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敵韓國泡菜!中國餐飲申請世界遺產屢敗屢戰

5月10日, 魯菜大師高炳義在北京接過了五星紅旗, 他將帶領38名中國名廚前往美國紐約, 在聯合國總部展示中國美食, 為中餐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做準備。

近四十餘名中國名廚來自19個省、市、自治區, 高炳義說他們都有高級職稱, 其中還有一位女名廚, 擅長麵點。 中國名廚將在美國展示200餘道中國菜, 這些菜品是從全國上萬種菜品中精選出來的

中國被稱為美食大國, 但是中餐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沒有成果。 法國美食最先獲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定;土耳其美食、地中海美食、墨西哥美食也相繼被認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的近鄰韓國泡菜、日本和食在2013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日、韓文化、飲食有千絲萬縷聯繫, 日、韓的成功, 讓中國餐飲業黯然無光。

中國本土人口超過13億, 餐飲業每年市場規模龐大, 從業人員眾多, 中國烹飪協會資料顯示, 2016年, 全國餐飲收入35799億元;海外市場中餐市場也日益增長。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稱, 美國中餐館超過5萬餘家, 每天消費250萬份左右的中餐, 每年的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

中餐歷史悠久, 有魯、粵、川、湘、淮揚等八大菜系, 烹飪手法多樣, 中餐講究火候的掌握, 中餐的大火爆炒, 煎、炸等, 被一些外國消費者認為不健康;而中餐食材中使用動物內臟, 在美國等地也被認為難以接受。

19世紀末、20世紀初, 中國大量移民前往海外, 由於生活條件差, 華人聚居的唐人街中餐館環境一般, 菜品便宜, 中餐長期是低端餐飲的形象, 這種形象要改變不易,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化學者張頤武表示。

中餐申遺,

在操作路線上有爭議。 美食研究者戴愛群稱, 中餐應該堅持自己的特色, 對中餐的烹調手法有自信, 他以和食為例, 日本和食能夠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 因為堅持了和食的特性, 日本和食食材新鮮多樣, 裝盤貼合自然風物, 體現了日本的四季分明、地理多樣性以及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 營養均衡, 有著令人齒頰留香的回味, 與正月、插秧等傳統節慶密切相關。 食文化代表了日本獨有的價值觀、生活樣式和社會傳統。

民族的未必是世界的。 原法國食品協會北京地區總監馬艾米說, 法國的餐食獲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法國在推廣中很注意結合各地的文化, 通過舉辦培訓班等形式, 將法國美食與各地的飲食習慣結合起來,

幫助法國美食在世界各地落地。

中國餐飲市場巨大, 但缺乏有影響力的餐飲企業。 海外中餐市場與國內相似, 餐飲企業不少, 但鮮有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公司。 中國每年有約200萬人次訪問美國, 對中餐的需求旺盛,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中餐連鎖企業是熊貓速食, 在洛杉磯等美國西部地區, 分佈廣泛, 但是餐食的烹調方式和味道, 與傳統中餐大不相同, 屬於美式中餐, 來自國內的消費者評價不高。

中國烹飪協會此次前往美國展示中國美食, 也蘊含著市場機會。 國內最大的糧油企業益海嘉裡集團將贊助其全程活動。 中餐用油量遠遠超出西餐, 餐飲管道的用油, 益海嘉裡、中糧等都將其視為重要的市場挖潛機會。

邊疆說, 中國烹飪協會連續四年通過兩會遞送了申辦世界非遺的報告, 今年兩會上有10余位代表建議中餐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遺需要國家層面的支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