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義烏警方破獲重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資訊案!

80名嫌疑人落網, 涉案個人資訊兩億多條

培訓機構發來的招生短信中, 竟對孩子的姓名、學校及班級如數家珍———去年11月, 義烏市公安局接到一名家長的報警, 由此掀開一起重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資訊案的冰山一角。 近日, 義烏警方偵破這起案件, 目前已抓獲涉案嫌疑人80名, 其中涉及教育、房產、銀行等個人資訊達兩億多條。

萬條家長學生資訊洩露

去年11月, 義烏家長金先生收到一條招生短信, 短信裡竟然詳細知道他家孩子的姓名、學校及班級。 這讓金先生陷入了恐慌:“我家小孩的資訊一直保護得不錯,

怎麼會被外面的人拿到?”隨即, 金先生將這一情況反映到義烏公安機關。

接到報警後, 義烏市公安局網警大隊立即介入調查。 民警發現, 短信的來源是義烏某作文培訓中心, 隨即聯合稠城派出所前往這家培訓機構實地檢查。 經檢查發現, 培訓機構老闆娘張某的電腦內保存有一份義烏中小學學籍資訊。

張某面對證據不得不交代, 2015年9月, 她為了解決招生問題, 以3000元的價格向一名季姓犯罪嫌疑人購買了一萬多條義烏部分學校學生、家長的相關資訊, 並編輯廣告向這些手機號碼發送短信, 希望借此招攬生意。

義烏警方全省抓獲80人

去年11月19日, 網警大隊聯合派出所將季某抓獲歸案。 據季某交代, 他此前也開了一家培訓機構,

為招生向上家以4000元的價格買來一份學籍資訊, 該資訊內容包括義烏33所中小學16萬個學生學籍資訊40余萬條。

後來, 季某的輔導站因經營不善倒閉。 隨後, 他將這些資料以1000~3000不等的價格販賣給義烏其他教育機構。 目前, 已查明有18家義烏本地教育機構購買了這份資料。 通過季某這一環, 義烏警方一舉抓獲19名犯罪嫌疑人。

季某的上家在哪裡?考慮到其中涉及大量公民個人隱私, 社會影響惡劣, 義烏市公安局網警大隊、刑偵大隊、稠城和稠江等派出所成立專案組徹查此案。 通過季某, 專案組發現其中牽扯出眾多分支, 杭州一家通訊有限公司最終浮出水面。

3月中旬開始, 專案組經過前期的經營和準備逐步收網, 前往杭州將涉案通訊公司的老總袁某等人抓獲。

隨後, 警方又前往寧波、溫州、台州、衢州等地, 抓獲通過向該公司購買公民個人資訊的相關教育機構負責人61人。

通訊公司從事黑色產業

據瞭解, 杭州這家通訊公司的主業務是做短信平臺, 即借用其他公司的通道幫客戶群發短信, 賺取其中的差價。 2008年開始, 該公司開始販賣公民個人資訊。

這家公司是如何拿到這些資料的?據袁某交代, 一部分是通過駭客技術侵入其他網站的伺服器盜取的, 而大部分的公民資訊是他通過網路途徑購買所得。 經過技術員劉某的重新組建後, 再打包賣到全省各地。

義烏警方梳理資料時發現, 杭州這家通訊有限公司的資料庫資源存儲量多達2TB, 其中保存了涉及全省教育、房產等多個領域的客戶資料達兩億多條,

牟利上百萬元。

目前, 這一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延伸閱讀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

獲利超5000元可入罪

5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佈《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資訊, 具有“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等情形之一的, 即可入罪。

“近年來,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犯罪仍處於高發態勢, 而且與電信網路詐騙、敲詐勒索、綁架等犯罪呈合流態勢, 社會危害更加嚴重。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顏茂昆介紹, 該《解釋》共13條, 其中明確了“公民個人資訊”的範圍、非法“提供公民個人資訊”的認定標準,

以及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等。

據瞭解, 這一司法解釋將自6月1日起施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