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一言不合,地球被太陽系踢出群了會怎樣?人還能活嗎?

圖片來自網路

宇宙裡有沒有不圍繞恒星公轉的孤單行星呢?地球有沒有可能被太陽系踢出群也成為一顆孤星?如果地球被太陽系踢出群了人類還能繼續生存嗎?

這真是一個古怪而又有趣的問題。

(1)宇宙裡有沒有不圍繞恒星公轉的孤星?

有的。 銀河系裡就有一顆, 是加拿大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廣域紅外線勘測儀望遠鏡(WISE), 以及另外幾台地面望遠鏡發現的。 這顆星球被名為“2MASS J1119–1137”, 位於太陽系週邊, 距離地球約95光年, 品質約是木星的4至8倍, 而且它與木星有不少相似點, 被稱為“粗糙版木星”。 參與研究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研究團隊表示, “2MASS J1119–1137”發出的紅外線比預期中要明亮, 所以肯定這是一個年輕的星球。 這顆星球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沒有環繞任何恒星公轉, 沒有固定不變的移動軌道, 是一顆居無定所的孤獨星球, 就像一位可憐的, 或者是無拘無束的宇宙流浪漢,

至於以後它會不會找到一個新的歸宿, 比如被另一顆恒星捕獲, 或被黑洞吸走, 就不得而知了。 對於這類的行星, 人類所知道的還不多。

圖片來自網路

(2)地球有沒有可能成為一顆孤星呢?

這取決於:太陽系是穩定的嗎?太陽系家族每個行星的軌道會變化嗎?行星之間會打架,

互相撞擊嗎?太陽會把某顆行星吸入並吞噬嗎?樂觀者認為, 太陽系的所有行星當前還顯得比較老實規矩的, 都在各自的軌道移動著。 這種軌道移動是由於一個星體被它的母星拉近, 自身又想往相反方向移動, 因此自身漂移的慣性與母星吸引共同作用便產生了軌道移動現象, 這種現象在宇宙中很常見。 目前看, 太陽系家族的狀況是穩定的, 科學家認為, 太陽系的這種穩定情況在4500萬年的時間內不會有大的變化。 但不是所有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都有這麼樂觀。 一些悲觀者認為, 就太陽系而言, 太陽是其中最大的天體, 其內部的容積可以裝130萬個地球, 太陽的品質中大約有75%是氫,
25%是氦, 其他僅占0.1%, 太陽的品質將由於其核心中的氫向氦轉換而緩慢地變化著, 這說明太陽系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此外, 整個太陽系大部分空間都充滿了星際介質, 由各式各樣的能量和物質形式組成, 比如星際塵埃和太陽風。 太陽系本身也在圍繞銀河系中心點移動, 運動速度為每秒250公里, 還是帶著太陽系全體成員一起作這些運動的, 各行星、衛星和慧星等在空間行進的實際路線是很複雜的。 所以有天文愛好者說, 人們對太陽系各星體間位置關係的長期穩定性無法給出一個“是”或“否”的答案。

(3)如果地球被太陽系踢出群了, 人還能活嗎?

假如有一天, 一言不合地球就被太陽系踢出群了, 會發生什麼呢?人還能活嗎?不妨設想一下吧。

人們首先感受到是光線的變化。 天空中已經沒有太陽了, 所以地球會始終處於黑夜中, 無從界定白天和夜晚。 星星的光芒會更明亮和璀璨, 或者相反, 世界一片漆黑。 如果月球不離不棄, 依舊陪伴左右的話, 因為它自身不發光, 它懸在空中的模樣會比較怪異, 人們凝望它的時候不再有浪漫情懷了。 不過月球並不一定會隨地球私奔, 它可能會投奔火星而去。 沒有光線帶來的嚴重問題不僅是影響人們的出行和審美, 更重要的是沒有了光合作用, 植物就會死掉, 菜蔬果木無法存活, 花不再開, 草不再綠, 以植物為食的動物也會餓死, 整個生物鏈條將不復存在。 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呢?至少能部分解決。 因為製造類比太陽光的技術人類已經掌握,所以可以為一些必須的植物創造光合作用的條件,讓它們繼續生長,人們仍然有機會在早餐桌上看到土豆,番茄和黃瓜。

二是溫度。地表溫度都會下降到零攝氏度以下,大海被冰封,河水不再流,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人們可以聚集到火山口和地熱泉附近生活,比如冰島,比如雲南騰沖等,雖然到時可能有點擁擠。還可以通過地熱開掘技術,把地殼深處恒定的熱量引出來,或開發利用地幔裡的熱能,都不失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是空氣流動的問題。大氣層應該還在,空氣成分不會驟然變化(誰知道呢)。如果植物在人工條件下得以保留一部分的話,氧氣和二氧化碳等空氣成分會維持在某種平衡。但空氣流動會處於怎樣一種狀態就難說了,估計人們不會感覺得到風的存在了,這不是一件好事,比如你放屁時排放的氨氣,你打哈欠噴出的廢氣會停留更長時間。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在人口聚居區進行排氣處理就可以了。

此外,地質結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會不會遇到其他恒星的牽引,會不會被黑洞吸走,大膽猜想吧,任何天馬行空的假想應當是被允許,不被指責的,不管顯得多麼幼稚,多麼無知,多麼荒謬,多麼缺乏邏輯。

總之,就算地球被太陽系踢出群了,就算大部分植物和動物死了,地球依舊是茫茫宇宙裡極少數具備人類生存條件的天體,因為:有水。

(4)補充

有人說,其實太陽系就是一枚封閉的蛋,在距離太陽120到150億公里的地方就是一層蛋殼,殼的厚度達70億公里,太陽風會被阻擋,任何物質都不能穿越。如果情況是這樣的,那地球你就好好呆在太陽系吧,不要無組織無紀律的胡思亂想了。

噫嘻君,2017年5月13日,于重慶江北

圖片來自網路

因為製造類比太陽光的技術人類已經掌握,所以可以為一些必須的植物創造光合作用的條件,讓它們繼續生長,人們仍然有機會在早餐桌上看到土豆,番茄和黃瓜。

二是溫度。地表溫度都會下降到零攝氏度以下,大海被冰封,河水不再流,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人們可以聚集到火山口和地熱泉附近生活,比如冰島,比如雲南騰沖等,雖然到時可能有點擁擠。還可以通過地熱開掘技術,把地殼深處恒定的熱量引出來,或開發利用地幔裡的熱能,都不失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是空氣流動的問題。大氣層應該還在,空氣成分不會驟然變化(誰知道呢)。如果植物在人工條件下得以保留一部分的話,氧氣和二氧化碳等空氣成分會維持在某種平衡。但空氣流動會處於怎樣一種狀態就難說了,估計人們不會感覺得到風的存在了,這不是一件好事,比如你放屁時排放的氨氣,你打哈欠噴出的廢氣會停留更長時間。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在人口聚居區進行排氣處理就可以了。

此外,地質結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會不會遇到其他恒星的牽引,會不會被黑洞吸走,大膽猜想吧,任何天馬行空的假想應當是被允許,不被指責的,不管顯得多麼幼稚,多麼無知,多麼荒謬,多麼缺乏邏輯。

總之,就算地球被太陽系踢出群了,就算大部分植物和動物死了,地球依舊是茫茫宇宙裡極少數具備人類生存條件的天體,因為:有水。

(4)補充

有人說,其實太陽系就是一枚封閉的蛋,在距離太陽120到150億公里的地方就是一層蛋殼,殼的厚度達70億公里,太陽風會被阻擋,任何物質都不能穿越。如果情況是這樣的,那地球你就好好呆在太陽系吧,不要無組織無紀律的胡思亂想了。

噫嘻君,2017年5月13日,于重慶江北

圖片來自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