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古代十大橋,勞動人民的智慧,驚豔世人

盧溝橋

盧溝橋, 位於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處豐台區永定河上。 始建於1189年, 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盧溝橋全長266.5米, 寬7.5米, 有橋墩十座, 共11個橋孔, 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 橋身左右兩側石雕護欄各有望柱140根, 柱頭上均雕臥伏的大小石獅約500個左右, 神態各異, 栩栩如生。 橋東的碑亭內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 為燕京八景之一。 1937年7月7日, 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廣濟橋

廣濟橋, 在潮州城東門外, 橫臥在滾滾的韓江之上, 東臨筆架山, 西接東門鬧市, 南眺鳳凰洲, 北仰金城山, 景色壯麗迷人。 廣濟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 曾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五亭橋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 那麼五亭橋就是少女身上那條華美的腰帶。 五亭橋不但是瘦西湖的標誌, 也是揚州城的象徵。 它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 至今已有了兩百多年的歷史。 五亭橋上建有極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風亭, 挺拔秀麗的風亭就象五朵冉冉出水的蓮花。

遠處看去, 亭四周都有四個飛簷翹角, 在角上還掛著幾串鈴鐺, 一陣微風吹過, 它們相互碰撞, 發出悅耳動聽的旋律, 仿佛置身夢一般的仙境。 《揚州畫舫錄》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每當清風月滿之時, 每洞各銜一月。 金色蕩漾, 眾月爭輝, 莫可名狀。 ”說是每到滿月之夜, 五亭橋下十五個橋洞中每個洞都含著一個月亮。 如果你能在中秋之夜來到揚州——這個中國月亮城。 說不定就能領略到這“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絕妙奇境。

安平橋

安平橋, 位於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 是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 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 歷時十四年告成。 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 該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 也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 1961年安平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趙州橋

趙州橋, 位於石家莊東南約四十多公里趙縣城南2.5公里處, 它橫跨洨水南北兩岸, 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經歷了10次水災, 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 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 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說, 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 僅就它能夠存在14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 梁思成:“河北趙縣趙州橋……可稱為中國工程界一絕。 ”李約瑟:“在西方圓弧拱橋都被看作是偉大的傑作,而中國的傑出工匠李春,約在610年修築了可與之輝映,甚至技藝更加超群的拱橋。”

十字橋

十字橋位於山西太原市晉祠內。橋樑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樑連接,上鋪十字橋面。魚沼飛梁,漢白玉欄杆,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遊人都可以通過。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 橋樑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風雨橋

風雨橋位於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潯江河上,由鋼筋混凝土月牙形單橋拱和集侗族特色木構建築技藝精華于一體,全橋長368米,寬16米,最高處為18米,有7個橋亭,其長度和規模均為世界之最,堪稱世界第一風雨橋。這座集侗族木構建築精華於一體的多功能風雨橋建成後,將和“侗鄉第一鼓樓”——三江鼓樓遙相呼應,並通過民族特色旅遊商業步行街——月亮街和侗鄉大道,與世界最大的單體木構建築“侗鄉鳥巢”東方鬥牛場連成一片,構成三江縣城最經典的黃金旅遊圈,成為三江的標誌和名片。奇特精巧的風雨橋,高大雄偉的鼓樓,別具風格的民居,映著青山綠水,組成了一幅幅秀麗的風俗畫卷。

鐵索橋

鐵索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是中國現存的古老鐵索橋之一,又稱瀘定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禦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鍊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裡,9根做低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體重40餘噸,兩岸橋墩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裡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五音橋

五音橋,位於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上,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能發出叮咚悅耳的聲音。我國古代聲樂中分宮、商、角、徵、羽5個音階,所以人們稱其為五音橋。 五音橋,全橋用潔白的石塊砌成,橋欄板都用含有百分之五十的方解石製造,含有鐵質,輕敲之下,可發出金屬悅耳的聲音,按「宮商角徵羽」的五音組成,令人驚歎!敲擊時需用木質敲擊器,已獲得最佳效果。橋全長110.60米、寬9.10米,兩邊安設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每塊欄板的形狀和大小相同,如果順著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是一座能發出音響的建築物。

玉帶橋

玉帶橋位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建於清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該橋單孔淨跨11.38米,矢高約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橋面是雙反向曲線,組成波形線橋型,配有精製白石欄板,顯得格外富麗堂皇。玉帶橋拱高而薄,形若玉帶,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半圓的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四周橋欄望柱倒影參差,在皺緞般的水面上浮動蕩漾,景象十分動人。它是頤和園裡著名的建築物之一。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李約瑟:“在西方圓弧拱橋都被看作是偉大的傑作,而中國的傑出工匠李春,約在610年修築了可與之輝映,甚至技藝更加超群的拱橋。”

十字橋

十字橋位於山西太原市晉祠內。橋樑為十字形。全橋由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樑連接,上鋪十字橋面。魚沼飛梁,漢白玉欄杆,方磚鋪面,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遊人都可以通過。因這橋構造奇巧,民間傳說是魯班建造的。 橋樑多年經風雨,材質堅固,為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

風雨橋

風雨橋位於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潯江河上,由鋼筋混凝土月牙形單橋拱和集侗族特色木構建築技藝精華于一體,全橋長368米,寬16米,最高處為18米,有7個橋亭,其長度和規模均為世界之最,堪稱世界第一風雨橋。這座集侗族木構建築精華於一體的多功能風雨橋建成後,將和“侗鄉第一鼓樓”——三江鼓樓遙相呼應,並通過民族特色旅遊商業步行街——月亮街和侗鄉大道,與世界最大的單體木構建築“侗鄉鳥巢”東方鬥牛場連成一片,構成三江縣城最經典的黃金旅遊圈,成為三江的標誌和名片。奇特精巧的風雨橋,高大雄偉的鼓樓,別具風格的民居,映著青山綠水,組成了一幅幅秀麗的風俗畫卷。

鐵索橋

鐵索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是中國現存的古老鐵索橋之一,又稱瀘定橋。座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禦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鍊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裡,9根做低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體重40餘噸,兩岸橋墩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裡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五音橋

五音橋,位於河北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上,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能發出叮咚悅耳的聲音。我國古代聲樂中分宮、商、角、徵、羽5個音階,所以人們稱其為五音橋。 五音橋,全橋用潔白的石塊砌成,橋欄板都用含有百分之五十的方解石製造,含有鐵質,輕敲之下,可發出金屬悅耳的聲音,按「宮商角徵羽」的五音組成,令人驚歎!敲擊時需用木質敲擊器,已獲得最佳效果。橋全長110.60米、寬9.10米,兩邊安設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每塊欄板的形狀和大小相同,如果順著敲擊,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是一座能發出音響的建築物。

玉帶橋

玉帶橋位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建於清乾隆年間(西元1736-1795年)。該橋單孔淨跨11.38米,矢高約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橋面是雙反向曲線,組成波形線橋型,配有精製白石欄板,顯得格外富麗堂皇。玉帶橋拱高而薄,形若玉帶,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半圓的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四周橋欄望柱倒影參差,在皺緞般的水面上浮動蕩漾,景象十分動人。它是頤和園裡著名的建築物之一。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