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家淘氣,不如來玩陶藝!

始于土, 成於火, 瓷比玉, 寧碎不折;

公生明, 廉生威, 正必德, 寧折不彎。

這句話說的是中國的china——陶瓷。 Luna今天給大家帶來了親自參與制陶的體驗。

Luna來到的是位於M60園區的活泥巴, 顧名思義, 活泥巴偌大的空間都是為了制陶而設的。 整個空間的佈局、色調都非常大氣, 大廳裡充滿著藝術的氛圍。

不說別的更多了, 我們直接開始吧!

整個陶胚製作的工作室在右側, 走進去, 入眼的都是成品或半成品的陶製品。

身為一名老師, 怎能不以身作則呢?

所以老師一開始上來就自己動手, 親自做了一次示範, 製作陶胚的整個過程,

手動著, 嘴講著, 將每一個細節都講解到位。

首先, 將泥團摔在拉胚機機器中心, 用雙手固形, 使泥團成為一個圓潤的圓盤體。

確定手中的泥胚沒有圓形之外的凹陷之後, 用大拇指向泥胚中心處用力, 同時其餘手指護住往外擠走的泥團。

然後兩手協作, 將圓形週邊的泥胚拉高, 根據所要燒制物品的形狀, 調整泥胚的大小、長短。

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

老師示範的過程到此為止,接下來,穿上活泥巴的圍裙,就是Luna親身上陣的時候了。

當然,身為非專業陶藝手藝人的Luna,只能選擇最簡單的陶器來體驗製作了。

一個喝水的杯子和一個可以插花可以倒酒的小瓶子。

不就是把泥胚弄圓嗎?簡直So easy!

結果,我簡直是控計不住寄幾的手啊!一直跟著旋轉盤在動是怎麼回事?

老師一直在旁邊提示要用力摁壓住,可是Luna表示手中的泥胚已經失去我雙手的控制了!

最後還是請老師幫忙,才終於成功將泥團弄圓。

接下來開始拉胚了,看我以彆扭生疏的指法向下用力,結果可想而知,最後還是需要老師用他的實力來拯救我較為失敗的作品。

為已經具有雛形的陶胚稍微修飾下邊緣。

在這裡有個小提示,要注意按壓的深度,底部太薄不利於燒製成品。

將胚體整體再拉高些,不停修飾,直到它成為我想像中的大小樣子。

水杯的胚體就做好了,老師需要用一根線,配合專業的手法,將整個胚體拿起。

還未燒制的水杯雛形已經妥妥的在老師手上了。

接下來是小酒瓶的陶胚拉制了。

大致過程相同,不同的是小酒瓶的造型比起水杯來說稍微複雜一些。下面是小酒瓶的大概樣子。(請忽略一雙大泥手)

身為小酒瓶,必須有個倒酒的開口,因為這個動作必須一氣呵成,否則會破壞整個酒瓶的泥胚造型,所以這個動作最後是由老師完成的。

是個小巧的尖嘴酒壺。

給辛勤勞動的自己留張紀念照。

這個時代,我們需要一點特別的。為了顯示Luna親手製作的陶品的特殊性。接下來是外飾的製作。

活泥巴會根據顧客要求,提供泥團給客人自由發揮,做成各式各樣的造型,粘附在還未燒制的陶品上。

接下來,就是靈魂手工的過程了。

老師給了我這麼大一團的泥。(其實只用到了一點點)

看過Luna之前手工體驗的應該都知道,Luna對於貓咪造型有謎一樣的執著。

1.做臉

壓扁、搓圓,就是這麼簡單。

2.做耳

和做羊毛氈一樣,因為大小問題,要針對小面積的材料做成三角造型,我表示鴨梨有點大。來來回回重複做了好幾次,因為泥團容易幹,越小的越快,所以捏造型的速度一定要夠快。

江湖重現熟悉的一隻耳。

3.做眼

就我手上的這點材料,對於這只小臉的貓咪來說都是“巨大的眼睛”了,所以我一直在不斷的調整粗細、材料的多少。

傳說中的大小眼也太明顯了,看著怪彆扭的。

給它安上可愛的圓點小眼睛呢?

我感受到了它穿透靈魂的審視......

經過反復多次試驗,我發現,有一定長度指甲是最好的模型工具。

(成品當然不是這個小花貓)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仿佛看見了一隻小狐狸和一隻小花貓?

由於我的突發奇想,我認為貓咪的身子應該在瓶上刻出來,所以我只為貓咪做了尾巴。

4.做尾

揪出一塊泥團,搓圓,然後凹造型。

有沒有戳中大家的萌點!

整個裝飾的過程老師都沒參與,因為要給我們最大限度的發揮空間。

最後拿出之前做好的陶胚,將貓咪黏上去。

感覺還不錯,除了被我刻畫得扭曲的身體部分。

給兩兄弟一個合影。

在活泥巴制陶,可以選擇不燒制自己做好的成品,最後會被回收統一處理。

Luna選擇燒制這兩個作品。燒制陶品又分為素燒和上色。

素燒就是不上色,成品大概就是如圖的顏色。

Luna選擇了上色,最後選取了常見的青綠色。

由於上色要等陶胚幹透,燒制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最後的上色和燒制是由活泥巴工坊的老師幫忙完成的。

對了,陶品底部是可以刻字的,只需要在燒制前和老師備註下就可以了。

最後的成品如下圖。

不得不說,整個陶品的造型和顏色都很美,最失敗的就是我親手刻畫的身子.....

總之,Luna是親媽,還是要表達對她們的喜愛的。

歡迎你們兩姐妹回家~

老師示範的過程到此為止,接下來,穿上活泥巴的圍裙,就是Luna親身上陣的時候了。

當然,身為非專業陶藝手藝人的Luna,只能選擇最簡單的陶器來體驗製作了。

一個喝水的杯子和一個可以插花可以倒酒的小瓶子。

不就是把泥胚弄圓嗎?簡直So easy!

結果,我簡直是控計不住寄幾的手啊!一直跟著旋轉盤在動是怎麼回事?

老師一直在旁邊提示要用力摁壓住,可是Luna表示手中的泥胚已經失去我雙手的控制了!

最後還是請老師幫忙,才終於成功將泥團弄圓。

接下來開始拉胚了,看我以彆扭生疏的指法向下用力,結果可想而知,最後還是需要老師用他的實力來拯救我較為失敗的作品。

為已經具有雛形的陶胚稍微修飾下邊緣。

在這裡有個小提示,要注意按壓的深度,底部太薄不利於燒製成品。

將胚體整體再拉高些,不停修飾,直到它成為我想像中的大小樣子。

水杯的胚體就做好了,老師需要用一根線,配合專業的手法,將整個胚體拿起。

還未燒制的水杯雛形已經妥妥的在老師手上了。

接下來是小酒瓶的陶胚拉制了。

大致過程相同,不同的是小酒瓶的造型比起水杯來說稍微複雜一些。下面是小酒瓶的大概樣子。(請忽略一雙大泥手)

身為小酒瓶,必須有個倒酒的開口,因為這個動作必須一氣呵成,否則會破壞整個酒瓶的泥胚造型,所以這個動作最後是由老師完成的。

是個小巧的尖嘴酒壺。

給辛勤勞動的自己留張紀念照。

這個時代,我們需要一點特別的。為了顯示Luna親手製作的陶品的特殊性。接下來是外飾的製作。

活泥巴會根據顧客要求,提供泥團給客人自由發揮,做成各式各樣的造型,粘附在還未燒制的陶品上。

接下來,就是靈魂手工的過程了。

老師給了我這麼大一團的泥。(其實只用到了一點點)

看過Luna之前手工體驗的應該都知道,Luna對於貓咪造型有謎一樣的執著。

1.做臉

壓扁、搓圓,就是這麼簡單。

2.做耳

和做羊毛氈一樣,因為大小問題,要針對小面積的材料做成三角造型,我表示鴨梨有點大。來來回回重複做了好幾次,因為泥團容易幹,越小的越快,所以捏造型的速度一定要夠快。

江湖重現熟悉的一隻耳。

3.做眼

就我手上的這點材料,對於這只小臉的貓咪來說都是“巨大的眼睛”了,所以我一直在不斷的調整粗細、材料的多少。

傳說中的大小眼也太明顯了,看著怪彆扭的。

給它安上可愛的圓點小眼睛呢?

我感受到了它穿透靈魂的審視......

經過反復多次試驗,我發現,有一定長度指甲是最好的模型工具。

(成品當然不是這個小花貓)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仿佛看見了一隻小狐狸和一隻小花貓?

由於我的突發奇想,我認為貓咪的身子應該在瓶上刻出來,所以我只為貓咪做了尾巴。

4.做尾

揪出一塊泥團,搓圓,然後凹造型。

有沒有戳中大家的萌點!

整個裝飾的過程老師都沒參與,因為要給我們最大限度的發揮空間。

最後拿出之前做好的陶胚,將貓咪黏上去。

感覺還不錯,除了被我刻畫得扭曲的身體部分。

給兩兄弟一個合影。

在活泥巴制陶,可以選擇不燒制自己做好的成品,最後會被回收統一處理。

Luna選擇燒制這兩個作品。燒制陶品又分為素燒和上色。

素燒就是不上色,成品大概就是如圖的顏色。

Luna選擇了上色,最後選取了常見的青綠色。

由於上色要等陶胚幹透,燒制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最後的上色和燒制是由活泥巴工坊的老師幫忙完成的。

對了,陶品底部是可以刻字的,只需要在燒制前和老師備註下就可以了。

最後的成品如下圖。

不得不說,整個陶品的造型和顏色都很美,最失敗的就是我親手刻畫的身子.....

總之,Luna是親媽,還是要表達對她們的喜愛的。

歡迎你們兩姐妹回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