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是個小孩的巧姐為何能進入金陵十二釵?

《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 都是聰明美貌的青年女子, 惟獨巧姐是個例外。 巧姐是王熙鳳的女兒, 前八十回結束時, 她還是個懷抱的孩子。 她有什麼資格躋身十二釵行列呢?

《紅樓夢》中的巧姐, 有好些地方十分奇怪:

一是搞不清巧姐和大姐究竟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書中說鳳姐為了孩子好養活, 求劉姥姥給多病多災的大姐另取名巧姐, 顯然大姐和巧姐應該是一個人;但書中又出現了奶媽“抱著巧姐領著大姐”的說法, 顯然大姐和巧姐又是兩個人。

二是巧姐的年齡暴漲暴縮, 總也長不大。 剛出場的大姐,

是個懷抱的嬰兒, 中間似乎長大了一點, 但直到前八十回結束, 她仍然是個不離懷抱、善於啼哭的嬰兒。 《紅樓夢》的故事前後經歷了幾年, 研究者有爭議, 但畢竟是好多年吧, 寶黛等人都由一個大孩子長成了進入婚齡的年輕人, 而巧姐卻總也長不大。

網路配圖

三是《紅樓夢》作者十分討厭巧姐的“狠舅奸兄”, 但這兩位舅和兄究竟是誰?他們怎麼“狠”了?怎麼“奸”了?前八十回沒有交代。 後四十回說賈環和賈芸就是“狠舅奸兄”, 他們合謀把巧姐賣了, 淪落風塵, 後來被劉姥姥搭救, 嫁到鄉下一個周財主家裡。 但賈環不是巧姐的舅舅, 而是叔叔;賈芸為人雖然乖巧但也不似奸人壞人。 《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判詞圖畫也從沒暗示巧姐當過風塵女子,

後四十回這些描寫顯然都不可信。

要想揭開這些謎團, 還是得找對《紅樓夢》作者, 用曹雪芹是解不開巧姐之謎的, 當你知道了《紅樓夢》的作者是洪昇之後, 巧姐之謎就迎刃而解了。

洪昇與妻子黃蕙婚後到逃離家庭前, 生養了兩個孩子, 都是女兒。 長女十分聰明可愛, 但從小多病, 身體較差;幼女尚在懷抱。 這兩個女兒, 應該就是書中大姐和巧姐的生活原型。 逃出杭州後, 洪昇把妻子女兒先安排在武康縣的田莊上生活, 居住在一個只有百來戶人口的小城裡, 自己到北京國子監去謀取功名, 兼以筆耕謀生。

此時, 洪昇的妻子黃蕙和孩子們, 完全失去了生活來源。 黃蕙與婆家鬧翻了, 無人管她們娘仨生活, 就連娘家黃家,

那麼富貴的當朝宰相家庭, 也無人肯照顧這三個可憐的母女。 全靠街坊鄰居接濟一些米和菜, 勉強度命。

此時黃蕙母女生活之困窘就可想而知了。 用洪昇的詩描述, 是“甑塵疑禁火, 衣單似耐寒”, 也就是說, 經常一連幾天揭不開鍋, 鍋上落了一層塵土;到了寒冬沒有棉衣穿, 人們還以為這娘仨耐寒。 對於兩個年幼的女兒來說, 這是多麼悲慘的日子啊!

洪昇的長女似乎沒有正式取名, 我們姑稱之為“大姐”吧。 在饑寒交迫中長到了八歲, 竟在凍餓交加中悲慘地夭亡了!孩子死時, 洪昇正在北京臥病, 聽到這個消息, 猶如晴天霹靂, 洪昇悲痛得幾乎瘋了, 在病床上提筆寫下了《遙哭亡女》四首詩(見附錄)。

網路配圖

洪昇在詩中, 首先痛責自己無能,

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 讓孩子從小嘗盡了痛苦, 有時孩子牽著自己的衣襟“索果”, 自己都無法滿足這點可憐的要求。 這個孩子“從小偏聰慧”, “愛拈爺筆管, 閑學母裁縫”, 父母愁悶時, “消愁最喜儂”。 從此再也見不到這個可愛的女兒了, 將來回到南方, 在你的小墳頭上澆一杯酒訴說父親的歉疚吧。

在這種極度悲傷的心境下, 洪昇應該最痛恨誰?當然是這個孩子的“狠舅奸兄”!其時洪昇的岳父黃彥博已死, 黃蕙的娘家弟兄坐視不管, 洪昇內心怎麼能原諒他們?回到南方後, 洪昇幾次在詩中使用“且著臨邛犢鼻渾”的典故, 去諷刺岳家。 這個典故是指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結婚後, 富裕的岳家不肯照顧他們, 他們就當壚賣酒, 羞臊岳家。

從這個典故中, 不難看出洪昇對孩子的“狠舅奸兄”的情緒。

洪昇的次女是洪之則。 在父母的教育和薰染下, 她成長為一名在當時小有名氣的女詩人。 她參加過蕉園詩社, 是詩社中年齡最小、輩份最晚的成員, 還出版過自己的詩集, 整理過父親的遺作, 還參與過蕉園姐妹集體評點《牡丹亭》傳奇, 並為此寫過跋文(見附錄)。 洪之則後來嫁給杭州郊區一個比較貧寒的秀才, 丈夫沒有考取功名, 又青年早死。 洪之則早早做了未亡人, 用文學生活打發未來的孤寂歲月, 一生也很不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