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步步是景 瀏陽河風光帶成市民休閒好去處

瀏陽河風光帶婚慶園段風景

紅網長沙5月12日訊夏初的瀏陽河風光帶, 綠意盎然、步步是景。 時刻新聞記者今日獲悉, 瀏陽河風光帶芙蓉區段和開福區段已建設完畢,

目前已全部對市民開放。

垂柳銀杏綠意盎然、鮮花綻放五彩繽紛, 造型別致的休閒小亭、繽紛絢麗的花木遊道……如今的瀏陽河風光帶, 已成周邊市民散步遊玩的好去處。

瀏陽河風光帶(芙蓉區段)建設包括東、西兩岸風光帶建設, 其中, 西岸風光帶南起人民東路, 北至車站北路, 全長8公里, 2011年均已全部建設完畢;東岸風光帶北起西龍路, 南(東)至長榔路, 2016年底全部建設完畢。 瀏陽河風光帶(開福區段)分為世紀金源段、濱河南路段、長沙大學段、北辰段、棲鳳路段、海洋半島段6段, 專案建設總面積約58萬平方米, 目前已對市民開放。

“對於兩岸風光帶建設, 我們從規劃開始就秉承‘生態為先’的理念, 強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芙蓉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顯利介紹說, 通過丘陵造型重塑地塊, 改變河堤與城市高差的問題、城市與風光帶有機融合的問題, 改變現狀建成堤岸大部分呈“一刀切”的渠化堤壩形式, 營造近90萬平方米生態濱水公園。

“以前河堤兩岸是混凝土護坡, 下雨後, 水就直接流入瀏陽河。 現在我們在大堤迎水面大量種植綠色植物, 使地表徑流得到滯留、淨化, 再匯入瀏陽河。 ”張顯利說, 這樣增強了河流、濕地的滯蓄洪水、水體淨化、生態修復等功能, 改善了區域水系的完整性, 也保護了瀏陽河的生物多樣性。 同時, 風光帶用透水鋪裝替代原有的硬質鋪裝, 使雨水直接滲透至下層土壤, 在淨化雨水的同時,

有效補充城市地下水源, 提高城市防洪抗旱能力。

開福區瀏陽河風光帶建設結合湖湘文化, 採用“海綿城市”理念及鄉土生態理念, 以最適宜的鄉土植物為基調樹種, 以自然式生態群落種植形式, 構建濱水綠地生態特徵, 結合城市綠地系統, 體現生態功能、運動休閒功能和文化藝術功能。

在婚慶園瀏陽河風光帶, 周先生帶著小孫子放風箏, 兒孫嬉鬧別有溫情;年輕情侶騎著自行車一路遊玩一路感受鳥語花香……瀏陽河風光帶猶如一條綠廊, 已融入城市融入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