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喜見灘區萬象新

這裡奏響了黃河灘區村台移民安居改造工程的最強音;

這裡書寫了陸集鄉強力推進黃河灘區精准扶貧的新篇章;

這裡記錄了黃河灘區現代農業示範區推進的堅實步伐……

走進陸集鄉, 這裡生機盎然、萬千景象;相約陸集鄉, 這裡宜商宜居、激情蕩漾、無限暢想。

近年來, 范縣陸集鄉緊緊圍繞“生態美化、人民富裕、社會文明”三大核心任務, 高舉科學發展大旗, 勇於創新, 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 靠龍頭企業引領產業, 通過深入開展招商突破、農業升級、城建突圍、環境提升、民生改善五大攻堅工作, 加快由農業大鄉向農業強鄉跨越的步伐,

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2016年, 全鄉社會生產總值達12.88億元, 完成公共財政收入2143萬元。

狠抓投資促發展

陸集鄉堅持“工業主導”戰略, 立足項目建設, 突出招商引資, 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步伐, 提高了工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五年來, 全鄉共引進資金15億元, 荔惠新材料有限公司、源泰高科技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莉欣襪業、葦夢家紡、偉林塑膠等多家企業建成投產, 並推進已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擴大規模, 工業經濟保持了快速增長。

穩固農業促增收

陸集鄉緊臨黃河, 遠離縣城, 基礎設施薄弱, 經濟較為落後, 是典型的黃河灘區鄉。 該鄉堅持“農業穩鄉”戰略不動搖, 圍繞“一瓜一蔬一菇”重點特色產業、“一牛一魚”等規模產業,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不斷提高灘區群眾的收入水準。

陸集鄉狠抓特色農業,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是設施農業跨越式發展。 該鄉通過大力招商引資, 實現黃河灘區設施農業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 全鄉共流轉土地面積1.2萬畝, 發展設施農業2700畝, 形成劉堂、石王野、前劉樓3個較大的設施農業園區, 範鄆公路沿線設施農業帶基本成形, 全鄉初步形成了設施農業成方連片、規模發展的格局。 二是加快發展養殖業。 建成田?囟選⒍?張莊800畝水產養殖基地, 打造黃河灘養牛場、綠生源養殖場2家龍頭企業, 全鄉養殖業效益不斷提高。 三是加大植樹造林力度。 圓滿完成每年植樹造林任務, 鄉境內主要幹道、廊道、幹支渠全部高標準綠化,

形成後軍張、王耿白、前劉樓等多個苗圃基地和經濟林種植基地。

狠抓基礎設施, 進一步夯實農業增產基礎。 投資1910萬元, 在南楊莊、石大廟等7個村, 實施千億斤糧食專案, 將改善澆灌和排澇面積各1.2733萬畝, 年均增產糧食106.96萬公斤, 年均節水17.9萬立方米, 年增產效益228.27萬元。 投資2410萬元, 實施涉及43個行政村的土地綜合整理項目, 新修道路31.2公里、新修橋樑108座、新打機井225眼、新建變壓器房50座、新架設高壓線9.4公里、新敷設地埋線3.6萬米, 進一步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生態移民建家園

陸集鄉以“完善功能、搞活商貿、集聚人氣、提升品位”的現代化新型城鎮社區為目標, 以六合錦苑社區建設為重點, 全面加強城鎮化建設。

社區住房完成建設80棟842戶, 現已入住320戶;總投資1.3億元的範縣鑫源大市場商貿中心, 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設;投資3200萬元的陸集賓館主體工程已完工;高標準打造占地面積50畝的鄉文體廣場, 修建村台道路12條, 投資220萬元的汙水處理廠建成並投入使用, 實施鄉駐地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醫藥公司、郵政儲蓄、移動公司、聯通公司、信用社等企事業單位落戶村台建設。 同時, 配齊配強城管隊伍, 成立衛生保潔公司, 強化鄉駐地管理, 全面治理髒、亂、差現象, 村台功能和品位明顯提升, 一個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管理有序、環境優美、商貿繁榮的新型城鎮社區雛形已經呈現。

強化民生保和諧

五年來, 陸集鄉強力推進扶貧開發。 前劉樓、石大廟、李磐石、王耿白4個村已退出貧困村行列,

全鄉實現脫貧人口2959人;完成祝莊、後軍張、劉堂、李磐石、王耿白、石大廟、前劉樓等7個村的整村推進項目, 蔬菜大棚、養殖業等到戶增收項目順利進行;投資350萬元, 建成占地面積218畝的黃河灘區扶貧產業園, 全鄉扶貧開發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6年, 該鄉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 完成了貧困人口覆核統計。 全鄉精准識別貧困戶1334戶3487人, 摸清了各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及脫貧需求, 對全鄉貧困人口分佈、結構、致貧原因有了清晰瞭解, 做到底子掌握清、幫扶跟進實, 為有針對性地開展脫貧工作奠定了基礎。

五年來, 陸集鄉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 先後投資3620萬元, 完成范鄆公路建設工程、村台―G342快速通道建設, 完成X013線改造,對灘區路網進行規劃設計,新修建農村道路80公里,灘區路網初步成形,交通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現象一去不復返。

重視教育事業。五年來,陸集鄉累計投入教育資金4000余萬元,新建鄉中心幼稚園、柯沙窩幼稚園兩所及坑東中心小學教學樓、孫樓小學教學樓、前劉樓小學辦公樓、東吳老家小學教學樓、石王野小學教學樓等建築,對部分校園和教室進行改造提升,實現了教育資源優化整合,改善了教育教學環境。著力改善群眾衛生醫療條件,投資410萬元,新建鄉衛生院門診樓1座、標準化衛生室12間。實施“安全飲水”全覆蓋工程,建設自來水站3座,農村自來水覆蓋率達96%,五年來,新增受益人口2萬餘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平安陸集”建設,先後投資260余萬元,建成集時時監控、錄影儲存、探頭巡邏於一體的多功能、高標準現代化監控平臺;專門設立平安創建辦公室,並配齊辦公設備,招錄巡防員15人,形成了“專群結合、縱橫交錯”的巡防網路。

抓好黨建帶隊伍

落實鄉黨委主體責任,增強黨建工作合力。為加強對黨建工作的組織領導,陸集鄉成立以鄉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党建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將黨建工作作為主業,2016年主持召開黨建工作會議12次,解決基層組織建設問題20餘個;建立班子成員包村抓黨建工作制度,要求包村幹部每週至少進村入戶1次,幫助各村厘清工作思路,協調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堅持“四議兩公開”制度,在全鄉46個行政村開展“四議兩公開”制度檢查,切實抓好村務公開。完成5個村的村室改造提升工程,新打造村級便民服務點8個,方便群眾辦事。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堅持貫徹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三會一課”制度,不斷增強黨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

夯實基礎,強化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隨著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陸集鄉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面臨村級幹部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村級組織建設運行機制不健全等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該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一定兩評三公開”黨建工作法,在縣委組織部的具體指導下,不斷推動全鄉基層黨建工作規範化、制度化開展。加大農村黨員幹部培訓力度,先後組織黨員幹部300余人次到莘縣等地參觀學習。結合脫貧培訓,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12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組織開展鄉黨委書記講黨課、脫貧攻堅黨員活動日、黨員亮身份做表率等活動,全鄉黨員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熱情更加飽滿。

按照上級關於基層黨組織建設相關意見,在縣委組織部的具體指導下,陸集鄉實現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全覆蓋;向該鄉扶貧就業基地派駐党建指導員;安裝兩部大功率無線路由器,建成了鄉駐地、孫樓就業基地黨員遠端電教基地;新打造孫樓等党建示範點3個。

花開花落,春去秋來,陸集鄉的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初步形成了經濟社會並駕齊驅的新格局。面對未來,陸集鄉黨委書記呂玉秋信心滿滿:“為了陸集的明天更美好,我們將砥礪前行,永遠在路上!”

完成X013線改造,對灘區路網進行規劃設計,新修建農村道路80公里,灘區路網初步成形,交通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現象一去不復返。

重視教育事業。五年來,陸集鄉累計投入教育資金4000余萬元,新建鄉中心幼稚園、柯沙窩幼稚園兩所及坑東中心小學教學樓、孫樓小學教學樓、前劉樓小學辦公樓、東吳老家小學教學樓、石王野小學教學樓等建築,對部分校園和教室進行改造提升,實現了教育資源優化整合,改善了教育教學環境。著力改善群眾衛生醫療條件,投資410萬元,新建鄉衛生院門診樓1座、標準化衛生室12間。實施“安全飲水”全覆蓋工程,建設自來水站3座,農村自來水覆蓋率達96%,五年來,新增受益人口2萬餘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平安陸集”建設,先後投資260余萬元,建成集時時監控、錄影儲存、探頭巡邏於一體的多功能、高標準現代化監控平臺;專門設立平安創建辦公室,並配齊辦公設備,招錄巡防員15人,形成了“專群結合、縱橫交錯”的巡防網路。

抓好黨建帶隊伍

落實鄉黨委主體責任,增強黨建工作合力。為加強對黨建工作的組織領導,陸集鄉成立以鄉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党建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將黨建工作作為主業,2016年主持召開黨建工作會議12次,解決基層組織建設問題20餘個;建立班子成員包村抓黨建工作制度,要求包村幹部每週至少進村入戶1次,幫助各村厘清工作思路,協調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堅持“四議兩公開”制度,在全鄉46個行政村開展“四議兩公開”制度檢查,切實抓好村務公開。完成5個村的村室改造提升工程,新打造村級便民服務點8個,方便群眾辦事。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堅持貫徹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三會一課”制度,不斷增強黨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

夯實基礎,強化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隨著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陸集鄉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面臨村級幹部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村級組織建設運行機制不健全等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該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一定兩評三公開”黨建工作法,在縣委組織部的具體指導下,不斷推動全鄉基層黨建工作規範化、制度化開展。加大農村黨員幹部培訓力度,先後組織黨員幹部300余人次到莘縣等地參觀學習。結合脫貧培訓,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12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組織開展鄉黨委書記講黨課、脫貧攻堅黨員活動日、黨員亮身份做表率等活動,全鄉黨員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熱情更加飽滿。

按照上級關於基層黨組織建設相關意見,在縣委組織部的具體指導下,陸集鄉實現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全覆蓋;向該鄉扶貧就業基地派駐党建指導員;安裝兩部大功率無線路由器,建成了鄉駐地、孫樓就業基地黨員遠端電教基地;新打造孫樓等党建示範點3個。

花開花落,春去秋來,陸集鄉的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初步形成了經濟社會並駕齊驅的新格局。面對未來,陸集鄉黨委書記呂玉秋信心滿滿:“為了陸集的明天更美好,我們將砥礪前行,永遠在路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