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要做個“存疑精神”的科學家

【本文經 Tim van der Zee 許可改編, 經授權發佈與意得輯專家視點, 原文發表在他的博客上。 】

每個人都會說謊

問題還可以繼續列舉, 但重點已經出來了:每個人都會說謊。

在現有的體系中, 說謊和誤導不是那麼單純, 是被誘發的。 這有一部分可能是因為強烈偏好陽性發現的美好願望的發表體系。 除了發表體系中存在的這些誘因外, 研究人員當然也是關鍵, 不過, 比較詭異的地方在於這也有部分存在許多領域, 尤其是那些沒有“技術證明”的, 舉例來說, 如果你聲稱可以改善智慧手機, 你可以直接去做。 但像心理學領域就不太可能直接實現。 變數通常都是潛在的, 不能直接觀察到。 衡量也都是間接的, 即便有測出結果通常也沒有辦法證明它們實際上衡量了什麼。

不好的誘因並不會一夜消失, 人們通常抗拒改變。 雖然有很多人在努力奮戰, 想要改善科學, 但要看見成果,

不是一條看不見盡頭的路程, 也會是一條漫漫長路。

從現在做起

這個觀察是否太過憤世嫉俗?或許。 但不管是不是, 最重要的是我們都該小心。 懷疑我們所讀到的資訊, 甚至也要懷疑我們自己做的事、我們做的研究。

這或許是我開始寫博客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時候我都是錯的。 但我想要進步, 隨著時間過去錯得少一些, 而我們需要彼此才能做到, 因為要愚弄一個人太過簡單。

讓我們都當個有“存疑精神”的科學家。 當我們變成更好的科學家。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