要個孩子吧!”

那雙眼睛,堅定又閃爍。

如今,清清的兒子2歲了,同齡的孩子要麼被家長追著餵飯,要麼挑食還講條件。而清清這孩子,連挑食都不曾有過,每個星期,他都會列一個長長的功能表,今天想吃什麼,明天想吃什麼,甚至連半年後的生日功能表都預訂了。

清清笑著說,現在吃飯是一家人最幸福,互動最好的時刻。飯桌上從不缺少歡聲笑語,也從不曾吃剩下。

媽媽幸福的做飯,爸爸幸福的洗碗,孩子幸福的吃。多麼溫馨的一家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