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聽了有流淚衝動的古典音樂

最近迷上了古典音樂, 聽了古典流淚的次數太多了。 隨意記下自己能想起來的幾個。

被音樂之恢巨集壯麗徹底征服以致流淚的:

索爾蒂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一樂章。 我直接就覺得這是富特的1942年3月22日那個神版貝九之後最偉大的貝九版本, 其史詩般的宏大氣勢無人能及。

切利指揮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 一開始聽時還嫌慢, 聽到高潮部分直接服了。

一個比較冷門的:2010年BBC Proms上Ottorino Respighi指揮皇家愛樂樂團的Stokowski改編管弦樂版巴赫BWV582和BWV565。

在Youtube上聽到這兩首, 驚為天人, 自己轉成MP3下下來收藏。 兩首曲子的恢宏氣勢在整個管弦樂團的演繹下簡直令人歎為觀止, 足以和布魯克納馬勒最宏大的作品相抗衡。

約胡姆Altus版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 感覺他老人家指揮完這場基本就羽化登仙了, 太神了。

布魯克納的整首第八交響曲, 個人心目中的古典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品, 征服我絕對不止一次了。 切利的EMI版和里斯本版, 朱利尼版, 卡拉揚版, 旺德的盧貝克教堂版, 都是幾乎能把我聽到跪下流淚的作品。

切利指揮的布魯克納第四、五、六交響曲也都聽哭過。 布魯克納音樂中那種鋪天蓋地宇宙洪荒的氣勢,

真的是整個古典音樂史上都難逢敵手的, 除了馬勒和瓦格納。

說到馬勒, 他在氣勢上最征服我的是第二和第六交響曲, 其中以拉特爾的馬二和卡拉揚的馬六最佳。 兩首都是經過層層鋪墊, 在最後一個樂章迸發出驚天動地的衝擊力, 尤其是馬六第四樂章那幾下大錘子, 每一下幾乎都能把人震傻。

被音樂超強的情感衝擊力給聽哭的:

切利指揮的巴赫B小調彌撒垂憐經(Kyrie), 別的不說, 切利版本把開頭那種悲天憫人的感覺完美表達出來了, 每次聽都有一種靈魂被淨化的感覺。

裡赫特彈奏的貝多芬第29鋼奏第三樂章。 能把我聽哭的鋼琴作品不多, 這是其中一個。 這個樂章是個人心中貝多芬鋼琴作品的最高成就所在。

喜聞樂見的烏拉尼亞英雄(富特文革勒1944年12月指揮貝多芬第三交響曲)TAHRA版第二樂章, 被時間模糊的音質掩蓋不住整個樂章蒼茫悲壯的氣勢, 富特的演繹也已成傳奇。

多個版本的馬勒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都把我聽哭過。 沒辦法, 這個樂章堪稱古典音樂史上最煽情的樂章,

一旦演繹得當, 那情感衝擊力真叫個無法抵擋。 朱利尼版, 海汀克版, 卡拉揚的金版和81年版, 當然還有心中至高無上的阿巴多2010年琉森版, 都聽哭過, 我都快把自己是否聽哭來作為評判馬九版本的標準了。

我非常喜歡卡拉揚版本的馬勒第六交響曲, 除了恢宏震撼的第一和第四樂章外, 最重要的是他將第三樂章的慢板也演繹得無以倫比,

Andris Nelsons指揮琉森節日樂團的馬勒第三交響曲最後一個樂章。 這一版本主要突出一個氣氛, 因為這是在阿巴多去世後的紀念音樂會的曲目, 看視頻時可以看到從指揮到樂手幾乎都是滿臉淚痕, 現場觀眾莊嚴肅穆, 很難不令人動容。

經過古典這麼一洗禮過, 聽其他音樂都經常覺得不夠勁了呀。

聽其他音樂都經常覺得不夠勁了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