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大愛為流浪者營造家園

——記敬老模範黃秀娟

王遂社 李斌 趙家儀

當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的部分被救助者因疾病折磨、饑餓摧殘、精神虐待相繼致殘致死時,在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黃秀娟以月映萬川的人倫大愛、民胞物與的寬廣襟懷,精心護理著托養中心每一位流浪乞討人員,用善行義舉為“天下寒士”營造了一個溫暖的家。

題記

採訪黃秀娟,緣於3月27日新華社的報導:據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殯儀館的記錄,今年1月1日到2月18日,49天內由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送來的死者是20人。 消息一出,輿論大嘩,全國震動。

直接後果是,4名縣處級領導被免職,9名相關責任人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其實,早在媒體曝光之前,民政部已經下發了《關於對救助管理機構站外托養等工作進行檢查整改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吸取教訓,加強整改,切實履行職責,保障流浪乞討人員的合法權益。 陝西省民政廳積極行動,狠抓落實,由廳領導帶隊,兵分四路赴各地對全省102個救助管理機構整改情況進行全面集中督導、重點檢查。 為了避免在救助管理機構站外托養人員發生意外,有條件的救助管理機構先後從托養機構和醫療機構接回67人,按照相關規定妥善照料。 同時,全省對有長期托養流浪乞討人員的61個托養機構和長期在院治療流浪乞討人員的72個合作醫院全部進行了徹底檢查,及時消除了各類安全隱患,加強了監督管理,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就在省廳領導夯實責任、分片檢查的過程中,在渭南市發現了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先進典型:黃秀娟。

黃秀娟,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人,1998年10月來渭南創業,次年,應聘于渭南經濟開發區敬老院,從護理員幹到副院長。 2003年,擔任臨渭區老年公寓(敬老院)院長。 由於口碑好,信譽高,此後,又創辦了臨渭區托老中心和東秀星托老中心。

也許,正向她父親說的那樣,黃秀娟骨子裡先天就有善根,對老弱病殘特別具有出於本能的同情和關愛。

2008年,一個寒風凜冽的日子。 黃秀娟無意中看到垃圾箱旁翻找食物的流浪人員。

他們穿得破破爛爛,蓬頭垢面,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馬路邊、橋涵裡、井蓋上、廢棄破房、廣場空地,就是他們的棲身之所。 聯想到自己剛到渭南時,也差點淪落街頭,她的心裡泛起一陣陣酸楚。 回家之後,她就和家人商量:把他們集中托養起來,讓他們有個家,有個可以吃飽飯睡好覺的地方。 用杜甫的話講,就是庇天下寒士,護世間窮人。 她對員工們說: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尤其是怎樣善待那些需要照顧的人。 然而,卻遭到了家人的極力反對!這並非家人們歧視流浪者,而是考慮到這些人大都精神異常,甚至有暴力傾向,和老人住在一起極不安全。 再加上敬老院當時條件有限,確實沒法容納。

就像一粒種子蟄伏在土裡,只要有水滋潤,有光溫暖,到了節令自然就會拱出地面,搖曳生姿。

2012年春,她又一次萌生了托養流浪人員的念頭:“這一次他們管不住我了,我一定要把這事做成!”她理直氣壯地給家人說:“渭南正在創建文明城市,作為市政協委員,我有責任讓渭南更美好,有義務為政府分憂,讓流浪人員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再說了,我們托老中心還有空床,消防、監控、供暖等設施全部到位,完全具備收養條件。 ”於是,她直接找到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向卞偉站長講了自己的想法。 恰好救助管理站已將此事納入議事日程,準備按照“民政救助主導、社會組織運作、社會各界參與”的思路,通過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慎重考慮,卞偉站長將流浪人員分別安排在三家養老機構試住,全面考察、綜合評定,最終決定和黃秀娟合作。

良好的工作機制讓流浪乞討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人性關懷與生活護理,也最大限度地考驗著黃秀娟的耐心與細心。 流浪乞討人員中大部分患有精神智障,從外地流浪乞討到渭南,原戶籍地無親屬,無戶口,或者無家人尋找,又無法查清住址。 這些人在外漂泊最久的長達60年,時間最短的也在半年以上。 另一部分為當地長期流浪被遣送人員,無親屬,無戶口。 由於他們都不能正常表達,都說不出自己的名字、年齡和家庭住址,管理起來很不方便。 特別是因為智力障礙或心理扭曲,導致他們很多人都有暴力傾向,常常會毫無來由地尋釁滋事,打架鬥毆,危及他人生命安全。 “剛接來的那二十幾個,有的不知害羞,衣服根本就穿不到身上;有的好像完全癡呆,走著走著就拉到褲子上了;有的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專門拆櫃子,砸玻璃,捅天花板,卸暖氣片,搗爛馬桶、推倒護欄,就連窗戶上鐵絲編織的防護網也被撕成一串破洞。最讓人心疼的是40多張床和床墊全被撕成碎片,好幾個護理員都被打跑了。”黃秀娟流著眼淚說。正是這種極端的行為,深深地刺痛了黃秀娟那顆柔軟的心:“我喜歡這個世界是柔軟的,一個人不會傷害另一個人。最舊最皺的一張臉下面,也還是葉芽一樣的善良、天真。”她曾這樣設身處地地猜想:這些人也許有過鴻鵠之志,有過驕人業績,有過和我們一樣的情懷與興致。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人生際遇,讓他們變成這樣?是命運的折磨?精神的摧殘?還是致命的恐嚇?亡命的追殺?是疾病所致?還是暴力所為?在他們內心深處,是否遭受過撕心裂肺的的淩辱?在他們的心靈家園,是否遭受過難以承受的屠戮?於是,崩潰,絕望,癡呆,失憶,成了傻子,呆子,苶子,瘋子,進入另一個沒有理智、沒有章法、沒有夢想、也沒有任何作為的世界,即便使出洪荒之力也難回到昨天,回歸正常,只能任憑男女老幼嘲笑遺棄,任憑生老病死任性妄為,任憑風霜雪雨恣意肆虐······“我喜歡這個世界是柔軟的,好讓我抱著滿懷的花朵,走過漫生的荊棘。還有,沒有燈火的長街, 走過一個一個驚醒的冬夜。” 也許,他們屬於先天不足,那就只能認命了。有時,黃秀娟也會這樣寬慰自己。

是誰在默默地呼喚,激起了心中的波瀾。似乎冥冥中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牽引,在導示,黃秀娟的身上也充滿了洪荒之力!這洪荒之力又化作拳拳之心,化作涓涓細流,以上善之道涵融四方,以人倫大愛彙聚甘霖,澤及流浪者,恩被乞討漢。倉央嘉措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所以,未來充滿變數,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人。她懂得,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在某種場合,某種意義下,愛國主義就是放大了的孝心。她堅信:相遇在天,相守在人,相惜在心。儘管講仁愛、盡孝道已被驅趕出原有的生活現場,如今只能寄居在幾個肌體僵硬的漢字裡。然而,這種傳統美德,整個社會不是正在提倡嗎?道義和良知不是正在弘揚嗎?無論揆情度理,還是循理悟道,她都要對這個世界宣示:我的地盤我做主!雖然不能兼濟天下,也要盡一己綿薄之力,和這些流浪乞討者以真情互相溫暖,以真愛互相扶持,以真心互相關照。因此,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的工作人員每天早上都會燒出幾大盆熱水,為這些流浪者洗身子,燙衣服。每天都要檢查房間內是否有碎玻璃、磚頭塊、木棍、鐵器等拆卸物。再根據性格、性別、身體情況、性格特徵分層管理。選派專人24小時嚴防死盯,以備不測。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每天都要組織流浪者聽音樂、看電視。輕柔的樂曲、悠揚的旋律、經典的老歌、豪邁的秦腔,每天都在這裡飄揚。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每週都要安排專人給流浪者洗澡、理髮、刮鬍子。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的流浪者吃飯知道排隊,大小便知道去廁所,個別“優秀者”還會幫助護理員打掃衛生,甚至“參與管理”。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鋪設了跑道,新建了洗澡間、衛生間,開設了菜地和飼養園。流浪者可以進行技能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每天定時曬太陽,定時在戶外活動,定時洗澡、更換衣物,換洗的衣物全部用消毒劑浸泡後,開水殺菌洗滌。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完善了醫療、娛樂、心理諮詢、體力康復等功能設施,居住環境美化的溫馨、舒適。

在黃秀娟帶領下,流浪乞討人員全都享受了“小病不出站、大病到醫院”的優惠待遇。如果有人生病,馬上就會接受免費治療。小病有醫生,24小時隨叫隨到,大病有定點醫院隨時接診。仁小翠的臟腑器官先天畸形,發病時疼痛難忍,經常被送進定點醫院治療,每次住院都需兩三個月。多年流浪在外的張小花剛到這裡時,骨瘦如柴、衣不遮體,蓬頭垢面,精神嚴重時常,每天就靠撿拾垃圾中的食品艱難度日,晚上就睡在火車站廣場上。經過半年多的精心護理,身體慢慢恢復,思維也漸漸清晰。經過反復的詢問,得知她是從甘肅流浪過來的。救助管理站和托養中心攜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聯繫到她的家人。她的老父親緊緊滿含淚水激動地說:“我們沒想到她還能活著,感謝共產黨,感謝救助管理站,感謝黃院長的托養中心,是你們救了她一命啊!”

2014年11月27日,黃秀娟將已經閒置的張咀村小學租賃下來,改建裝修後,專門設置了生活能力指導室、康復訓練指導室等九大功能設施,作為流浪乞討人員和癡呆老人的專用場所。當天,黃秀娟給所有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洗了澡,換上了嶄新的棉衣、棉褲、棉襪、棉鞋,還採購了150套新床單、新被罩、100套新碗筷,分發到每個人手裡。12月5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專門聯繫市中心醫院對全體流浪乞討人員和工作人員,從量血壓、做B超、心電圖到抽血化驗,進行了全面的體檢,為托養工作提供了針對性的服務依據。

防傷人、防破壞、防出走、防自傷自殺,是看護流浪乞討人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加固並砌高了圍牆,房間安裝了雙層防護網,窗戶改裝為透明硬塑膠,取暖採用安全的電地暖。為了讓這些流浪乞討人員受到更加人性化的關懷,黃秀娟還把在老年公寓超前使用的管理軟體用在了這裡,呼叫系統和監控系統也用在了這裡,具有獨特的遙控監控功能、在省內獨家領先的GPS衛星定位跟蹤系統設備,全都用在了這裡。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地防控流浪乞討人員意外走失,徹底消除了潛在的隱患,確保了他們的人身安全。人到晚年都希望有親人陪伴,然而,這些長期托養的流浪乞討人員,既無親人,又無朋友,在他們臨終時,黃秀娟和這裡的工作人員就成為他們的“家人”,為他們清洗、整容、穿老衣、辦理後事,讓他們有尊嚴的走完人生的最後旅途。人終有一死,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像黃秀娟這樣,能夠基於這樣的認識構建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4年來,黃秀娟累計托養流浪乞討人員172人次,目前托養79人,安全送返92人,有16人在這裡接受了臨終關懷,安然地魂歸黃土。

和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流浪人員餓死、凍死、病死相比較,真是懸若雲泥,不可同日而語!

人高在忍,人貴在善,人傑在悟。愛心與善舉,在民間擁有海量的精神資源、物質資源和資訊資源,這是一座支撐民族精神的富礦,足以喚醒每個人的愛心,並讓善名遠播,讓善良的光亮燭照你我。為了讓長期流浪在外的特殊人群真正享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溫暖,黃秀娟發動老年公寓的老人和員工獻愛心,捐衣物,一次活動就收到被褥、衣服、鞋襪、肥皂等生活用品1200多件,經過清洗、消毒、分類整理後,發放給大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至,市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的領導都要親臨托養中心,和流浪乞討人員一起過冬至,親自包餃子喂給老弱病殘,讓他們充分享受“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在渭南市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的重視與關懷下,從2014年起,黃秀娟積極配合民政部門和公安機關,聯繫轄區派出所為長期托養的流浪乞討人員辦理了常住戶籍,使他們重新擁有了新的合法身份。4月7日,50名流浪乞討人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戶籍,擁有了身份,擁有了尊嚴。朗朗乾坤,浩浩天漢,作為中國人,他們將以仁四川、仁河南、仁黨生等名字自豪地和正常人一樣,幸福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享受著同一輪太陽與月亮。這項工作,在全國首開先河!

一個安徽人,憑什麼力量、憑什麼信念、憑什麼覺悟在渭南廣播善念,廣施善心,廣種福田?

此心安處是故鄉。在黃秀娟心裡,“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我喜歡這個世界是柔軟的,微笑如風般自由流溢,眼淚從來不會跌碎,圓滿的疼痛,清澈的虔誠。”

“我喜歡這個世界是柔軟的,在這柔軟裡,開放、凋萎、祝福,遠行在這柔軟裡,相遇、分離、回憶、期許。”

“傳說中的末日,過了這最末的一日,還是冬天,還是寒冷,唯願柔軟幾許。願世界溫柔待你。永遠,永遠······”

從2005年起,黃秀娟先後被評為“全國敬老之星”、“全國社會福利服務十大傑出人物”、“全國敬老之星”、“全國最美敬老志願者”、“陝西省巾幗建功標兵”、陝西省“百名孝親敬老之星”、“第八屆陝西省十大孝子”、第四屆渭南市“十大道德楷模”、渭南市“首屆十大孝子”、渭南市“十大助老楷模”,並被授予“臨渭標杆”光榮稱號;兩次榮獲“全國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和“最美女性提名獎”,以及“慈善突出貢獻獎”、“三秦慈善獎”;當選民建全國先進個人和渭南市優秀政協委員。鑒於她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雅安地震、以及尼泊爾地震護理援建中的優異表現,2016年12月1日,黃秀娟順利當選中華慈善總會長期護理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臨渭區老年公寓先後被評為臨渭區先進敬老院、渭南市民辦養老機構先進單位、陝西省一級老年公寓、陝西省十佳老年公寓、連續8年榮獲陝西省優秀愛心護理院光榮稱號,先後兩次被評為陝西省敬老文明號,並躋身全國百家無虐老機構和全國愛心護理院示範基地行列。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窺斑知豹,看葉知秋。近年來,陝西省建立健全了街面救助管理和部門協作運行機制:建立了以省政府主管副省長擔任總召集人的省級聯席會議制度,5個地級市建立了以市政府主管市長擔任總召集人的市級聯席會議制度,4個地級市已經建成救助管理工作街面巡查協同機制,6個地級市以市政府名義下發了有關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的規範性檔。對於已經查明身份資訊者,流出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按照屬地責任積極配合,接領其返鄉;流入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積極協調,確保受助人員回歸流出地。在強化流浪乞討人員醫療救助方面,陝西省各級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按照《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工作規程》相關要求,根據受助人員身體狀況和患病程度,及時醫治,分類救助。即對患病的求助人員及時送醫院救治;對患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的受助人員,及時送具有傳染病收治條件的醫療機構治療;對精神障礙或者疑似精神障礙的受助人員,及時送醫院診斷並安排專業治療。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定期檢查和隨時暗訪制度,對已將滯留人員資訊錄入全國救助尋親網、協調公安機關免費採集DNA工作緩慢的地區,加強檢查督導,限時完成。在日常工作中,嚴格落實“六必須、六不得”要求,堅決避免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

夜幕降臨了。這是蕭伯納深情讚歎過的夜晚,這樣的夜晚讓老者幸福,啟智者靈思,助善者安靜地入眠。

“剛接來的那二十幾個,有的不知害羞,衣服根本就穿不到身上;有的好像完全癡呆,走著走著就拉到褲子上了;有的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專門拆櫃子,砸玻璃,捅天花板,卸暖氣片,搗爛馬桶、推倒護欄,就連窗戶上鐵絲編織的防護網也被撕成一串破洞。最讓人心疼的是40多張床和床墊全被撕成碎片,好幾個護理員都被打跑了。”黃秀娟流著眼淚說。正是這種極端的行為,深深地刺痛了黃秀娟那顆柔軟的心:“我喜歡這個世界是柔軟的,一個人不會傷害另一個人。最舊最皺的一張臉下面,也還是葉芽一樣的善良、天真。”她曾這樣設身處地地猜想:這些人也許有過鴻鵠之志,有過驕人業績,有過和我們一樣的情懷與興致。那麼,究竟是怎樣的人生際遇,讓他們變成這樣?是命運的折磨?精神的摧殘?還是致命的恐嚇?亡命的追殺?是疾病所致?還是暴力所為?在他們內心深處,是否遭受過撕心裂肺的的淩辱?在他們的心靈家園,是否遭受過難以承受的屠戮?於是,崩潰,絕望,癡呆,失憶,成了傻子,呆子,苶子,瘋子,進入另一個沒有理智、沒有章法、沒有夢想、也沒有任何作為的世界,即便使出洪荒之力也難回到昨天,回歸正常,只能任憑男女老幼嘲笑遺棄,任憑生老病死任性妄為,任憑風霜雪雨恣意肆虐······“我喜歡這個世界是柔軟的,好讓我抱著滿懷的花朵,走過漫生的荊棘。還有,沒有燈火的長街, 走過一個一個驚醒的冬夜。” 也許,他們屬於先天不足,那就只能認命了。有時,黃秀娟也會這樣寬慰自己。

是誰在默默地呼喚,激起了心中的波瀾。似乎冥冥中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牽引,在導示,黃秀娟的身上也充滿了洪荒之力!這洪荒之力又化作拳拳之心,化作涓涓細流,以上善之道涵融四方,以人倫大愛彙聚甘霖,澤及流浪者,恩被乞討漢。倉央嘉措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所以,未來充滿變數,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人。她懂得,愛國主義深深紮根於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在某種場合,某種意義下,愛國主義就是放大了的孝心。她堅信:相遇在天,相守在人,相惜在心。儘管講仁愛、盡孝道已被驅趕出原有的生活現場,如今只能寄居在幾個肌體僵硬的漢字裡。然而,這種傳統美德,整個社會不是正在提倡嗎?道義和良知不是正在弘揚嗎?無論揆情度理,還是循理悟道,她都要對這個世界宣示:我的地盤我做主!雖然不能兼濟天下,也要盡一己綿薄之力,和這些流浪乞討者以真情互相溫暖,以真愛互相扶持,以真心互相關照。因此,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的工作人員每天早上都會燒出幾大盆熱水,為這些流浪者洗身子,燙衣服。每天都要檢查房間內是否有碎玻璃、磚頭塊、木棍、鐵器等拆卸物。再根據性格、性別、身體情況、性格特徵分層管理。選派專人24小時嚴防死盯,以備不測。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每天都要組織流浪者聽音樂、看電視。輕柔的樂曲、悠揚的旋律、經典的老歌、豪邁的秦腔,每天都在這裡飄揚。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每週都要安排專人給流浪者洗澡、理髮、刮鬍子。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的流浪者吃飯知道排隊,大小便知道去廁所,個別“優秀者”還會幫助護理員打掃衛生,甚至“參與管理”。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鋪設了跑道,新建了洗澡間、衛生間,開設了菜地和飼養園。流浪者可以進行技能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每天定時曬太陽,定時在戶外活動,定時洗澡、更換衣物,換洗的衣物全部用消毒劑浸泡後,開水殺菌洗滌。

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完善了醫療、娛樂、心理諮詢、體力康復等功能設施,居住環境美化的溫馨、舒適。

在黃秀娟帶領下,流浪乞討人員全都享受了“小病不出站、大病到醫院”的優惠待遇。如果有人生病,馬上就會接受免費治療。小病有醫生,24小時隨叫隨到,大病有定點醫院隨時接診。仁小翠的臟腑器官先天畸形,發病時疼痛難忍,經常被送進定點醫院治療,每次住院都需兩三個月。多年流浪在外的張小花剛到這裡時,骨瘦如柴、衣不遮體,蓬頭垢面,精神嚴重時常,每天就靠撿拾垃圾中的食品艱難度日,晚上就睡在火車站廣場上。經過半年多的精心護理,身體慢慢恢復,思維也漸漸清晰。經過反復的詢問,得知她是從甘肅流浪過來的。救助管理站和托養中心攜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聯繫到她的家人。她的老父親緊緊滿含淚水激動地說:“我們沒想到她還能活著,感謝共產黨,感謝救助管理站,感謝黃院長的托養中心,是你們救了她一命啊!”

2014年11月27日,黃秀娟將已經閒置的張咀村小學租賃下來,改建裝修後,專門設置了生活能力指導室、康復訓練指導室等九大功能設施,作為流浪乞討人員和癡呆老人的專用場所。當天,黃秀娟給所有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洗了澡,換上了嶄新的棉衣、棉褲、棉襪、棉鞋,還採購了150套新床單、新被罩、100套新碗筷,分發到每個人手裡。12月5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專門聯繫市中心醫院對全體流浪乞討人員和工作人員,從量血壓、做B超、心電圖到抽血化驗,進行了全面的體檢,為托養工作提供了針對性的服務依據。

防傷人、防破壞、防出走、防自傷自殺,是看護流浪乞討人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黃秀娟帶領下,這裡加固並砌高了圍牆,房間安裝了雙層防護網,窗戶改裝為透明硬塑膠,取暖採用安全的電地暖。為了讓這些流浪乞討人員受到更加人性化的關懷,黃秀娟還把在老年公寓超前使用的管理軟體用在了這裡,呼叫系統和監控系統也用在了這裡,具有獨特的遙控監控功能、在省內獨家領先的GPS衛星定位跟蹤系統設備,全都用在了這裡。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地防控流浪乞討人員意外走失,徹底消除了潛在的隱患,確保了他們的人身安全。人到晚年都希望有親人陪伴,然而,這些長期托養的流浪乞討人員,既無親人,又無朋友,在他們臨終時,黃秀娟和這裡的工作人員就成為他們的“家人”,為他們清洗、整容、穿老衣、辦理後事,讓他們有尊嚴的走完人生的最後旅途。人終有一死,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像黃秀娟這樣,能夠基於這樣的認識構建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4年來,黃秀娟累計托養流浪乞討人員172人次,目前托養79人,安全送返92人,有16人在這裡接受了臨終關懷,安然地魂歸黃土。

和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練溪托養中心流浪人員餓死、凍死、病死相比較,真是懸若雲泥,不可同日而語!

人高在忍,人貴在善,人傑在悟。愛心與善舉,在民間擁有海量的精神資源、物質資源和資訊資源,這是一座支撐民族精神的富礦,足以喚醒每個人的愛心,並讓善名遠播,讓善良的光亮燭照你我。為了讓長期流浪在外的特殊人群真正享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溫暖,黃秀娟發動老年公寓的老人和員工獻愛心,捐衣物,一次活動就收到被褥、衣服、鞋襪、肥皂等生活用品1200多件,經過清洗、消毒、分類整理後,發放給大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至,市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的領導都要親臨托養中心,和流浪乞討人員一起過冬至,親自包餃子喂給老弱病殘,讓他們充分享受“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在渭南市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的重視與關懷下,從2014年起,黃秀娟積極配合民政部門和公安機關,聯繫轄區派出所為長期托養的流浪乞討人員辦理了常住戶籍,使他們重新擁有了新的合法身份。4月7日,50名流浪乞討人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戶籍,擁有了身份,擁有了尊嚴。朗朗乾坤,浩浩天漢,作為中國人,他們將以仁四川、仁河南、仁黨生等名字自豪地和正常人一樣,幸福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享受著同一輪太陽與月亮。這項工作,在全國首開先河!

一個安徽人,憑什麼力量、憑什麼信念、憑什麼覺悟在渭南廣播善念,廣施善心,廣種福田?

此心安處是故鄉。在黃秀娟心裡,“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我喜歡這個世界是柔軟的,微笑如風般自由流溢,眼淚從來不會跌碎,圓滿的疼痛,清澈的虔誠。”

“我喜歡這個世界是柔軟的,在這柔軟裡,開放、凋萎、祝福,遠行在這柔軟裡,相遇、分離、回憶、期許。”

“傳說中的末日,過了這最末的一日,還是冬天,還是寒冷,唯願柔軟幾許。願世界溫柔待你。永遠,永遠······”

從2005年起,黃秀娟先後被評為“全國敬老之星”、“全國社會福利服務十大傑出人物”、“全國敬老之星”、“全國最美敬老志願者”、“陝西省巾幗建功標兵”、陝西省“百名孝親敬老之星”、“第八屆陝西省十大孝子”、第四屆渭南市“十大道德楷模”、渭南市“首屆十大孝子”、渭南市“十大助老楷模”,並被授予“臨渭標杆”光榮稱號;兩次榮獲“全國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和“最美女性提名獎”,以及“慈善突出貢獻獎”、“三秦慈善獎”;當選民建全國先進個人和渭南市優秀政協委員。鑒於她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雅安地震、以及尼泊爾地震護理援建中的優異表現,2016年12月1日,黃秀娟順利當選中華慈善總會長期護理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臨渭區老年公寓先後被評為臨渭區先進敬老院、渭南市民辦養老機構先進單位、陝西省一級老年公寓、陝西省十佳老年公寓、連續8年榮獲陝西省優秀愛心護理院光榮稱號,先後兩次被評為陝西省敬老文明號,並躋身全國百家無虐老機構和全國愛心護理院示範基地行列。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窺斑知豹,看葉知秋。近年來,陝西省建立健全了街面救助管理和部門協作運行機制:建立了以省政府主管副省長擔任總召集人的省級聯席會議制度,5個地級市建立了以市政府主管市長擔任總召集人的市級聯席會議制度,4個地級市已經建成救助管理工作街面巡查協同機制,6個地級市以市政府名義下發了有關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的規範性檔。對於已經查明身份資訊者,流出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按照屬地責任積極配合,接領其返鄉;流入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積極協調,確保受助人員回歸流出地。在強化流浪乞討人員醫療救助方面,陝西省各級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按照《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工作規程》相關要求,根據受助人員身體狀況和患病程度,及時醫治,分類救助。即對患病的求助人員及時送醫院救治;對患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的受助人員,及時送具有傳染病收治條件的醫療機構治療;對精神障礙或者疑似精神障礙的受助人員,及時送醫院診斷並安排專業治療。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定期檢查和隨時暗訪制度,對已將滯留人員資訊錄入全國救助尋親網、協調公安機關免費採集DNA工作緩慢的地區,加強檢查督導,限時完成。在日常工作中,嚴格落實“六必須、六不得”要求,堅決避免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

夜幕降臨了。這是蕭伯納深情讚歎過的夜晚,這樣的夜晚讓老者幸福,啟智者靈思,助善者安靜地入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