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古代歷史上的學渣都是怎樣逆襲人生的?

提到考試, 往往都是學霸歡喜學渣憂, 但有些學渣雖然分數不高, 卻是個潛力股, 有時甚至能取得比學霸更輝煌的成就。 今天咱們就聊聊古代科舉考試中落榜生的逆襲之路。

第一:文藝之路

凡是報名參加科舉的同學, 大多都是文藝青年, 所以走這條路那是手到擒來。 比如蒲松齡經歷數次科舉失敗後, 開了一間小茶館搜集各種奇奇怪怪的故事, 並以此為素材, 寫出了清朝第一暢銷書《聊齋志異》。 與蒲松齡相比, 吳敬梓同學就更為憤青了, 由於在科舉場上不順心, 他專門寫了一本《儒林外史》痛駡萬惡的科舉制度,

因此成為了一名偉大的小說家。 由此可見, 吐槽吐的好, 也是一門藝術。

網路配圖

第二:風流之路

文人大多風流, 經歷科舉失敗的文人更為風流。 比如宋朝的柳永, 因為經常填詞吐槽科舉, 導致政審不過關, 便流連於妓院。 在此期間他創造了很多廣為流傳的詞曲, 當時凡有井水處皆唱柳詞, 其火爆程度絕對完爆現在的《中國好聲音》。 還有著名的唐伯虎, 因為誤入作弊案, 被終身取消考試資格。 無奈之下只能寄身於妓院, 但這也給予了唐伯虎創作的靈感, 他的美女人物畫被譽為三百年來無人可及。 來看妓院真是古代文人騷客的靈感站。

網路配圖

第三:發洩之路

不要以為科舉考生都是文弱書生, 要是被逼急了,

那是一秒鐘變猛男的節奏。 因為這條路風險極高, 所以從古至今成功的沒有幾個。 當年的黃巢因為考試掛科, 一怒之下在長安城門前寫下“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反詩, 然後回家組建社團, 當起了古惑仔。 洪秀全也因考試掛科, 而且三次補考都未通過, 便拉了一批掛科的考生建立拜上帝會, 要革清王朝的命。 落榜的學生傷不起!切記, 千萬別讓學生掛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