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麻省理工博士養成記——記一位博士媽媽的教育觀、育兒觀

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並稱為“美國社會不朽的學術脊樑”。 它是世界一流的學府, 也是莘莘學子心目中嚮往的學習聖堂。 這位麻省理工的博士呢, 就是我的表弟, 他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小時候, 我只覺得他是一個天賦異稟, 又愛學習的孩子。 直到自己有了孩子之後, 我才明白天賦只是孩子擁有的一箱寶石, 而開啟寶箱的鑰匙, 則握在家長手中。 前段時間, 難得和舅媽聚會, 我認真地向她討教了怎樣培養孩子的問題。 舅媽的回答讓我受益匪淺, 征得本人同意後,

我將聊天內容略微做了一下整理, 現在分享給大家。

學習方面

英語:啟蒙盡可能的早一些, 如果自己英語不好, 可以只教孩子念單詞。 句子和語感可以等孩子長大一些後, 交給外教教學。 因為口音一旦形成, 就很難改變。

數學:由於美國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STEAM)教育,

舅媽從小就特別重視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 她自己在家裡, 購買教材輔導孩子學習數學。 從數字開始學, 學會了就教下一個階段的內容。 如果孩子感興趣, 就鼓勵孩子參加學科競賽, 如果能取得好的成績, 老師會更加重視, 孩子也會更有自信, 更有興趣學習,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

興趣班:並不是出於跟風, 或者是“可能會對孩子將來有用”這樣的目的去選擇學習, 而是由孩子自己嘗試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深入學習。

出國:要看孩子自己的意願及自身的成熟度。 如果成熟度不高, 送出國反而對孩子不好。

社交方面

家庭氛圍:這一點非常重要, 孩子感知力非常強。 身邊有家庭氛圍不好, 導致孩子社交困難的例子。 另外, 要重視孩子的社交機會, 如果發現自己孩子不擅長社交, 家長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名校情結:

家長朋友圈:名校不僅教育資源優秀, 而且學生的家長們, 大都是教育理念一致的。 大家可以在教育孩子方面互相交流學習,

互通有無。

孩子朋友圈:如果孩子能夠一直上名校, 那麼他的同學, 也都是名校學生了, 孩子所處的環境, 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產生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 舅媽對表弟的培養, 是有前瞻性的, 在把握大方向的同時, 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自由。

她認為, 在孩子小的時候, 有必要給孩子建立規則, 在孩子18歲之後, 就不用再替他們做決定, 只是偶爾給他們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再長大些, 孩子不問, 家長就連建議都不用說了。

當然, 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都不同, 每個孩子的成功軌跡也是不可複製的, 但是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們多少可以從中吸取一些經驗, 在培養孩子的路上, 不至於會特別迷茫。

我們經常把孩子比作是祖國的花朵, 我們也都知道每個孩子的花期不同。 那麼, 作為栽培小花兒的園丁, 我們在靜待花開的期間, 是否關注過自家小花的習性呢?她適合在怎樣的土壤裡成長?她愛曬太陽還是愛陰涼, 是愛喝水還是愛乾燥?有部分人養花並不會去關注她的習性, 任其風吹雨打,也有部分小花兒會頑強地生存下來,有部分人養花會過分關注習性,患得患失,反而將小花兒養得嬌貴無比,離開了園丁的照顧,就會無所適從。

所以說,養花不易,我們需要做一個充滿智慧的園丁。願我們每個人家中的小花兒,都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明天。

任其風吹雨打,也有部分小花兒會頑強地生存下來,有部分人養花會過分關注習性,患得患失,反而將小花兒養得嬌貴無比,離開了園丁的照顧,就會無所適從。

所以說,養花不易,我們需要做一個充滿智慧的園丁。願我們每個人家中的小花兒,都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明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