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揭秦升撤訴背後 註定打不贏的官司

秦升如李雪蓮, 一場從開始就註定打不贏的上訴案

撰文/趙宇

秦升沒看過馮小剛拍的《我不是潘金蓮》, 更不可能看劉震雲的原著。

可他在這個春夏之交的季節裡卻變成了小說的主人翁“李雪蓮”, 覺得自己蒙受不白之冤, 想要討個公道。

無論秦升還是李雪蓮, 都是生活在紛繁世界裡的小人物, 就像你我一樣。 掙扎了半天後發現, 再怎麼努力也沒法改變這自以為糟糕的現實, 然後意冷心灰地說了句:“算了, 我不告了。 ”

從3月31日寄出申訴材料, 到5月9日撤回申訴, 秦升用40天時間演繹了一場“從一開始就註定打不贏的官司”。

足協內部對罰單存爭議

3月24日, 中國足協對秦升開出罰單, 稱他在死球的情況下, 使用猛烈力量, 用腳底惡意踩踏對方球員(維特塞爾)腳面, 造成極其惡劣社會影響。 並且根據《中國足球協會紀律準則》第五十六條、第四十九條規定, 做出停賽半年處罰。

這張罰單引爆中國足壇。 有人認為處罰恰如其實, 秦升的行為非常惡劣, 違背體育道德, 給中超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 甚至還會影響到那些準備從事足球運動的孩子們;也有人認為足協量刑過重, 沒有按照紀律處罰辦法辦事, “頂多停賽8場, 停賽半年的處罰過於嚴厲。 ”

與此同時, 還有一種聲音在足球圈裡蔓延開來:這罰單是上面的決定, 足協只是執行了上面的意思。 就在罰單開出之後, 國家體育總局新聞發言人通過官方媒體發表公開言論, 稱體育總局堅決反對球場暴力, 將繼續推動樹立中國足球良好形象, 強調球場暴力現象有違體育職業道德和中華體育精神, 必須嚴厲處罰。

外界爭論不休, 中國足協內部也對罰單有不同看法。

相關足協人士在與騰訊體育交流時就表示, 不能總拿“上面的意思”作為擋箭牌, “既然是上面的意思, 有沒有明確的檔?就即便真的有更高層管理部門領導過問了, 足協作為底下的具體業務部門和職能部門, 是不是應該提醒領導這個罰單怎麼開才能更合適?”

對於這樣的處罰, 秦升的律師團隊此前與騰訊體育交流時也明確表示量刑過重, 他們認為各方面證據、以及維特塞爾之後接受採訪情況均顯示:這個犯規屬於被挑釁後的一時衝動行為, 並不是被處罰通知中認定的蓄意傷害他人身體行為, “他的主觀惡性並沒有處罰通知中說得那麼大。 ”

“處罰通知中說明這個罰單是根據紀律準則第56條開出的,

但這第56條的處罰全部都是用停賽幾場, 用的量詞是‘場’, 現在對於秦升的處罰用的是‘月’, 這明顯是不合規的處罰。 ”秦升律師董炤熠此前這樣對騰訊體育說, 並且強調現在既然已經完成了管辦分離, 應該對很多事情進行宏觀指導, 而不是對某一件事進行特事特辦, “足協應該形成尊重規則的風氣, 而不是帶頭去破壞規則, 這也是一個人治和法制的原則性問題。 ”

秦升也很無奈

律師團隊有信心、沒把握

根據足協規定, 任何人或者組織都可以在罰單開出一個星期內提出申訴, 秦升也是這麼做的。

騰訊體育此前曾與申花俱樂部相關人士交流過此事, 他們也認為罰單開的並不合理, 但以俱樂部名義申訴也意義不大, 因為從處罰前前後後的一系列事來看, 改判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對球員以個人名義提出申訴的做法, 俱樂部既不公開表示支持, 也不表示反對, 任其行使應有的權利。

為了給申訴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秦升專門聘請了律師團隊。 他們首先研究了足協的處罰依據, 認為量刑過重,而且以“月”作為停賽單位缺乏合理性。隨後又收集了維特塞爾接受外媒採訪時的言論,他稱教練賽前部署時認為秦升脾氣火爆,要讓自己想辦法激怒他。

此外律師還收集了一些國際足球賽場對於類似情況的處罰案例,比如蘇亞雷斯咬人,認為即便出現了咬人這樣嚴重的事件,也沒停賽六個月,足協對秦升的處罰“前無古人”。

在這期間,秦升律師團隊與多家媒體取得聯繫,希望能夠在輿論上給予一定的説明,有相關動態消息後也會第一時間同媒體分享。足協遲遲不確定開庭時間,他的律師就通過媒體喊話,告知足協不要故意拖延時間。

這樣的言論見諸報端後,足協也很重視,立刻在媒體通氣會上給予回應:“肯定不會故意拖延。”隨後確定5月10日開庭審理申訴案件,球員必須到場。

準備得很充分,但秦升律師團隊此前與騰訊體育交流時對於勝訴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用六個字來概括就是:“有信心,沒把握”。

“沒把握”原因有兩點:第一,紀律委員會在規則上享有特殊的保護,規則賦予紀律委員會對處罰事實的絕對認定權,也就是說紀律委員會無需對處罰決定中認定的事實進行舉證,不管律師怎麼舉證,仲裁委員會也不會推翻紀律委員會認定的事實;第二,不排除其他因素對裁決的影響,雖然原則規定仲裁委員會獨立審理案件,但在客觀上能夠避免“一言而決,乾綱獨斷”的局面嗎?

相關分析人士認為,秦升律師團隊有自信固然重要,但列舉的這兩條沒把握的原因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這個案件的性質——“即便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改判。”

接受無法改判的命運

“不能改判”論調貫穿始終

關於秦升案,中國足協最開始對外採取冷處理方法。即便每週進行的例行媒體通氣會,也只是在有記者問到的情況下才由新聞發言人進行一番冠冕堂皇的回答。一位元老記者後來實在忍不住了,在通氣會上用一種斥責的口吻說:“都已經成為社會事件了,應該讓仲裁委員會的人來這裡跟大家說說情況,不能總是這樣!”

4月18日,中國足協終於在媒體通氣會上請來了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周明,讓他通報案件情況。

騰訊體育在那次通氣會向周明拋出了“仲裁委員會工作是否能夠真正做到獨立?”、“庭審是否能夠做到公平?”的問題,對方的回答是:“在公平公正的問題上,中國足協在體育範疇裡做得算是不錯的。而且仲裁委員會的專家都是外聘的,不是足協工作人員。所有專家都在各自領域內有一定聲譽,肯定會堅持法律原則。”

通氣會結束後,相關足協高層領導也與騰訊體育交流了這個問題,認為問題的確尖銳,但沒有任何人會承認自己工作有問題。

這位足協負責人在交流時明確表示,仲裁庭更多是調查之前工作流程是否存在問題,如果不存在流程問題,那麼很難改變原有判罰,“規則上已經寫明瞭,仲裁委員會不會推翻紀律委員會認定的事實。”

多位元關注此事的足球記者也表示,從罰單開下來的第一天就不可能改判,“這個事兒其實根本就不用過多討論什麼,上面嚴打球場暴力,秦升撞在了槍口上,不罰你罰誰?”

很多人都默認了這樣的事實和潛規則,只有秦升還在堅持。

“社會上比我這更嚴重的刑事案件在宣判後都可以申訴,為什麼我不行?”這是他當時的態度,就像《我不是潘金蓮》裡的主人翁李雪蓮,一門心思想要通過打官司的方式給自己正名。

申花隊前往麗江參加足協杯賽時,秦升參加了一個公益活動,一點點對外樹立正面形象。結果公益活動剛完,總局發言人就再次發聲,把矛頭直接對準秦升:此前總局有過明確態度,必須對球場不良作風說不、對惡意行為嚴厲處罰,必須對球員加強教育管理。中國足協要更加旗幟鮮明地維護球場秩序,對社會、公眾以及輿論關注的熱點問題要迅速回應。

此言一出,更加印證了之前“不可能改判”論調。

背後到底有何真相

突然撤銷申訴實屬無奈

外界各種聲音不斷,但秦升和他的律師團隊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準備。他們四月中下旬就訂好了前往北京參加申訴庭審的機票和酒店。計畫9日下午抵達北京,對於提出採訪需求的媒體也沒有拒絕,稱條件允許的話很願意與媒體交流,這其中也包括秦升本人。自從被停賽之後秦升就沒有在媒體上做過任何表態,一直都是律師幫他與外界溝通。

所有的工作和鋪墊都已經準備好了,可事情卻在庭審開始前兩天發生了變化。

5月8日下午,騰訊體育與秦升律師團隊聯繫,詢問到北京後的安排。他們的回復是:“秦升的行程還未確定。稍晚給答覆。”

一晚上過去,律師團隊都沒有回信。要知道,他們此前總會在第一時間就媒體關心的問題給予回應。

5月9日上午,騰訊體育再次與他的律師團隊聯繫,對方的答覆是:情況有些變化,我們還在與秦升溝通,確定後再給答覆。

這樣的“變化”已讓人察覺到其中的異樣,騰訊體育隨後立刻聯繫了申花俱樂部,詢問“秦升是否要撤訴”,對方的答覆是:這個不清楚,應該不會撤訴。

當天下午兩點左右,秦升律師團隊發來消息,稱此事已有結果,但律師已不方便透露更多,官方消息需申花俱樂部給出。騰訊體育再次聯繫申花俱樂部,他們也已瞭解情況,但依然也表示官方消息不應該由俱樂部給出。

經過多管道打探,騰訊體育9日下午兩點半確認了“秦升已給足協發去郵件,正式撤訴”的消息。

秦升案就這樣轟轟烈烈的開始,悄無聲息地結束。

關於秦升為什麼撤訴,網路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親自與秦升進行了電話交流,讓他不要再繼續執拗下去;另外一種是申花俱樂部董事長吳曉暉得到領導授意,親自找秦升談話。相關知情人士表示,第一種可能性並不大,總局領導還不至於直接找秦升通電話,關於第二種可能性倒是比較大。不過隨後騰訊體育通過電話聯繫了吳曉暉,他稱自己兩周沒見過秦升,更沒有跟他通過電話。

關於為什麼撤訴,騰訊體育也聯繫了秦升本人和他的律師,對方均表示已不便就此事再接受採訪。

“不管是什麼情況,肯定是之前有人跟秦升交流過這件事了,否則不可能突然撤訴,這裡面也有太多無奈。”一位知情人士這樣說。該知情人士表示,總局發言人三番五次就此事發表態度就已經說明了任何問題,“秦升不再糾纏下去倒是好事,因為即便開庭審理了,也真的很難改判。”

結語:

因為踩踏對手被停賽六個月,“惡人”秦升成了足球場上的那個倒楣蛋。誰都知道這樣的罰單有失公允,可卻又無力回天。

相關管理機構本打算通過開出這樣的重磅罰單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但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秦升被罰之後,中超、中甲聯賽賽場上依然有暴力、違規行為,足協的罰單在每輪聯賽結束後會像雪片一樣紛紛落下。

這樣的罰單開出後,從某種程度上也影響到了足協接下來的工作。不少人已經開始在問,既然秦升踩踏對手停了半年,那麼某某某的動作又應該停賽幾個月?一切都有些混亂。

更多新聞資訊請百度搜索【權威期刊組織】查看!

認為量刑過重,而且以“月”作為停賽單位缺乏合理性。隨後又收集了維特塞爾接受外媒採訪時的言論,他稱教練賽前部署時認為秦升脾氣火爆,要讓自己想辦法激怒他。

此外律師還收集了一些國際足球賽場對於類似情況的處罰案例,比如蘇亞雷斯咬人,認為即便出現了咬人這樣嚴重的事件,也沒停賽六個月,足協對秦升的處罰“前無古人”。

在這期間,秦升律師團隊與多家媒體取得聯繫,希望能夠在輿論上給予一定的説明,有相關動態消息後也會第一時間同媒體分享。足協遲遲不確定開庭時間,他的律師就通過媒體喊話,告知足協不要故意拖延時間。

這樣的言論見諸報端後,足協也很重視,立刻在媒體通氣會上給予回應:“肯定不會故意拖延。”隨後確定5月10日開庭審理申訴案件,球員必須到場。

準備得很充分,但秦升律師團隊此前與騰訊體育交流時對於勝訴也沒有十足的把握,用六個字來概括就是:“有信心,沒把握”。

“沒把握”原因有兩點:第一,紀律委員會在規則上享有特殊的保護,規則賦予紀律委員會對處罰事實的絕對認定權,也就是說紀律委員會無需對處罰決定中認定的事實進行舉證,不管律師怎麼舉證,仲裁委員會也不會推翻紀律委員會認定的事實;第二,不排除其他因素對裁決的影響,雖然原則規定仲裁委員會獨立審理案件,但在客觀上能夠避免“一言而決,乾綱獨斷”的局面嗎?

相關分析人士認為,秦升律師團隊有自信固然重要,但列舉的這兩條沒把握的原因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這個案件的性質——“即便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改判。”

接受無法改判的命運

“不能改判”論調貫穿始終

關於秦升案,中國足協最開始對外採取冷處理方法。即便每週進行的例行媒體通氣會,也只是在有記者問到的情況下才由新聞發言人進行一番冠冕堂皇的回答。一位元老記者後來實在忍不住了,在通氣會上用一種斥責的口吻說:“都已經成為社會事件了,應該讓仲裁委員會的人來這裡跟大家說說情況,不能總是這樣!”

4月18日,中國足協終於在媒體通氣會上請來了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周明,讓他通報案件情況。

騰訊體育在那次通氣會向周明拋出了“仲裁委員會工作是否能夠真正做到獨立?”、“庭審是否能夠做到公平?”的問題,對方的回答是:“在公平公正的問題上,中國足協在體育範疇裡做得算是不錯的。而且仲裁委員會的專家都是外聘的,不是足協工作人員。所有專家都在各自領域內有一定聲譽,肯定會堅持法律原則。”

通氣會結束後,相關足協高層領導也與騰訊體育交流了這個問題,認為問題的確尖銳,但沒有任何人會承認自己工作有問題。

這位足協負責人在交流時明確表示,仲裁庭更多是調查之前工作流程是否存在問題,如果不存在流程問題,那麼很難改變原有判罰,“規則上已經寫明瞭,仲裁委員會不會推翻紀律委員會認定的事實。”

多位元關注此事的足球記者也表示,從罰單開下來的第一天就不可能改判,“這個事兒其實根本就不用過多討論什麼,上面嚴打球場暴力,秦升撞在了槍口上,不罰你罰誰?”

很多人都默認了這樣的事實和潛規則,只有秦升還在堅持。

“社會上比我這更嚴重的刑事案件在宣判後都可以申訴,為什麼我不行?”這是他當時的態度,就像《我不是潘金蓮》裡的主人翁李雪蓮,一門心思想要通過打官司的方式給自己正名。

申花隊前往麗江參加足協杯賽時,秦升參加了一個公益活動,一點點對外樹立正面形象。結果公益活動剛完,總局發言人就再次發聲,把矛頭直接對準秦升:此前總局有過明確態度,必須對球場不良作風說不、對惡意行為嚴厲處罰,必須對球員加強教育管理。中國足協要更加旗幟鮮明地維護球場秩序,對社會、公眾以及輿論關注的熱點問題要迅速回應。

此言一出,更加印證了之前“不可能改判”論調。

背後到底有何真相

突然撤銷申訴實屬無奈

外界各種聲音不斷,但秦升和他的律師團隊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準備。他們四月中下旬就訂好了前往北京參加申訴庭審的機票和酒店。計畫9日下午抵達北京,對於提出採訪需求的媒體也沒有拒絕,稱條件允許的話很願意與媒體交流,這其中也包括秦升本人。自從被停賽之後秦升就沒有在媒體上做過任何表態,一直都是律師幫他與外界溝通。

所有的工作和鋪墊都已經準備好了,可事情卻在庭審開始前兩天發生了變化。

5月8日下午,騰訊體育與秦升律師團隊聯繫,詢問到北京後的安排。他們的回復是:“秦升的行程還未確定。稍晚給答覆。”

一晚上過去,律師團隊都沒有回信。要知道,他們此前總會在第一時間就媒體關心的問題給予回應。

5月9日上午,騰訊體育再次與他的律師團隊聯繫,對方的答覆是:情況有些變化,我們還在與秦升溝通,確定後再給答覆。

這樣的“變化”已讓人察覺到其中的異樣,騰訊體育隨後立刻聯繫了申花俱樂部,詢問“秦升是否要撤訴”,對方的答覆是:這個不清楚,應該不會撤訴。

當天下午兩點左右,秦升律師團隊發來消息,稱此事已有結果,但律師已不方便透露更多,官方消息需申花俱樂部給出。騰訊體育再次聯繫申花俱樂部,他們也已瞭解情況,但依然也表示官方消息不應該由俱樂部給出。

經過多管道打探,騰訊體育9日下午兩點半確認了“秦升已給足協發去郵件,正式撤訴”的消息。

秦升案就這樣轟轟烈烈的開始,悄無聲息地結束。

關於秦升為什麼撤訴,網路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親自與秦升進行了電話交流,讓他不要再繼續執拗下去;另外一種是申花俱樂部董事長吳曉暉得到領導授意,親自找秦升談話。相關知情人士表示,第一種可能性並不大,總局領導還不至於直接找秦升通電話,關於第二種可能性倒是比較大。不過隨後騰訊體育通過電話聯繫了吳曉暉,他稱自己兩周沒見過秦升,更沒有跟他通過電話。

關於為什麼撤訴,騰訊體育也聯繫了秦升本人和他的律師,對方均表示已不便就此事再接受採訪。

“不管是什麼情況,肯定是之前有人跟秦升交流過這件事了,否則不可能突然撤訴,這裡面也有太多無奈。”一位知情人士這樣說。該知情人士表示,總局發言人三番五次就此事發表態度就已經說明了任何問題,“秦升不再糾纏下去倒是好事,因為即便開庭審理了,也真的很難改判。”

結語:

因為踩踏對手被停賽六個月,“惡人”秦升成了足球場上的那個倒楣蛋。誰都知道這樣的罰單有失公允,可卻又無力回天。

相關管理機構本打算通過開出這樣的重磅罰單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但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秦升被罰之後,中超、中甲聯賽賽場上依然有暴力、違規行為,足協的罰單在每輪聯賽結束後會像雪片一樣紛紛落下。

這樣的罰單開出後,從某種程度上也影響到了足協接下來的工作。不少人已經開始在問,既然秦升踩踏對手停了半年,那麼某某某的動作又應該停賽幾個月?一切都有些混亂。

更多新聞資訊請百度搜索【權威期刊組織】查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