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正骨觀點:頸肩腰腿疼,不僅要選對膏藥,更重在“貼”字

撰文/洛陽正骨益元堂

在骨科裡, 有一項很重要的治療方式, 那就是貼膏藥。 因為其便捷、無痛、有效, 應用的非常廣泛。 貼膏藥雖是件小事, 但也不是隨隨便便貼到患處就可以的, 其用藥時間和細節非常有講究。

中藥組方有透裡功能:膏藥處方是根據一般中藥歸經原則, 運用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 組成多味藥物的複方。 一般用藥量大且重用生、猛的藥物以適用複雜的病理變化。 一般都取氣味具厚藥物作引藥率領群藥, 開結行滯直達病所。 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 止痛, 生肌, 收斂, 活血化淤, 通經走絡,

開竅透骨, 祛風散寒等作用。

平樂正骨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什麼膏藥對頸肩腰腿等骨痛效果明顯

皮膚和毛孔具有吸收作用: 皮部在人體的生理、病理和治療中, 有著十分重要的連理作用。 在經絡理論中, 皮部是經脈功能反映於體表的部位,

也是絡脈之氣散佈的所在, 居於人體最外層, 是機體的保衛屏障, 也是機體的受納器和效應器。 膏藥貼敷于皮部, 在局部形成難以蒸發擴散的密封狀態, 使角質層含水量由5%增至50%, 促使閉塞的汗腺毛孔開放, 可在局部形成集中用藥的優勢, 直達病灶, 使藥物大量的有效成份聚結在患部組織中, 並通過透皮吸收和經絡剌激, 疏通經絡, 打通血脈。 改善周圍組織營養, 達到消腫, 消炎和修復病變組織的作用。

由於膏藥中含藥量大, 貼敷後在局部關節腔液中檢測出的藥物濃度遠大於血中藥物濃度。 說明藥物有部分被吸收入血。 大部分藥物是被動滲透進入表皮、皮下組織和關節腔內而發揮藥效的。 這是關節病膏藥外貼病灶取得速效的直接原因,

而內服藥經腸胃吸收進入血液不能到達骨關節部位(關節周圍韌帶豐富, 相對血流性差), 故治療效果不如人意。 這就是聶麟郊膏藥的獨特優勢之所在。 由此可見外貼膏藥比內服其他醫藥的效果好的多。

平樂正骨黑膏藥

膏藥別亂用, 因為很可能“幫倒忙”

很多人都認為, 貼膏藥比吃藥安全多了, 所以使用膏藥總是很隨意, 但有時後果卻很重要!!!關節疼痛若是痛風導致的, 貼膏藥不但不會減輕痛苦, 還會適得其反。

糖尿病患者也不宜貼膏藥。 因為大多數膏藥的透氣性較差, 膠布緊貼皮膚很容易導致血液迴圈受阻, 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皮膚壞死.

孕婦的腰腹部, 下肢的三陰交穴應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藥, 以免發生流產等意外。

某些人對貼膏會過敏, 出現灼痛感、瘙癢、皮疹、甚至紅腫。

平樂正骨黑膏藥

每種膏藥都有獨特的藥理作用

每種膏藥都有獨特的藥理作用, 請一定要掌握好適應證, 不可隨便通用!

因受風寒引起慢性頸肩腰腿痛等, 可用狗皮膏或風濕膏藥等散寒祛風、舒筋活血、止痛;主要成分以白花蛇, 防風, 威靈仙, 木瓜等驅風除濕藥物為主。

因熱毒鬱結引起癰疽, 初起時硬結不消、紅腫疼痛、膿成不潰或久潰不愈, 可用北京中醫醫院自製的複方化毒膏和紫色消腫膏, 消腫、去腐生肌。主要成分以大黃,赤芍,馬齒莧,紫草等清熱解毒藥物為主。

對於急性運動損傷所致肌肉痛、扭傷、挫傷等,可以用雲南白藥膏或千山活血膏等活血祛瘀,通絡止痛。主要成分以三七,乳香,沒藥,延胡索等活血藥物為主。

洛陽正骨 一貼笑遠紅外貼(5盒30貼) 頸椎貼 腰椎間盤貼 骨刺貼膏 肩周疼痛貼 腰疼腿疼貼足跟痛貼 ¥93 購買

扭傷、崴腳,不要立即貼膏藥!

跌打損傷後24小時內貼膏藥的做法是不科學的。由於人體組織在受到外界損傷後,局部慢慢出現腫脹,繼而壓迫神經引起疼痛。這種反應在24小時內可以達到頂峰,如果在此期間貼上膏藥,膏藥的活血作用會使局部血液迴圈加速,這樣反而加重了局部腫脹疼痛。

正確做法:跌打損傷後,在皮膚無破損的情況下,立即冷敷,減輕腫脹疼痛現象。24小時後再貼活血祛瘀的膏藥。

以下症狀就不要使用膏藥

患處關節局部紅腫、劇烈疼痛,對溫度、觸摸、震動極為敏感。

可能病症:痛風急性發作。

下肢疼痛劇烈,患肢皮膚發亮,伴有水皰或血皰,皮色呈青紫色.

可能病症:血栓形成。

疼痛的部位是髖關節、大腿近側,可放射至膝部。髖部活動受限,特別是旋轉活動受限,或有痛性和短縮性跛行。

可能病症: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下腰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兩者可同時出現,亦可先出現腰痛,數日或數周後出現下肢放射性疼痛。

可能病症:腰椎間盤突出症。

頸部疼痛可向肩部及肩胛骨內側放射,也可伴有頸椎活動受限或椎旁壓痛等,同時可有上肢無力及手指麻木的症狀。

可能病症:神經根型頸椎病。

哪些人不適合貼膏藥?

患處有紅腫及潰爛時不宜貼膏藥。因為如果本身皮膚有感染,會因為貼膏藥的原因導致感染加重。可根據病情選擇貼一些拔毒類膏藥。

受傷當時不要貼膏藥。很多人扭傷腫痛時喜歡馬上貼膏藥止痛,實際上,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因為很多膏藥含有活血成分,其活血作用會使局部的血液迴圈加速,反而加重局部腫脹疼痛。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受傷24小時後再貼膏藥。

孕婦不要貼膏藥。剛才我們已經講過,因為很多膏藥中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沒藥、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孕婦使用後會增加流產的可能性,所以孕婦在使用膏藥時應該謹慎。特別是需要在孕婦的臍部、腹部、腰骶部貼膏藥時,尤其應當注意。另外女性月經期,為了減少出血,也不要貼膏藥。

洛陽正骨 郭祖紅方痛可貼(2盒8貼) 黑貼膏傷頸椎貼 腰椎間盤貼 骨刺貼膏 肩周疼痛貼 腰疼腿疼貼足跟痛貼 ¥93 購買

貼膏藥前要做哪些準備?

找准位置很重要

很多人貼膏藥時,喜歡“估摸”著貼,這可能會導致貼敷位置不准,影響療效。其實,粘貼前先摸准疼痛點,使膏藥的中心能貼於最痛處。粘貼時先將膏藥與橡膠襯墊分開一部分,將這部分粘貼於最痛處附近,順著痛點方向邊粘邊將襯墊撕去,這樣可以準確地將膏藥中央置於痛點,並且可使膏藥粘貼的平整無褶。

膏藥貼不牢怎麼辦?

很多人貼膏藥時,會出現粘不牢的情況。其中原因可能是冬季氣溫低,膏藥的黏度降低,不容易貼上去。這時,應該用微火烘烤膏藥後再進行粘貼,或者粘貼好了以後,再用熱水袋敷一下。應當注意的是,加熱溫度不能過高,因為膏藥中大多含有麝香、冰片、樟腦等香竄之品,高溫下容易揮發失效。

粘貼不牢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貼敷部位不乾淨或者毛髮過多,因此在貼膏藥之前,應先用熱毛巾將痛點的皮膚擦淨擦乾,然後再貼。如果汗毛較多的話,為了避免撕揭時帶起汗毛引起疼痛,還應該提前刮掉汗毛。

怎樣揭膏藥不會疼?

用膏藥最讓人頭疼的一點就是揭膏藥的時候會順便把汗毛帶下來,產生疼痛感。那麼如果將這種疼痛感降到最低呢?今天小編向您介紹幾個小竅門。

加熱法:

用吹風機將膏藥表面加熱,膏藥中的粘性物質會在加熱的情況下變得鬆軟,從而減輕疼痛感。如果家中沒有吹風機,可以嘗試用熱水將膏藥打濕,也可以起到相同效果。

塗油法:可以使用風油精、橄欖油塗抹在膏藥和皮膚的結合處,一點一點撕,可有效減少疼痛。

皮膚過敏了怎麼辦?

萬一出現這種情況,必須立即揭去膏藥,洗淨局部,之後輕的部位(紅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膏或牙膏外敷;重的部位(水皰、大皰)必須請醫生幫忙。

更多諮詢:lyajsw01

消腫、去腐生肌。主要成分以大黃,赤芍,馬齒莧,紫草等清熱解毒藥物為主。

對於急性運動損傷所致肌肉痛、扭傷、挫傷等,可以用雲南白藥膏或千山活血膏等活血祛瘀,通絡止痛。主要成分以三七,乳香,沒藥,延胡索等活血藥物為主。

洛陽正骨 一貼笑遠紅外貼(5盒30貼) 頸椎貼 腰椎間盤貼 骨刺貼膏 肩周疼痛貼 腰疼腿疼貼足跟痛貼 ¥93 購買

扭傷、崴腳,不要立即貼膏藥!

跌打損傷後24小時內貼膏藥的做法是不科學的。由於人體組織在受到外界損傷後,局部慢慢出現腫脹,繼而壓迫神經引起疼痛。這種反應在24小時內可以達到頂峰,如果在此期間貼上膏藥,膏藥的活血作用會使局部血液迴圈加速,這樣反而加重了局部腫脹疼痛。

正確做法:跌打損傷後,在皮膚無破損的情況下,立即冷敷,減輕腫脹疼痛現象。24小時後再貼活血祛瘀的膏藥。

以下症狀就不要使用膏藥

患處關節局部紅腫、劇烈疼痛,對溫度、觸摸、震動極為敏感。

可能病症:痛風急性發作。

下肢疼痛劇烈,患肢皮膚發亮,伴有水皰或血皰,皮色呈青紫色.

可能病症:血栓形成。

疼痛的部位是髖關節、大腿近側,可放射至膝部。髖部活動受限,特別是旋轉活動受限,或有痛性和短縮性跛行。

可能病症: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下腰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兩者可同時出現,亦可先出現腰痛,數日或數周後出現下肢放射性疼痛。

可能病症:腰椎間盤突出症。

頸部疼痛可向肩部及肩胛骨內側放射,也可伴有頸椎活動受限或椎旁壓痛等,同時可有上肢無力及手指麻木的症狀。

可能病症:神經根型頸椎病。

哪些人不適合貼膏藥?

患處有紅腫及潰爛時不宜貼膏藥。因為如果本身皮膚有感染,會因為貼膏藥的原因導致感染加重。可根據病情選擇貼一些拔毒類膏藥。

受傷當時不要貼膏藥。很多人扭傷腫痛時喜歡馬上貼膏藥止痛,實際上,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因為很多膏藥含有活血成分,其活血作用會使局部的血液迴圈加速,反而加重局部腫脹疼痛。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受傷24小時後再貼膏藥。

孕婦不要貼膏藥。剛才我們已經講過,因為很多膏藥中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沒藥、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孕婦使用後會增加流產的可能性,所以孕婦在使用膏藥時應該謹慎。特別是需要在孕婦的臍部、腹部、腰骶部貼膏藥時,尤其應當注意。另外女性月經期,為了減少出血,也不要貼膏藥。

洛陽正骨 郭祖紅方痛可貼(2盒8貼) 黑貼膏傷頸椎貼 腰椎間盤貼 骨刺貼膏 肩周疼痛貼 腰疼腿疼貼足跟痛貼 ¥93 購買

貼膏藥前要做哪些準備?

找准位置很重要

很多人貼膏藥時,喜歡“估摸”著貼,這可能會導致貼敷位置不准,影響療效。其實,粘貼前先摸准疼痛點,使膏藥的中心能貼於最痛處。粘貼時先將膏藥與橡膠襯墊分開一部分,將這部分粘貼於最痛處附近,順著痛點方向邊粘邊將襯墊撕去,這樣可以準確地將膏藥中央置於痛點,並且可使膏藥粘貼的平整無褶。

膏藥貼不牢怎麼辦?

很多人貼膏藥時,會出現粘不牢的情況。其中原因可能是冬季氣溫低,膏藥的黏度降低,不容易貼上去。這時,應該用微火烘烤膏藥後再進行粘貼,或者粘貼好了以後,再用熱水袋敷一下。應當注意的是,加熱溫度不能過高,因為膏藥中大多含有麝香、冰片、樟腦等香竄之品,高溫下容易揮發失效。

粘貼不牢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貼敷部位不乾淨或者毛髮過多,因此在貼膏藥之前,應先用熱毛巾將痛點的皮膚擦淨擦乾,然後再貼。如果汗毛較多的話,為了避免撕揭時帶起汗毛引起疼痛,還應該提前刮掉汗毛。

怎樣揭膏藥不會疼?

用膏藥最讓人頭疼的一點就是揭膏藥的時候會順便把汗毛帶下來,產生疼痛感。那麼如果將這種疼痛感降到最低呢?今天小編向您介紹幾個小竅門。

加熱法:

用吹風機將膏藥表面加熱,膏藥中的粘性物質會在加熱的情況下變得鬆軟,從而減輕疼痛感。如果家中沒有吹風機,可以嘗試用熱水將膏藥打濕,也可以起到相同效果。

塗油法:可以使用風油精、橄欖油塗抹在膏藥和皮膚的結合處,一點一點撕,可有效減少疼痛。

皮膚過敏了怎麼辦?

萬一出現這種情況,必須立即揭去膏藥,洗淨局部,之後輕的部位(紅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膏或牙膏外敷;重的部位(水皰、大皰)必須請醫生幫忙。

更多諮詢:lyajsw0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