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二維碼,一個來自日本的陷阱?

文/黎夢歌

中國人過著世界人民都羡慕的日子!

不用帶錢包就能走遍全中國, 坐在家裡就可以通過手機支付叫外賣。 這便利的生活方式可是外國人羡慕不已, 甚至將移動支付列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

怪不得有“低頭族”這樣打趣道, “我現在幾乎患上‘二維碼強迫症’, 一看到二維碼就想掃一下, 看是否有商場打折優惠券。 ”

雖然每天都在掃, 但你真的瞭解這個每天見到的奇怪編碼圖案嗎?

第一

日本先發制人奪得壟斷, 專利費這筆賬隨時可能來討

我們目前使用最多的二維碼原來是有個“洋氣”的名字的, 它原名QR(Quick Response Code)碼, 起源於日本, 只是“二維碼”這個大家族裡的一個, 但卻是最壯大、使用最廣泛的一個。

原本它是汽車零部件廠商日本電裝為了區分零部件、輕鬆進行追蹤而開發的。 用手機攝像頭掃一下, 就能通過正方形條碼輕易讀取資訊。 在商品管理、票務發行、貨款結算上非常便利,

得到了廣泛應用。

隨後, 智慧手機的普及讓它在網路上發揮潛力, 普及全日本, 還滲透到臺灣、中國大陸和印度。

同時, 作為一項專利, 就自然逃不過專利費的討論了。

在技術推廣期, 外國企業通常遵循免費使用的原則, 一旦形成規模應用或技術更新, 便收取高額的專利費, 這都已經是慣例。

此外, 這些外國企業除了申請與二維碼生成和讀取直接相關的核心專利, 還申請了大量的週邊專利。 這些專利並不是免費的, 用戶企業在使用二維碼生成和讀取時必須支付相應的費用。 2012年, 我國新大陸集團就因二維碼解碼設備的光學電子電路部分的技術問題, 陷入專利糾紛。

第二

依賴國外二維碼技術,

安全隱憂觸目驚心

為迪士尼樂園提供票務技術和管理服務的某公司員工, 利用技術漏洞盜取迪士尼樂園門票二維碼票號2600余張並製作販賣假票1700余張, 獲取非法利益49萬餘元, 給上海迪士尼造成80多萬元損失。

類似案件發生後, 人們開始呼籲加強對二維碼相關的資訊安全進行監管。

但相關部門也很無奈啊!

更可怕的是, 現在, 二維碼已被廣泛應用於我國的物品識別、產品追溯、電子憑證以及網路連結的入口, 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也開始採用二維碼來管理相關事務。

當這些資訊達到一定規模,

我國的產業、經濟走勢就無秘密可言, 我國在國際經濟競爭中將處於被動地位, 部分行業、部分領域將面臨意想不到的災難性後果。

當然, 我們國產的二維碼行業也在後來居上、力爭上流。

我國二維碼產業鏈條已基本形成, 足以用自主可控的技術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甚至, 我國國產二維碼是非開源碼, 在安全性上具有優勢。 技術上, 國產二維碼, 已經不用憂心了。

我們缺的是一股企業和政府通力合作的東風。 一旦這陣東風來了, 必然能夠吹散日本壟斷二維碼市場的不利局面, 彰顯國產二維碼的品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