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民生銀行"性騷擾門"男主角銀監會門口喊冤能否挽回聲譽危機?

聲譽危機中有個14天規律, 14天為有效處理期, 公眾資訊最饑渴的時間通常為1-3天, 即1-3天又稱為黃金72小時。 按照公共關係關理論, 本人拙作《中國式危機公關9+1策略中》依靠主管一節作闡明:危機發生後呈現14天規律:第1至3天,

媒體會集中報導企業出現某種問題。 因為管理層還得瞭解情況和進行判斷, 此時的當事方一般會比較沉默;第4至6天, 企業通常會正式發佈聲明, 對事件進行解釋, 並提出一些措施;如果媒體和公眾對於企業在第4至6天提出的方案不滿意, 則會在接下來的第7至9天, 形成一波新的報導高潮, 而且是以批評為主;第10至12天, 媒體通常報導企業就此事件的轉變;第14天起, 媒體將被新的故事所吸引。 過了14天, 危機只能修復或者叫修修補補了, 亡羊補牢效果甚微。

從德國女傳播學家諾依曼“沉默的螺旋”效應、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 如此循環往復, 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 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基於這樣一個假設:大多數個人會力圖避免由於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產生的孤立。 且最初沉默方如有過錯方一般更無機會。

由此, 要扭轉大眾心目中事實背後的事實、揭開真相背後的真相、依據自證清白式的的喊冤是缺乏說服力的,

也不符合危機事件的邏輯, 不能挽回該聲譽危機。

背景材料:摘自《百度百科》

民生銀行性騷擾門”回顧:

要求「開房」, 不同意就辭退

王女士, 民生銀行北京地區員工, 工作兩年都未轉正;

關小虎, 該銀行部門業務副總經理, 業務精英。

兩個人從職位尾碼就能看出的權力不對等, 反映在了上下屬關係上, 更是催化了一場有關金融圈性別歧視問題的大事件。 作為王女士的上司, 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 關某屢屢以職務之便向她提出過分要求, 婉拒的王女士幾次轉正機會都因此受到影響。 2016年8月, 關某甚至還變本加厲地要求「開房」, 不同意就辭退。

王女士向上級領導多次投訴無果, 一氣之下把與關某的截圖發到了銀行內部群裡, 並附上了一封聲明。 聲明中, 王女士義正言辭地寫道——懲惡揚善, 事情的解決看上去如此「完美」;從曝光到開除僅僅3天, 輿論的力量堪稱偉大。 隨後便主動辭了職, 這時知情人還是銀行內部群中的60位員工。

民生銀行聲明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2016年12月5日, 博主“金融八卦女”接到該銀行內部員工的爆料, 並在網路上公開了此事, 王女士的遭遇被曝光在網路世界中。 網友群情激奮, 表示這樣的「衣冠禽獸」必須得到嚴懲, 紛紛向涉事單位施壓, 甚至掰斷了信用卡,組團停了民生銀行的業務。

民生銀行承受不住壓力,終於在2016年12月8日晚上,開除了得力幹將關某。

甚至掰斷了信用卡,組團停了民生銀行的業務。

民生銀行承受不住壓力,終於在2016年12月8日晚上,開除了得力幹將關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