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駐韶山鄉韶陽村工作隊多舉措鞏固脫貧成果小記

湘潭線上5月12日訊連日來, 韶山鄉韶陽村產業扶貧專案桑葚基地採摘休閒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部分遊客在收穫純天然綠色環保的桑葚的同時, 還順路到附近自平養蜂專業合作社社員家中購買自產自銷的蜂蜜。 來來往往的遊客, 給當地農戶、特別是貧困農戶帶來了實惠、帶來了希望。

駐韶陽村幫扶工作隊負責人介紹, 韶陽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9戶225人, 通過社會保障兜底、發展產業、就業幫扶、危房改造、醫療救助、教育助學等措施, 到2015年底已全部實現脫貧。 去年, 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59560元, 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以下,

實現了貧困村“摘帽”目標。 按照“扶上馬、送一程”的穩定脫貧要求, 他們還將探索實施多項舉措, 進一步鞏固韶陽村精准扶貧成果。

因戶施策

後續幫扶措施有力

自開展駐村幫扶活動以來, 韶陽村積極落實因戶因人施策方略。 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34戶122人納入低保範圍;有1戶1人納入五保範圍;有42戶136人因病致貧, 已全部實施醫療救助;有25戶101人因學致貧, 已全部納入助學補助計畫;有23戶71人住危房, 已全部完成危房改造;共幫助25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扶持13戶貧困人口發展產業。

在實施金融扶貧方面, 韶陽村是韶山市第一個成立金融扶貧服務站的村, 通過與禦穀生態園合作, 簽訂四方協議, 明確每年向每個貧困戶發放補助2500元,

今年3月每戶已發放1250元。 在落實結對幫扶活動方面, 從去年以來, 共有8個後盾單位的125名黨員幹部, 走訪慰問貧困人口350人次, 捐助物資及現金26萬餘元。

發展產業

“造血”功能顯著增強

新形勢下, 將資產變資源是促進貧困人口增加財產性收益的關鍵。 為此, 駐村幫扶工作隊與韶陽村支村兩委積極做好土地流轉服務工作, 累計流轉土地4000餘畝, 年均流轉收入達到每人500元 。 同時, 村上以礦泉水源入股韶峰礦泉水廠, 村集體每年可獲得銷售收入的15%、保底10萬元的分紅。

截至目前, 全村共扶持發展產業專案11個, 流轉土地2665畝, 總投資5390萬元, 安排貧困人口就業20人;帶動貧困人口發展產業13戶, 貧困戶人均每年可增收15000元。 其中,

自平養蜂專業合作社發展較快, 今年新增2戶貧困戶入社, 共帶動5戶貧困戶養蜂, 每戶年收入可達5萬元以上;韶聖種業合作社桑葚基地來勢較好, 約100畝桑葚基地今年開始掛果, 安排了2名貧困人口就業, 遠近遊客前來採摘休閒, 帶動了周邊農家樂發展及農產品銷售。

突出重點

狠抓長效機制建立

近段時間來, 駐村工作隊根據湘潭市、韶山市的決策部署, 深入查擺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對症下藥制定整改方案, 確保各項幫扶措施落地見效。 並就如何建立長效機制, 讓韶陽村實現穩定脫貧進行了全面規劃。

突出抓好產業扶貧發展, 立足韶山旅遊資源, 重點打造集迴圈農業、創意農業、休閒農業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立足城市後花園,

重點打造成為城市的米袋子、菜籃子和果盤子。 探索開展聯建認購、土地入股、訂單農業等利益聯結模式試點, 建立企業與貧困戶緊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 確保貧困戶搭上“產業扶貧快車”。

創新扶持模式, 積極開展資產性收益產業扶貧試點, 將產業扶貧的資金量化成貧困人口的股權, 由原來的“資金到企業”變為“股權到農戶”, 把扶貧資金變成“下蛋的雞”, 實現“錢生錢”, 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產業扶貧, 讓貧困戶獲得持續穩定的收入。

進一步穩定後續幫扶措施, 繼續加強對民政、教育、衛計、人社、住建等部門的幫扶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尤其是確保對貧困人口的幫扶措施力度不減, 幹勁不松、效果不變。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