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青蒿素再顯神威

一種小小的藥物, 讓一個地區的瘧疾帶蟲率從23%下降到0.33%。 這不是神話, 這是發生在非洲科摩羅地莫埃利島的真實故事。 這種藥物, 就是來自中國的青蒿素——它的發現者屠呦呦因此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促使小小的青蒿素走出中國、造福非洲的是“一帶一路”倡議。 2007年, 青蒿素曾經到達過科摩羅地, 但是當地製藥企業出於利益壟斷對此進行了抵制。 中華中藥瑰寶就此在利益的藩籬前止住了腳步。 2013年, 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給沿線國家加強和中國的合作帶來了新的機遇。 以此為契機, 廣州中醫藥大學青蒿素抗瘧團隊奔赴非洲, 送去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青蒿素藥物。 今年3月, 80萬份抗瘧劑藥物運到西非多哥共和國。 沿著“一帶一路”, 我國的抗瘧藥品正在迅速進入非洲, 在青蒿素的帶領下, 綜合性防治正在推廣, 到2020年, 預計21個非洲國家有望消除瘧疾。

“一帶一路”倡議, 宣導的不僅是經濟合作、利益共用, 同時也是文化合作、文明共用。

除了青蒿素, 中國中醫正沿著“一帶一路”的版圖, 惠澤更多的國家。 據統計, 在全球, 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接受過中醫藥、針灸、推拿或者拔罐治療。

在柬埔寨, 來自中國的文物保護專家正在幫助當地政府修復吳哥遺跡、文創團隊和當地的團隊一起編排了《吳哥的微笑》;在突尼斯比利省的旅遊名城杜滋, 來自中國的雜技藝術團使得本能容納500人劇場吸引了上千名的觀眾, 演員不得不多次謝幕;在老撾、斯裡南卡、哈薩克等國家, “中國新疆文化周”等中國元素文化交流活動紛紛生根落地……

據統計, 全球共有1052個世界遺產分佈在“一帶一路”沿線, 中國頂尖的文保專家已經在23個國際考古保護項目中分享了中國經驗。

將來, 中國還將打造諸如絲綢之路文化之旅等更多的文化項目, 和世界分享中國文化。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所說,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 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 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這一共同體, 是經濟的共同發展、政治的多元交融, 文化的共用共通。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蘊含了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和智慧結晶, “讓世界分享中華文化, 讓中華文化造福人類”也是“一帶一路”的題中之義。

我們相信, 會有越來越多“青蒿素的奇跡”在不久的將來上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