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公安部:推動食品造假行為直接入刑

據新華社最新報導,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 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刑事打擊力度, 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推動食品造假行為直接入刑, 完善打擊食品藥品犯罪司法解釋, 有力發揮刑法的打擊震懾作用。

權威資料顯示, 2016年, 公安機關全年共破獲食品犯罪案件1.2萬起、藥品犯罪案件8500起, 公安部掛牌督辦的350余起案件全部告破。

通過資料可以看出, 制假售假的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黑市場以及制假售假的犯罪網路仍然猖獗。

對此, 去年, 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機關開展以食品藥品領域為重點的打假“利劍”行動,

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

食品造假行為直接入刑也成為今年公安部工作的重點之一。

今年1月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在主持召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時就明確, 要完善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 推動摻假造假行為直接入刑, 用最嚴厲的處罰堅決遏制和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2017年1月18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專門召開專家會議, 專題研討全面貫徹落實“處罰到人”與推動摻假造假行為直接入刑。

其實, 食品造假領域的司法實踐並非真空。 2011年, 無錫市就對一起轟動一時的銷售假牛肉案進行了判決,

被告人高某等24人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一一判刑, 最多的一人判刑長達15年。 該案被公安部列為2010年全國食品安全犯罪十大典型案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