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牆內開花牆外香 “一帶一路”加速中國車企走出去

近年來,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步增強,中國汽車品牌的發展勢頭也是日益強勁。 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中國品牌汽車企業正加速海外佈局,加強與國際市場的聯通,為進軍國際市場探路。

“一帶一路”倡議對於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在各個行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落腳汽車產業,“一帶一路”是我國車企走出去的一個契機,有助於我國汽車企業加快佈局海外市場的步伐以及國際業務發展策略的落實。 同時,由於汽車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鏈長的特性,我國車企可與海外各國同時實現多方面互通關係,從政策溝通到基礎設施建設,從貿易暢通再到資金融通,帶動當地生產力發展水準,實現技術共用共同發展。

車企抱團“聯合出海” 發展海外事業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帶動下,我國主流汽車企業,尤其是國有汽車集團,均把發展海外業務作為重要戰略。 通過近十年的發展,我國汽車產業雙超2800萬輛,真正的成為了汽車大國,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 有了國內發展的豐富經驗,我國汽車製造業正在嘗試著走向海外市場。

中國特大型汽車工業集團和中國最早的汽車製造企業之一,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中國一汽)的海外業務已遍佈東南亞、非洲、中東、拉美等5大片區,覆蓋48個國家。 前身為第二汽車製造廠的東風汽車公司, 近年來海外業務轉型取得突破,乘用車海外出口2.11萬輛,同比增長1倍。

作為汽車行業老牌國企的江淮,在“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中,已出口約30個,占到了總數的1/2,且出口規模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不僅是國有汽車集團,長城和奇瑞等民營汽車品牌也正在加快全球佈局的步伐。 在海外等地設立研發中心,擔負起前瞻技術研發、設計創意甚至產品企劃等研發工作,構建全球銷售網路和服務體系。

這些大企業通過“一帶一路”加強與國際汽車市場相互間的對接與溝通,共同研究與探索適合中國企業“聯合出海”的有效模式與路徑,從而促進了中國企業整體“走出去”水準的提升。

由單一產品貿易 向技術人才資本共同輸出轉變

我國汽車企業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走的好,要能形成“一帶一路”戰略輻射效應。 東風公司在 “一帶一路”倡議下,積極開展“走出去”試點工作。 從簡單的貿易出口發展到工業化散件組裝,逐步深化與當地企業的合作。

經過長期探索,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出口已經從當初單一的產品貿易轉變為產品、技術、人才與資本共同輸出的產業戰略佈局。 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汽車企業意識到,加速海外擴張不僅僅是賣出更多汽車,更重要的是佈局。

據瞭解,江淮汽車已經在10個國家建立了合資公司或組裝工廠,包括越南合資公司,以及在孟加拉、菲律賓等9個KD工廠,組裝產品覆蓋江淮輕卡及乘用車產品。

不單單是簡單整車、零部件出口,而是在當地設立公司、研發中心、組裝工廠,從技術、資金、人才方面真正的帶動當地生產力的發展。

有機遇也有挑戰 國際市場更需差異化戰略

相比國內市場,國際市場發展的特點差異化更大。 我國車企走出去,應提升本土化製造的能力,提升屬地化銷售經營的能力,提升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從而促進國際化經營的轉型升級。

走出去的汽車企業需要縱向深入研究“一帶一路”相關政策與沿線國家基本情況,尋求切入點;橫向緊密聯繫國家部委、政策銀行和各大企業,創建新平臺;對外強化交流與合作,對內強化能力的提升,以貫徹落實國家戰略為契機,全面提升企業“走出去”的綜合能力。

基於國際市場不同區域的發展特點,並結合自身的發展現狀,以及海外市場戰略目標,企業需要進行系統的國際化戰略佈局,針對各地市場有不同的特色,採取不同的行銷策略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優勢,基於市場環境進行產品適應性組合。 如中高端產品滿足歐洲、北美市場,經濟型產品滿足亞洲、非洲市場。

同時,需要充分利用全球合作夥伴資源,發揮海外業務的協同效應。 與海外品牌建立戰略聯盟,調用全球資源,全面提升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通過入股或者收購海外品牌,成立新的銷售公司,不斷拓展海外銷售新領域,推行國際化戰略。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引領和推動下,中國品牌汽車企業當前和未來在新興市場掌握的跨國運作經驗和集聚的人才與研發優勢,將為其在歐美等成熟市場進行產品佈局和突破提供有力借鑒。 繼續把握國家“一帶一路”的契機,將高品質的產品服務帶給全球消費者,力爭早日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

繼續把握國家“一帶一路”的契機,將高品質的產品服務帶給全球消費者,力爭早日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