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世界上十大致命毒蛇 前兩名為中國 重量超過吉尼斯世界紀錄

第十名:南部棘蛇

分佈:澳洲

南部棘蛇 的頭部扁平, 呈三角形, 身體窄直, 全長大約有70至100釐米。 普遍的死亡蛇都呈淺啡色, 身上有很多深褐或者黑色的斑紋縱橫交錯。

它們的牙是澳大利亞當地所有毒蛇之中最長的。

第九名:黃金眼睛蛇

分佈:非洲南部

黃金眼鏡蛇採用的毒素, 和其他眼鏡蛇一樣是神經毒素。 它主要是襲擊敵人的呼吸系統, 通常在2小時內, 受害者會因呼吸困難而死去。

其攻擊一次產生的毒液足以殺死600人, 當受到騷擾時, 黃金眼鏡蛇會迅速作出反應, 它會快速攻擊, 靠強烈的毒

黃金眼鏡蛇性和反復的攻擊令敵人知難而退。 一般毒蛇攻擊一次後會停止攻擊或者逃走, 而黃金眼鏡蛇異常兇猛, 它會採取攻擊, 直到對手動彈不止才停止攻擊。

在沒有血清的情況下, 黃金眼鏡蛇在當地死亡率能達60%。

第八名:死亡蝮蛇

分佈:澳洲

死亡蝮蛇幼蛇體長20公分後正式進入成長期, 期間生長速度快, 一年可以蛻皮十幾次, 成年體長約40-50公分。 棲息于乾燥多石的灌木林, 以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胎生。 其毒液一克的價值比黃金還貴。

第七名:巨環海蛇

分佈:澳洲附近海域

體長約兩公尺。 棲息于海洋, 食物以魚類為主, 卵生,有劇毒.

毒牙細小, 一次分泌的毒液量少, 也捕食鰻魚等。 它的右肺幾乎佔據了身體的右半部分。

它可以潛入10丈深的水裡, 它那象槳一樣的尾巴有利於迅速遊動到達目的地。

它屬於水陸兩栖蛇類。

第六名:喜瑪拉雅白頭蛇

分佈: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國27種毒蛇中最毒的一種, 又名白頭蝰。 屬於白頭蝰亞科(學名:Azemiopinae)是爬蟲綱有鱗目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一個單型亞科, 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 首位發現喜瑪拉雅白頭蛇的是一名歐洲探險家李奧拿度·費亞, 直至1888年生物學者保蘭格(GeorgeAlbertBoulenger)正式將白頭蝰屬命名為(Azemiops)。 喜瑪拉雅白頭蛇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蛇種。 它們主要出沒於東南亞的一些山脈之中。 另外, 在中國境內的西藏東南部以及越南均能發現喜瑪拉雅白頭蛇。 毒性是神經毒, 在人體內會引致痛苦、腫脹、高血壓、反胃、腹痛、困倦、四肢麻痹、不省人事, 最終死亡。而沒有立即使用藥物治療的被咬者必定死亡

第五名東方虎蛇

分佈:澳洲

澳大利亞的大型毒蛇, 毒液含凝血劑和神經麻痹劑,常使人斃命。向人攻擊之前,頭和頸部膨脹成扁平狀(眼鏡蛇的方式)。虎蛇為常見種類,澳大利亞南方地區的沼澤地數量極多。體呈多種顏色,一般有褐色和黃色條紋。平均體長1.2公尺(4尺)。體長約1.3~1.6米。蛇身厚實,頭部寬大,身體呈淺暗橘黃色或茶色,並伴有黃綠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環,生於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島半乾旱區域。虎蛇攻擊性強,含劇毒液,是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種。

第四名棕伊澳蛇

分佈:澳洲

這是澳洲分佈最廣的毒蛇。本種在新幾內亞南部也曾有發現紀錄,但據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個新品種。棕伊澳蛇毒性很強,位列世界毒蛇前三名之內。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脅,在發動攻擊前會先撐平窄窄的頸部皮摺及抬高身體前部。

第三名黑曼巴蛇

分佈:非洲

眼鏡蛇科曼巴屬,體長可達4米,身體細長,速度極快,被稱為“蛇中獵豹”,攻擊時可直接咬傷人面部,它口腔全黑,非常可怕,難怪世界蛇王奧斯丁都不敢輕易招惹它。

第二名眼鏡王蛇

分佈:中國

眼鏡蛇科獨屬獨種,體長最大到6米,攻擊速度遜于曼巴許多,但一次排毒量殺死大象綽綽有餘。

狀元:【莽山烙鐵頭蛇】

分佈:中國

蝰蛇科獨屬獨種,體長最大達到6-8米與蟒蛇有一拼,它全身綠底黑紋、眼底也是綠色,白色尾巴,僅一條30-40公分的小蛇毒性足以致命,它打破了前三名都是眼鏡蛇科的常規。它無論從稀有程度還是毒性、體型,排名第一當之無愧!莽山烙鐵頭的重量是烙鐵頭蛇的十倍以上,由於體形巨大毒液分泌量也隨之增大,一旦被咬,它的蛇毒會隨著血液在人體內迅速發作,如不及時處理,死神一定會如約而至。成年蛇體長至少2米以上,重在3千克以上,已捕獲的最重者達17.75千克,超過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的最重毒蛇的15.44千克。

最終死亡。而沒有立即使用藥物治療的被咬者必定死亡

第五名東方虎蛇

分佈:澳洲

澳大利亞的大型毒蛇, 毒液含凝血劑和神經麻痹劑,常使人斃命。向人攻擊之前,頭和頸部膨脹成扁平狀(眼鏡蛇的方式)。虎蛇為常見種類,澳大利亞南方地區的沼澤地數量極多。體呈多種顏色,一般有褐色和黃色條紋。平均體長1.2公尺(4尺)。體長約1.3~1.6米。蛇身厚實,頭部寬大,身體呈淺暗橘黃色或茶色,並伴有黃綠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環,生於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島半乾旱區域。虎蛇攻擊性強,含劇毒液,是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種。

第四名棕伊澳蛇

分佈:澳洲

這是澳洲分佈最廣的毒蛇。本種在新幾內亞南部也曾有發現紀錄,但據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個新品種。棕伊澳蛇毒性很強,位列世界毒蛇前三名之內。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脅,在發動攻擊前會先撐平窄窄的頸部皮摺及抬高身體前部。

第三名黑曼巴蛇

分佈:非洲

眼鏡蛇科曼巴屬,體長可達4米,身體細長,速度極快,被稱為“蛇中獵豹”,攻擊時可直接咬傷人面部,它口腔全黑,非常可怕,難怪世界蛇王奧斯丁都不敢輕易招惹它。

第二名眼鏡王蛇

分佈:中國

眼鏡蛇科獨屬獨種,體長最大到6米,攻擊速度遜于曼巴許多,但一次排毒量殺死大象綽綽有餘。

狀元:【莽山烙鐵頭蛇】

分佈:中國

蝰蛇科獨屬獨種,體長最大達到6-8米與蟒蛇有一拼,它全身綠底黑紋、眼底也是綠色,白色尾巴,僅一條30-40公分的小蛇毒性足以致命,它打破了前三名都是眼鏡蛇科的常規。它無論從稀有程度還是毒性、體型,排名第一當之無愧!莽山烙鐵頭的重量是烙鐵頭蛇的十倍以上,由於體形巨大毒液分泌量也隨之增大,一旦被咬,它的蛇毒會隨著血液在人體內迅速發作,如不及時處理,死神一定會如約而至。成年蛇體長至少2米以上,重在3千克以上,已捕獲的最重者達17.75千克,超過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的最重毒蛇的15.44千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